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头条:印度推出全球首个DNA新冠疫苗,2021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毅力”号采样分析表明火星曾长期存在液态水
美国CDC:未接种疫苗者感染新冠后的死亡率是完成疫苗接种者的11倍
当地时间9月10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了一份报告,揭示了随着德尔塔变异株演变为主要流行毒株,疫苗预防新冠病毒感染、住院以及死亡的有效性。研究者调查了2021年4月~7月中旬期间13个州的60多万例新冠肺炎病例,结果发现,随着夏季初传播能力更强的德尔塔变异株的暴发,未完全接种疫苗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是完全接种者的4.5倍,其住院的可能性是接种疫苗者的10倍,而该群体死于新冠肺炎的可能性则是接种疫苗者的11倍。这表明面对更严重的病毒毒株,疫苗仍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血检新法可预测新冠重症高风险者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的血液测试方法,通过测量新冠病毒感染者血液中相应的抗体水平(针对死亡血细胞释放的分子及其DNA),可以帮助预测哪些感染者可能罹患重症,并需要使用呼吸机。该研究负责人、纽约大学朗格尼分校的安娜・罗德里格斯说,这项检测对那些还没住院的新冠患者也会有所助益,能帮助预测是否需要对其开展更密切的监测、居家隔离还是送医院治疗。
新冠特效药!多款进入临床,最快的年内上市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官微发文显示,目前国药集团正在研发两款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这两款药物的作用机制是减少人体内的病毒载量。国药集团中国生物通过官微披露了“第二代”新冠疫苗和新冠“特效药”的进展。新冠治疗药物方面,目前国药集团正在研发两款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一款叫新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另一款叫新冠的单克隆抗体。新冠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药物——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pH4)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血液制品板块企业天坛生物研制。据介绍,这一款药物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批准开展临床试验。作为治疗用生物制品一类新药,据悉,全球尚无其他厂家基于已上市新冠疫苗免疫后血浆开展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的临床申报。另一特效药物单克隆抗体是靶向治疗药物。据国药集团官微介绍,具有中和作用的单克隆抗体,可以特异性地中和病毒,阻止病毒进入细胞增殖,既可以作为高危人群的短期预防,也可以用于病毒感染后疾病的治疗,该药目前正处于推进启动临床研究状态。
新型新冠疫苗对抗变异株动物试验有效
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类病毒颗粒新冠疫苗。在实验鼠身上进行的试验表明,新疫苗能在实验鼠体内诱导更强的免疫反应,对新冠病毒变异毒株非常有效。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体》杂志,为全球抗击新冠病毒及其新变异毒株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在本研究中,科学家们将基于病毒的疫苗和基于蛋白质的疫苗这两种传统疫苗的优点结合起来,制备出了一种细菌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以自组装成类似病毒的颗粒。通过在这种类似病毒的颗粒表面展示新冠病毒的蛋白,研究人员研制出了这种新型疫苗,这种疫苗可被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识别,但不具有任何病毒传染性。
波兰水貂感染的新冠病毒存在特异性突变
确定可能的病毒病原体宿主并研究宿主在其种群中的传播动态是控制人畜共患病的关键步骤。新冠病毒的起源可能是蝙蝠,但潜在的中间宿主尚未得到证实。新冠病毒似乎很容易在人类和其他动物物种间传播,尤其是食肉动物(即狗、猫、雪貂、狮子、美洲狮),这引发了人们对新冠病毒新动物来源的担忧。近日,波兰格但斯克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和波兰格但斯克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波兰养殖水貂中新冠病毒感染研究”的文章。研究人员在调查波兰北部养殖水貂农场中的新冠病毒感染情况后发现,养殖水貂中存在新冠病毒,他们推测,该病毒约在2020年9月底前就已传入该农场。
印度推出全球首个DNA新冠疫苗
最近,印度批准通过了全球第一个面向人类接种的DNA新冠疫苗——ZyCoV-D。该疫苗使用环状DNA链来启动人体免疫系统以对抗SARS-CoV-2病毒的侵袭。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对症状性新冠病毒肺炎的保护率为67%。该疫苗被批准于9月在印度面向12岁及以上人群使用。研究人员表示,虽然该疫苗的效力也许不是最高的,但它作为首个DNA疫苗的意义不言而喻。一直以来,研究DNA疫苗的项目持续进行,许多其他DNA疫苗可能紧随其后面世。ZyCoV-D的获批预示着针对各种疾病的DNA疫苗的热潮或许即将到来。
“毅力”号采样分析表明火星曾长期存在液态水
“毅力”号火星探测器目前已经采集了两个火星岩石样本。采样地点Jezero火山口曾经是一个湖泊,尽管NASA的科学家们不能确定这个湖泊存在的具体时间,但通过对岩石样本的分析,他们认为这个地区曾长期存在地下水,使得该地区在过去适合微生物生存。这些地下水可能与Jezero地区存在过的的湖泊有关,也可能是在湖泊干涸后很久才渗透进岩石的。NASA的研究人员表示,等这些岩石样本送回地球后,科学家可以重建出采样地点的环境演变历史,这将有助于回答火星上液态水的历史和稳定性的问题。
警惕!首次报告动物感染新冠病例
蒙古国国家人畜共患病研究中心主任朝格巴达尔赫11日通报说,该国至少在7只河狸身上检测到变异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被感染的河狸出现咳嗽、流鼻涕等症状,目前这些河狸已全部康复。朝格巴达尔赫说,蒙古国暂时未报告其他动物感染新冠病例,但豢养宠物的人需保持警觉,定期观察宠物有无异常症状。
黑洞可对周围环境产生压力
