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头条:全球10%人口有新冠抗体,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宇航员太空行走超7小时

Emma Chou

1

1

中国专家发现新冠肺炎患者重症发病能否康复的关键因素

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获悉,该中心专家发现了新冠肺炎患者重症发病能否恢复健康的关键因素:T细胞炎症状态和CD4+T细胞功能缺陷程度轻重。据介绍,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教授、周晓辉教授传染病医学科研团队的这项研究对了解新冠病毒感染致病的免疫机制和指导新冠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具重要意义。该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学术期刊《免疫学前沿》上。

中疾控和牛津大学联合报告:中国疫情防控期间武汉以外地区实际死亡率降低

2 月 24 日,《英国医学杂志》刊载了中国首个系统性分析新冠疫情暴发期间全国各地超额死亡情况的研究,由中国疾控中心和湖北省疾控中心、武汉市疾控中心以及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共同开展。团队发现,在全国采取的限制性防疫措施,不仅成功遏制住了疫情的蔓延,甚至还令武汉之外的许多地方在去年前三个月里的死亡率出现了一定的下降。

世卫组织专家:全球近10%人口具有新冠病毒抗体

世界卫生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表示,全球近10%人口已经有新冠病毒抗体,继续接种疫苗,是达成“集体免疫”的唯一方法。

强生疫苗获得 FDA 紧急使用授权,计划 3 月交付 2,000 万剂

当地时间 2 月 27 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发布声明,宣布听从独立专家咨询小组意见,批准强生公司旗下杨森制药公司研发的单剂量新冠肺炎疫苗紧急使用授权(EUA)申请,18 岁及以上成人皆可接种该疫苗。这是在美获批的第三支新冠疫苗。强生疫苗为腺病毒载体疫苗,注射 14 天后预防重度新冠肺炎的有效率约为 67%。该疫苗注射单剂即可生效,可短期内施打大量人群。强生疫苗研发子公司于上周表示,3 月计划交付 2,000 万剂疫苗,6 月底前交付总计 1 亿剂疫苗。

1

港中大研究获新发现 为小脑萎缩症治疗提供新方向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28日公布,中大团队最近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发现蛋白间的拮抗作用在遗传性共济失调神经退化疾病中的功能,有望为干预小脑萎缩症三型治疗提供新方向。中大生命科学学院陈浩然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最近与英国牛津大学合作,发现蛋白之间产生的拮抗作用可调控遗传性共济失调病的疾病蛋白降解与神经退化,有望为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带来新方向。研究结果已发表于著名分子生物学期刊Cell Death & Disease。

《自然》子刊:新研究揭示抑郁症和胃肠疾病之间存在联系

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疾病的易感性与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之间存在遗传联系。研究人员着手进行一项大型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寻找表明消化性溃疡疾病遗传易感性的模式。使用一种称为孟德尔随机化的统计分析形式,旨在揭示大数据中的因果联系,研究人员随后发现了重度抑郁症与这些与消化性溃疡疾病相关的变异之间可能的双向关系。

中德研究团队实现新型微波激射器,达到最先进的磁场灵敏度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连同德国的科研人员共同发现,maser技术和Floquet系统的结合可以克服退相干效应,由此得以重新审视许多现象。中德研究团队进行了基于Floquet的maser的首次理论和实验论证,该maser由周期性驱动的蒸气室中的129氙气自旋组成。不像利用固有转变,研究发明的maser是基于由系统的弗洛凯状态支持的合成尺寸,以Floquet状态之间的跃迁频率振荡。团队将观测到的maser命名为“Floquet maser”。

新研究聚焦三维纳米线磁性变化,将可用于多种磁性应用

来自俄罗斯、智利、巴西、西班牙和英国的物理学家研究了三维纳米线的磁性变化机制,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材料,可以根据其截面的形状应用于各种磁性应用。特别是,他们更深入地研究了沃克击穿(Walker breakdown)现象,这可能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产生影响。该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报告》

国防科技大学QUANTA团队再出重磅成果 研发新型可编程硅基光量子计算芯片

近日,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QUANTA团队联合军事科学院、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中山大学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电子信息技术学院等国内外单位,研发出一款完全可编程的硅基光量子芯片。该芯片能够模拟相关粒子的量子漫步动力学,并对包括汉密尔顿量,量子漫步演化时间,粒子可分辨性和交换对称性等所有重要参数进行调控。

天文学家有望首次精确测量红巨星温度

一种用于测定红巨星的表面温度的精确方法首次被开发出来。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叫做 WINERED 的仪器观察了候选恒星,这种仪器能连接到望远镜上,以测量遥远物体的光谱特性。他们测量了恒星的铁吸收线,该属性不受恒星复杂的上层大气影响,并据此估计温度。通过将这些温度数据与欧洲航天局盖亚太空望远镜获得的精确距离测量数据结合起来,研究人员计算出了恒星的光度,并发现与盖亚的结果一致。相关论文将于 3 月 1 日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报》发表。

陨石中的放射性揭示了太阳系中最重元素的起源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回溯了 46 亿年前太阳系的形成时期,对周期表上最重元素的宇宙起源得出了新的猜想和认识。重元素是通过特殊的核合成方式——快中子捕获过程(或 R-过程)而被创造出来的,一些由 R-过程产生的原子核,如碘-129 和锔-247,被纳入固体,最终以陨石的形式落在地球表面,而这两种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速度几乎完全相同,因此可通过计算其残余量推断出太阳系形成前两种元素所处的原始情况。研究小组计算了中子星和黑洞之间碰撞合成的碘-129 与锔-247 的比值,以找到重现陨石组成的正确条件集。该研究于 2 月 26 日发表在《科学》上。

