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化合物,可有效抑制登革热病毒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此病毒经由蚊子传播给人类。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9600万有症状感染者,大多表现为严重发烧、皮疹、肌肉和关节疼痛。有些人在感染登革热病毒后,可以没有明显的病征,还有一些人病情会比较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近期,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以及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发现了一种化合物,能在体外实验和小鼠实验中阻止登革病毒复制。
自2009年起,研究团队就筛选了成千上万个抗登革热病毒的候选化合物。经过数次实验,他们发现了一种高效的登革热病毒抑制剂JNJ-A07,并证明其在体外试验中被能同时抑制4种血清型病毒的复制。
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将JNJ-A07用于感染登革热前后的小鼠,他们发现这样可以减少病毒载量和病毒引起的疾病。与此同时,JNJ-A07能够阻断登革热病毒中对其复制至关重要的两个病毒蛋白(NS3和NS4B)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病毒复制复合物的形成受阻,从而揭示了一种以前未报道过的抗病毒作用机制。
研究人员表示,JNJ-A07目前正处于临床试验中
该研究论文题为“A pan-serotype dengue virus inhibitor targeting the NS3–NS4B interaction”,已发表在《自然》上。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