霍金曾提出,黑洞并非只能一味增大,而是不断向环境辐射热量,具有类似黑体的辐射光谱。研究认为,黑洞实际上是更复杂的热力学系统,可向周围环境同时辐射热量与压力。研究者基于量子引力的等效场论方法,利用沃尔德熵公式计算黑洞熵的量子引力修正,该计算运行至此公式的三阶曲率时出现了此前从未出现过的数值。研究者经进一步计算,证实该数值为量子引力导致的压力。该研究首次表明,史瓦西黑洞可向周围环境释放压力和热量,可作为量子力学、引力、热力学之间相互作用的理想实验室。此外,单纯广义相对论范围内的黑洞中心存在奇点,现有物理定律不再适用,而引入量子场论则为黑洞的量子性质提供了新的认知,有助于加深对黑洞本质的理解。
爱吃甜食的史前灵长类动物
科学家在美国怀俄明州南比格霍恩盆地(Southern Bighorn Basin)发现1030个口腔化石(牙齿和下颌部位),这些化石可追溯至早始新世(约5400万年前)。它们均来自史前灵长类动物、更猴形亚目下的Microsyops latidens,其中77个(7.48%)化石样本含有龋齿。他们发现,在这些化石样本中,最早和最晚出现的样本所含的龋齿比其余样本更少,这或许说明灵长类动物的饮食曾在含糖量更高和更低的食物之间波动。他们认为,早始新世的气候波动或许影响了植被生长以及食物的可获得性。作者还发现,Microsyops latidens的龋齿发病率高于很多已报道的灵长类动物,只有卷尾猴属(如僧帽猴)和柽柳猴属(如狨猴)的龋齿发病率比Microsyops latidens还要高。
过去 150 年大气中氢气含量增加了 70%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UCI)对南极积雪空气的研究显示,过去 150 年地球大气中的氢气含量增加了 70%。从 1852 年到 2003 年,地球大气中的分子氢从 330 ppm(百万分率)增加到 550 ppm。研究者认为 20 世纪大气氢气浓度的上升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生物质燃烧等甲烷氧化影响,但没有证据表明在 20 世纪后期控制减少了汽车排放之后氢气排放随之减少,说明汽车之外的人为排放可能被低估。
要实现 1.5℃ 控温目标,六成以上化石能源 2050 年前须“留在地下”
化石燃料占全球能源消耗的 81%,要想将全球变暖温度控制在 1.5℃ 以内,需要更严格地限制化石燃料开采。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研究人员的一项气候科学建模研究指出,目前近 60% 的石油和化石甲烷气体以及 90% 的煤炭储量,都必须在 2050 年前 “留在地下”,我们才有 50% 的机会实现 1.5℃ 的控温目标。据估算,从现在开始到 2050 年,油气开采量只有每年减少 3% 才能完成这一目标。为了实现 1.5℃ 的气候目标,需要被保留的石油储量需要比此前 2℃ 目标的估算值再增加 25%。研究人员表示,由于未考虑地球系统反馈和负排放技术部署规模的不确定性,估计值可能会偏低。
BioNTech最新论文:注射mRNA,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和肿瘤根除
德国BioNTech公司和法国赛诺菲公司的研究团队在 Science 子刊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上发表了题为:Local delivery of mRNA-encoding cytokines promotes antitumor immunity and tumor eradication across multiple preclinical tumor model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在肿瘤内注射编码四种细胞因子(IL-12sc, GM-CSF, IFN-a和IL-15 sushi)的mRNA的混合物,能够产生强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导致肿瘤消退。将这些mRNA与免疫调节抗体结合可进一步提高效果。研究团队目前正在进行这种编码细胞因子的mRNA治疗癌症的临床试验。
赣南医学院朱惠芳博士发表PARPs在天然免疫中最新研究进展的综述
近日,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朱惠芳博士应邀在 Trends in Microbiology 期刊发表了题为:When PARPs Meet Antiviral Innate Immunity 的综述论文,系统综述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PARPs在调节机体抗病毒天然免疫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该文重点阐述了PAPRs家族成员在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通路中的调节功能。
吃下去的药被肠道细菌吸收了?可能会降低药效并改变肠道菌群
人体肠道自然包含许多不同种类的细菌群落,这些细菌对健康和疾病都很重要,它们被称为肠道微生物群。人与人之间的细菌种类组成差异很大,此前已有研究表明,肠道细菌的种类与肥胖、免疫反应和心理健康等多种疾病有关。剑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毒理学部门和德国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上发表题为:Bioaccumulation of therapeutic drugs by human gut bacteria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首次表明,某些种类的肠道细菌会积累人体药物,并改变细菌的类型及其活动。这可能会直接改变药物的有效性,因为积累可能会减少药物对身体的可用性,同时也可能间接地改变细菌的功能和成分,因为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基因治疗新突破:定向进化新型AAV,让肌肉组织的基因治疗更高效更安全
日前,FDA 与基因治疗相关企业刚刚结束了马拉松式咨询委员会会议,会议的核心围绕 AAV 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展开,这一问题一直是基因治疗中的一道 “必答题”。博德研究所的 Pardis Sabeti、Mohammadsharif Tabebordbar 等人在 Cell 发表了题为:Directed evolution of a family of AAV capsid variants enabling potent muscle-directed gene delivery across species 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在小鼠和灵长类动物体内定向进化出一种工程化改造的 AAV 载体 —— MyoAAV,研究显示这种载体能够高效靶向肌肉组织,递送到肌肉组织的效率是传统病毒载体的 10 倍以上。同时,与传统递送载体相比,该载体在遗传性肌肉疾病中的治疗剂量降低大约 100 到 250 倍,可有效降低肝毒性等副作用。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多措并举引导青年师生抵制不良饭圈文化
