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头条:英国部分新冠患者嗅觉倒错,我国明春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北京高校学生分批离校返校
更多国家发现变异新冠病毒感染者
瑞典、西班牙、加拿大26日通报,英国最先发现的变异新冠病毒已经“入境”。另外,澳大利亚、丹麦、意大利、荷兰、日本、新加坡等国已发现变异新冠病毒感染者。南非政府18日报告另一种变异新冠病毒。英国23日通报发现两例南非报告的变异新冠病毒感染者。
英国部分新冠患者嗅觉倒错:莫名闻到鱼腥、硫磺等强烈气味
近日,英国发现了一种新变异的新冠病毒毒株,传染性要高出近70%。与此同时,关于新冠肺炎又出现新症状了,英国专家表示,英国部分感染新冠病毒长达数周或数月的人嗅觉出现扭曲,称之为“嗅觉倒错”。出现嗅觉扭曲的患者可在无相关物体出现的情况下闻到鱼腥、硫磺等强烈气味。
土耳其宣布科兴新冠疫苗有效,首批预计近两日抵达当地
土耳其卫生部长科贾近日表示,土耳其确定中国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适用于土耳其人民,是有效且安全的。对土耳其自愿接种科兴新冠疫苗志愿者数据的初步分析显示,科兴新冠疫苗的有效性达91.25%,临床试验期间未发现严重副作用。中方已经批准向土方出口有关疫苗,如果一切顺利,来自中国的首批300万剂疫苗将于近日抵达土耳其。
欧洲启动大规模接种疫苗
12 月 27 日欧洲周日启动大规模疫苗接种行动,退休人员和医护人员第一批接种,以阻止疫情大流行。到今年年底欧盟将收到 1,250 万剂疫苗,足以按照每人两剂施打给 625 万人接种。除了辉瑞外,欧盟还与包括 Moderna 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在内的其他制药商签订了总共超过 20 亿剂疫苗的合同,并设定了 2021 年期间为所有成年人接种疫苗的目标。
全国首个新冠科在上海公卫中心正式成立
12月26日,全国首个新冠科在上海公卫中心正式成立。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上海市成人新冠肺炎病例唯一定点收治医院,是上海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冠科成立后,依托上海市级专家组和本市优质重症医学团队等医疗资源,涵盖本市顶级的急诊ICU、重症医学、感染科、呼吸科等与新冠肺炎救治相关的多学科救治团队,全力做好新冠患者救治工作。
科技部:明年将围绕数学物理等领域建设一批国家级的科学研究基地
近日,央视新闻记者就 2021 年重点任务对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进行专访。科技部相关人员介绍,以国家战略任务为依托,接下来科技部将继续发挥国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的作用,加大鼓励基础研究投入,加快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科技部将围绕数学物理等领域建设一批国家级的科学的,前瞻性的科学研究基地,加强基础科研建设,发挥各类创新主体的作用。
遥感三十三号卫星成功发射,2020年中国航天迎收官之战
北京时间12月27日23时44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三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也是2020年中国航天的收官之战。
我国将于2021年春季发射空间站核心舱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三步走战略,目前工程的“第三步”——空间站建造任务已全面开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介绍,工程全线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空间站核心舱将于明年春季发射。目前,执行空间站建造阶段四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
我国建成年产6千万吨级油气田
昨日,我国第一大油气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生产指挥中心宣布其油气年产量达到6000.08万吨,约占国内产量的1/6。至此,中国石油工业新的里程碑诞生,标志着我国建成了年产油气当量6000万吨级特大型油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油田,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增储上产最快的油田。
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山西产业基地开工
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山西产业基地项目25日举行开工仪式。这里将以研发、制造、应用“三位一体”的理念构建先进计算生态创新中心、高端整机智能制造产线、山西先进计算中心。据悉,这里将形成核心部件设计研发、硬件研制生产、软件研发、大规模计算应用、数据与计算服务以及产业生态培育等完整的先进计算产业链条。
高频、高速、低噪音,京雄城际铁路今日全线开通
连接北京和雄安新区的京雄城际铁路27日全线开通运营,雄安站同步投入使用。 北京西站至雄安新区间最快旅行时间50分钟,大兴机场至雄安新区间最快19分钟可达。京雄城际铁路自北京西站引出,经过既有京九铁路至李营站,接入新建高速铁路线路,向南途经北京大兴区、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至雄安新区,线路全长91公里,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
日本公布隼鸟2号收集的小行星样品照片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JAXA)近日公布了隼鸟2号收集的小行星“龙宫”样品的照片。包含气体在内,样品总重5.4克,其中固体颗粒最大可达1厘米,颗粒在拿起和倒入其他容器时不会碎裂。
冰山A-68A以每天2.5厘米的速度融化
有史以来最大的冰山A-68A于近日在南乔治亚岛附近分裂成3块,其中2大块已从主冰山分离,漂浮在公海上。自分裂以来,A-68以平均每天2.5厘米的速度在融化,每秒能向周围海洋排放767立方米淡水,相当于泰晤士河入海流量的12倍。由于冰山会扰乱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科学家目前利用卫星高度计等设备追踪冰山融化情况,以对冰山带来的状况作出提前预警。
2020年或为有记录以来最热年份
世界气象组织今年 12 月初发布的《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显示,今年前 10 个月的数据都将 2020 年定为迄今为止的气温第二高年份,仅次于 2016 年。同时,多个气象研究所均将 11 月归类为有记录以来同期最热或第二高的类别。据新闻稿信息,最温暖的三年之间的差异很小,一旦获得了全年的数据,今年将有望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三个年份之一。
世界最强流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
