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头条:新冠病毒或成基因武器,福岛核泄漏放射物回流日本,远望3号船开启年度收官之旅
辉瑞口服抗新冠病毒疗法:住院或死亡率降低89%
继默沙东(MSD)和Ridgeback Biotherapeutics公司联合开发的molnupiravir获得全球首批之后,口服抗新冠病毒疗法的开发再传捷报!近日,辉瑞(Pfizer)公司宣布,在研口服抗病毒疗法在2/3期临床试验中显著降低新冠患者住院和死亡风险。基于积极的临床结果,独立数据监查委员会建议提前结束临床试验。这项2/3期临床试验在非住院新冠患者中进行,患者在新冠症状出现3天内接受治疗。试验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Paxlovid将患者住院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89%。这款创新疗法有望成为全球抗新冠武器库中的重要一员,为早日终结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英国最新研究:新冠病毒成基因武器?
英国的研究发现了一种基因,这种基因对于新冠病毒引发的疾病,变得更加严重的可能性将会翻倍增加,尤其是可能会增加人死亡的风险。其中有超过6成的南亚背景的人以及15%欧洲血统的人,他们体内就携带了这种具有高风险的基因。研究还发现这些南亚以及英国个别地区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的确很高,其中对亚洲人的杀伤力更大。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基因很可能对人体的保护机制有着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可以说对保护机制造成损害。这类基因的携带者接种了新冠疫苗,也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保护,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从而对抗新冠病毒。
抑郁症是与生俱来的
华侨大学精准医疗研究中心孙涛团队在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该研究系统阐述了人类胚胎大脑中间神经元的发育规律,表明成年大脑的中间神经元的命运,早在胚胎期就已经被决定了,为人们进一步探寻精神类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新思路。这项研究第一次系统地研究了在人类胚胎大脑尤其是早期的胚胎大脑中,中间神经元的发育规律和基因表达。为人们进一步探寻精神类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新思路。
泛欧亚语系可能起源于9000年前的中国
根据迄今为止对亚洲十几个国家的语言学、考古学和遗传学进行的最大规模研究,国际研究团队发现泛欧亚语系起源于9000年前的中国东北地区,并随着农业的发展而扩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11月10日《自然》。研究证据表明,现在说日语、朝鲜语、通古斯语、蒙古语和突厥语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大约9000年前生活在中国辽河流域的农民。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也随之增加,并把他们的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最终,传播语言的人口与欧亚大陆上的其他群体融合,发展出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但仍然保留着可识别的语言支柱。
河大科研团队提出人工智能视觉系统新方法
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闫小兵团队受生物视觉系统工作模式的启发,提出了一种完全基于忆阻器的人工视觉感知神经系统(AVPNS),它由光电忆阻器和阈值开关(TS)忆阻器组成,分别模拟神经系统的神经突触和神经元。该系统成功模仿了生物视觉系统的基本功能,实现了图像感知。该成果在国际知名期刊ACS Nano在线发表。该成果表明基于忆阻器的硬件系统可以准确的模拟生物视觉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扩展忆阻器在AI中的应用范围,为人工神经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棕榈油中脂肪酸促进小鼠肿瘤转移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癌症研究论文称,科研人员完成的一项研究发现,高浓度暴露在棕榈油包含的一种膳食脂肪酸中,会促进小鼠口腔癌和皮肤癌细胞的转移。这项研究结果或能帮助找到癌症新的疗法。虽然研究中的所有脂肪酸都对肿瘤发生没有影响,但棕榈酸会让现有转移灶的侵袭性和大小都显著增加,而在油酸或亚油酸中并未观察到这类显著影响,促转移癌细胞还会保留对高浓度棕榈酸暴露的“记忆”。
大数据分析表明昆虫多样性与碳排放密切关联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学家通过建立全球甲虫化石形态数据库,深入研究了二叠纪末大灭绝前后森林变化与甲虫演化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见解。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英国综合性学术期刊eLife上。研究表明,随着早、中二叠世甲虫干群的辐射,其多样性与形态歧异度同步增加。在二叠纪末大灭绝事件后,早三叠世的甲虫蛀食性干群近乎完全灭绝,多样性、形态歧异度皆明显降低。当今,人类造成的全球变暖与毁林事件导致森林昆虫多样性不断下降,与二叠纪末期灭绝事件十分相似。本研究或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未来昆虫将如何响应全球气候的变化。
科学家揭示哺乳动物“吓一跳”科学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熊伟课题组研究发现,耳蜗核—脑桥尾侧网状核—脊髓运动神经元这条神经环路,对哺乳动物的“吓一跳”反应起到重要作用。这一发现加深了对本能防御行为神经机制的认识,为后续进一步研究人类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慌症等疾病中出现的惊跳反射异常行为提供了新的方向。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通讯》。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谷氨酸能神经元在接受耳蜗核的输入后,直接投射到脊髓运动神经元,最终完成了对颈部及四肢肌肉的控制。