有多少学生是饭圈成员?”“什么样的偶像真正值得我们热爱?”近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的老师们邀请学生代表一起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教师节,大家围绕“‘饭圈文化’影响下的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展开了一场关于整治不良饭圈风气的主题研讨,近50名师生围绕主题畅所欲言、交流交心,进行思想碰撞。这也是浙江水院开展“抵制‘饭圈’不良风气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校人事:河南7所高校副校长发生变动
近日,河南省政府发布一批人事任免通知,涉及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等7所高校。高校部分具体任命如下:郑州大学聘金海为郑州大学副校长,聘单崇新为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河南大学免去刘志军的河南大学副校长职务,聘傅声雷、张立新为河南大学学术副校长; 河南农业大学聘王道文、汤继华为河南农业大学学术副校长。河南师范大学聘江智勇为河南师范大学学术副校长,聘江智勇为河南师范大学学术副校长
高校人事:四位重量级学者加盟南方科技大学商学院
南方科技大学商学院消息,该学院本年度共迎来四位重量级学者,出任讲席教授,包括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前副院长金李、香港岭南大学商学院前院长刘黎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前执行院长李仲飞、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前副院长周皓。
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助学贷款额度提至 1.6 万元
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通知》。通知提到,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预科生,下同)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 8000 元提高至不超过 12 000 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 12 000 元提高至不超过 16 000 元。通知还提到,学生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应优先用于支付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可用于弥补日常生活费。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要加强贷款及其使用范围审查,合理确定学生助学贷款金额。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比例按当年贷款发生额的 5% 确定。由中央和地方分担,具体分担比例按照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执行。
林州汉获2021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资助
日前,2021年度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名单公布,上海交通大学约翰·霍普克罗夫特计算机科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助理教授林洲汉获资助,受资助项目为“基于句法距离的自然语言语法推断方法研究”。截至目前,中心共有三名教师获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旨在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来沪工作和创业,优化上海创新创业发展环境,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启动实施。
2021年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共4位科学家获奖
2021年未来科学大奖的获奖名单在北京公布。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共授予4位科学家。“生命科学奖”授予香港大学的2位教授袁国勇(Kwok-Yung Yuen)和裴伟士(Joseph Sriyal Malik Peiris)。他们发现了冠状病毒SARS-CoV-1为导致2003年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的病原,揭示了其由动物到人的传染链,对后来人类应对同样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和新冠肺炎产生了重大影响。“物质科学奖”授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教授张杰。他通过调控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精确可控的超短脉冲快电子束,并将其应用于实现超高时空分辨高能电子衍射成像和激光核聚变的快点火研究。“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授予台湾阳明交通大学终身讲座教授施敏(Simon Sze)。他的工作对金属与半导体间载流子互传的理论认知做出了重要贡献,促成了过去50年中按“摩尔定律”速率建造的各代集成电路中形成欧姆和肖特基接触的关键技术。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于2016年,是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中国大陆(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做出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每个奖项奖金为100万美元,各由4名捐赠人出资支持。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