学术界女性有孩子后论文发表率下降约20%,男性则不会

根据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新研究,尽管在家庭休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男性在养育子女方面发挥的作用逐渐增加,但学术界的女性在生完孩子后的论文产出率仍下降了约20%,而男性通常不会。研究成果已发表于《科学进展》。论文指出,父母角色的持续差异是男性比女性发表更多研究论文的关键原因。因为出版与推广密切相关,这种差距可能会对学术界未来的发展产生长期影响。

岩芯样本揭示恐龙灭绝原因

一项新的研究分析了最近在希克苏鲁伯小行星陨石坑发现的小行星尘埃。这些发现进一步支持了小行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的理论。大约6600万年前,一颗7英里(11公里)宽的小行星(也可能是彗星碎片)撞击地球表面,形成一个巨大的撞击坑,在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仍然可以观察到它的遗迹。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分析了从海底125英里(201公里)宽的撞击区提取的岩芯后,发现在小行星撞击地球20年后的核心样本中,铱含量有所提高,与从古代地质层中采集的样本相匹配。

印尼鸟类学中最大的谜被破解,“灭绝”170年的鸟重现于世

来自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长期被认为已经灭绝的鸟类继续存在的证据。在他们发表在《鸟类亚洲》杂志上的论文中,研究小组描述了这种鸟的历史,为什么它被认为已经灭绝,以及它是如何在婆罗洲被发现的。

1

教育部公布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012〕9号),教育部组织开展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经申报、公示、审核等程序,对各地各高校向我部申请备案的专业予以备案;在以上工作基础上,根据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结果,确定了同意设置的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尚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现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予以公布,并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更新。

清华校长邱勇:学生申学位、老师学术评价“不数论文”

据清华大学官方微博,在 2 月 25 日的清华大学全校教职工大会上,校长邱勇表示,学生申请学位、教师学术评价不数论文,大学不能把学术权力交给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邱勇称,2020 年,清华没有一位同学因为发表 SCI 论文数不够不能参加答辩,但这并非放松毕业要求;相反,对数量要求下降,就意味着对论文质量要求的提升。邱勇认为,这是高校改革的目的所在:“我们对质量的把关没有放松,反而加大了,这是改革的目的,突出质量导向,最终要形成一个优良的学术文化。

改革高校传统评价体系,让“田赛”“径赛”分开比

如何让破“五唯”在高校落地,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是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上海市委主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副校长黄震今年提案的关键词之一。 “我们一直在努力改革高校传统评价体系的弊病,把‘田赛’和‘径赛’分开比,让每个人都能够‘人尽其才’。”黄震表示。

1

科技部发布 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 月 27 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20 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我国科学家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突出进展;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月面自动采样返回;“奋斗者”号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揭示人类遗传物质传递的关键步骤;研发出具有超高压电性能的透明铁电单晶;2020 珠峰高程测定;古基因组揭示近万年来中国人群的演化与迁徙历史;大数据刻画出迄今最高精度的地球 3 亿年生物多样性演变历史;深度解析多器官衰老的标记物和干预靶标;实验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量子干涉现象。

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我国将研发100吨级重型运载火箭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我国100吨级重型运载火箭论证阶段基本完成,进入到立项的后续阶段,争取在十四五开始研究。

浙大二院成功实施中国首例双肺、肝脏同期联合移植术

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大二院)获悉,该院于27日成功实施中国首例双肺、肝脏同期联合移植术。目前患者邹新生命体征平稳,肝肺功能恢复良好,专家团队经过详密评估,于28日11时撤离呼吸机。

福岛核电站数百燃料搬出消除风险 千根燃料待处理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2月28日透露,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乏燃料池中留下的566根燃料的取出作业已完成。福岛一核的风险之一就此消除,但1、2号机组还留有共计1007根燃料,此外熔落核燃料(燃料碎片)也等待清理。

为安装太阳能电池做准备!宇航员太空行走超7小时

美国宇航局(NASA)发布消息称,美东时间2月28日,国际空间站两名美国宇航员凯瑟琳·鲁宾斯和维克托·格洛韦尔,进行了7个多小时的太空行走,完成了安装新型太阳能电池前的准备工作。据报道,NASA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今天的太空行走于13时16分结束。凯瑟琳·鲁宾斯和维克托·格洛韦尔两人完成了7个小时零4分的太空行走。” 报道称,两名宇航员于当天6时12分开始太空行走活动,并在舱外停留超过7小时,此次任务是为安装新型太阳能电池做准备工作。预计,鲁宾斯将于3月5日再次进行太空行走。

11年以来首次宇航员招募!欧洲航天局鼓励女性和残疾人报名

欧洲航天局在11年内首次启动了对新宇航员的招募活动。难得的是,在这次招募当中,官方特别着重鼓励妇女和残疾人参加登月计划,并最终参加火星计划。欧洲航天局(ESA)于本月16日发布公告称,开放招募最多26名长期宇航员和后备宇航员以期扩大其机组人员的多样性。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