布尼亚病毒SFTSV致病机制研究获进展
从武汉大学了解到,该校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于学杰团队在布尼亚病毒SFTSV(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致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发现了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自噬交互模型,首次阐明了布尼亚病毒SFTSV感染后利用自噬进行的动态装配及释放过程,相关成果发表在生物学权威期刊Autophagy(《自噬》)上。该研究首次揭示了自噬在调控布尼亚病毒SFTSV生命周期的动态过程,为进一步理解SFTSV的致病机理提供了新思路及理论依据,对SFTS的治疗及相关抗病毒药物研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研究揭示地熊蜂肠道菌群菌株水平的传递规律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敌与授粉昆虫创新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相关团队合作,在国际微生物领域顶级期刊《微生物组(Microbiome)》上发表了研究,该研究通过对地熊蜂肠道菌群的宏基因组大数据分析,结合实验室条件下追踪肠道菌群发展轨迹,揭示了在地熊蜂不同生命周期及蜂巢发育阶段,其肠道菌群在菌株水平上的社会性垂直传递规律,为工厂化周年高效繁育工艺中,提高熊蜂营养吸收等瓶颈技术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演化更快,并非就易于生存
近期发表于《古生物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在鳞龙类中,演化速度更慢的类群反而更好地存活了下来。研究者分析了两个类群在中生代体型演化的速率,发现楔齿蜥类的平均演化速率远高于有鳞目,与预期正好相反。在中生代末期生命大灭绝事件(曾导致恐龙灭绝)发生后,虽然两个类群都遭受了重大打击,但有鳞目幸存了下来并恢复了繁盛,反而是曾迅速演化的楔齿蜥类从此一蹶不振。研究者认为,许多快速演化的类群并不稳定,它们或许可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但如果最终不能达到稳定状态,也很有可能会随着某次事件灭绝。
福岛核泄漏放射物回流日本
日本学者在福岛大学主办的国际研讨会上发布研究结果称,2011年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中流入海洋的放射性物质铯137,抵达美国西海岸后部分北上,经太平洋最北部的白令海,约于7至8年后回流至日本东北沿岸。研究者认为日本东北沿岸的放射性铯137回流自北太平洋南侧,随后又进一步从日本海穿越津轻海峡回到太平洋。
中科院院士张锦接替工程院院士詹启敏出任北大深研院院长
据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官网消息:2021年11月8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召开中层干部大会,宣布北京大学党委关于深圳研究生院院长的任免决定:任命张锦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兼),同意詹启敏辞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职务。
西南医科大学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澎湃新闻从四川省教育厅获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近日下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西南医科大学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攀枝花学院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四川省教育厅表示,两所高校分别获批博士、硕士授权单位,有利于优化该省研究生教育布局,完善该省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结构,更加有力地服务于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远望3号船扬帆起航 开启年度收官之旅
短暂休整补给20天后,远望3号船再度扬帆。11月11日上午9时许,伴随着一声汽笛长鸣,远望3号船缓缓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奔赴任务海域,正式开启本年度的收官之旅。“本次出航,我们面临着航行时间长、任务海域跨度大、任务密度高、节奏转换快和海区气象多变等风险挑战。”远望3号船船长史开说,“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扎实有效的开展了任务重难点及风险隐患分析,参试设备性能全面测试复核,不断提升参试设备可靠性和参试人员能力水平,为任务成功做好万全准备。”
SpaceX第五次载人飞行:送4名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
美国东部时间11月10日,SpaceX载人龙飞船将4名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执行Crew-3任务。这是SpaceX在18个月内开展的第五次载人发射。本次任务是SpaceX自2020年5月龙飞船载人试飞首秀“Demo-2”以来的第五次载人发射。载人试飞首秀后,SpaceX又在2020年11月和今年4月为NASA发射Crew-1和Crew-2任务。今年9月,为期3天的SpaceX首次全民用、纯商业太空飞行成功完成。而就在Crew-3任务发射前两天,Crew-2任务的4名宇航员返回地球。
中国散裂中子源四台谱仪在广东东莞投入运行
中国散裂中子源2018年建成,成为世界四大脉冲散裂中子源之一。如今,这一大科学装置已有四台谱仪正式投入运行,成为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位于广东东莞松山湖的中国散裂中子源,科研人员正在调试的这台谱仪设备,在改造升级之后将用于航空航天、高铁等大型高端部件的残余应力可靠性检测。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