近日,由中核集团原子能院和中科院近物所自主研制的世界上束流强度最高深地实验设施——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束流强度达到 2mA,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同类装置先进水平。这是我国核天体物理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完全掌握强流高压加速器制造技术,并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成为面向世界开放的国家级基础研究平台。
教育部:五年高校新增教材4.3万种 新形态教材创新发展
近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宋毅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正式出版的、版权页标注“教材”字样的高校新增教材数量达4.3万余种。此外,还推出了一大批纸质+数字化资源教材,以及融合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配套移动软件等表现丰富的多介质教材。
北京高校学生分批离校返校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蓓介绍,当前境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随着元旦春节临近,要分批有序组织高校学生放假离校和开学返校。
重庆大学入选国家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通知》(国办发〔2020〕51号),公布第三批双创示范基地92个,重庆大学是重庆唯一一所入选的高校。
2021年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13个项目全国统考
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专业测试采取全国统考、高校联考和高校校考等多种组织方式。2021年足球、游泳、武术、跆拳道、击剑、棒球、射击、手球、垒球、橄榄球、冰雪、赛艇、攀岩13个项目实施全国统考,各高校不再组织相关项目的校考。
我国科学家在自由空间远距量子通信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家实现了基于远距离自由空间信道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MDI-QKD)实验。这项成果不仅实现了将 MDI-QKD 从光纤信道拓展到自由空间信道的突破,也开启了在自由空间信道中实现基于远距离量子干涉的更复杂的量子信息处理任务的可能。该研究成果于 12 月 23 日以编辑推荐形式在线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永久冻土发现古老狼幼崽木乃伊
在加拿大育空地区,当水流冲毁一堵冰冻的泥墙时,一名淘金者有了惊人的发现:一只保存完好的小狼崽被锁在永冻层中57000年了。这只幼崽被当地土著居民命名为 Zhùr,它非同寻常的身体状况让研究人员对其年龄、生活方式以及与现代狼的关系有了很多了解。近日,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当代生物学》上。
理解细胞内电生理的新技术
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的一项研究解决了胞内系统电压不可测的难题。研究者开发了一种称为Voltair的微传感器,该传感器由DNA构成,可随意在细胞内运动,测量不同位置的电压差。据研究,反高尔基网状结构(trans-Golgi networks)和回收内体(recycling endosome)等细胞器存在内外电压差。这项新技术为胞内系统研究揭开了全新的一幕。
冲绳岛周围存在大量海洋微塑料
据一项发表于《整体环境科学》的研究,科学家对日本冲绳岛海岸线上6个位点的海水进行采样和过滤,并用光镊和微拉曼光谱技术分析了其中的微颗粒。研究发现,海水中存在大量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75%为聚乙烯。此外,他们在重度城市化地区周围发现的微塑料较工业区更多,推测这些微塑料可能来源于渔业用具、塑料袋、塑料容器以及城市道路上的灰尘。
星形胶质细胞对大脑可塑性至关重要
在刊发于《自然》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会在成年大脑内修剪多余突触,维持成年大脑的可塑性。进一步的遗传学分析表明,星形胶质细胞修剪突触,依赖于Megf10;缺少Megf10的成年小鼠海马体(hippocampus)内出现了过量的兴奋性突触,并表现出了记忆缺陷。
中国科学家“改造”T细胞增强抗肿瘤能力
从中国药科大学获悉,该校张灿教授团队研发出一种细胞表面锚定技术,用于增强过继性T细胞对实体肿瘤的治疗效果。相关成果近日由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转化医学》在线发表。
中国药科大学一科研团队发现治疗抑郁症的新靶标
从中国药科大学获悉,该校洪浩团队经多年研究发现,一种名为TGR5的受体与抑郁行为相关,这为研发新型抗抑郁药物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神经精神领域学术期刊《生物精神病学》上。
可穿戴追踪器能区分新冠和流感
通过分析大数据和自我报告的症状,研究人员分析了流感患者和新冠肺炎患者的心率、步数和症状持续时间的趋势。结果显示,尽管两者在静息心率和平均步数减少上都出现了类似的峰值,但新冠肺炎症状持续时间更长,峰值出现的时间更晚。近日,研究结果发表在《模式》上。
大地震也是北极变暖的推手
一名研究人员对北极快速变暖提出了一种新解释。在近日发表于《地球科学》的论文中,他认为一系列大地震可能也是全球变暖的背后推手。研究人员在论文中提出假设,这种无法解释的突然温度变化可能是由地球动力学因素引发的。他特别指出,阿留申弧是离北极最近的地震活跃区域,该区域发生了一系列大地震。
未来7-22年,全球可能升高1.5度
气候模型是研究者预测全球变暖的重要工具,但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准确反映未来的情况?最近,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方法,能够大大降低模型的不确定性。相关研究载于《气候动力学》。
科学家研发新型高亮度相干光源
在近日发表在《自然—光子学》上的一项研究中,西班牙光子科学研究所、德国马普学会光科学研究所、库班州立大学、马克斯波恩非线性光学和超快光谱研究所等机构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报告了一种结构紧凑、亮度高的中红外驱动源,它将充气反谐振环光子晶体光纤与新型非线性晶体相结合。该设备能提供从340 nm到40000 nm的7倍频相干光谱,光谱亮度比最亮的同步加速器设备之一高2~5个数量级。
我国科学家在南海发现神秘喙鲸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松海团队在Integrative Zoology期刊在线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团队于2019年4~5月在南海北部海域开展深潜及远海鲸类科考任务中,目击到三头神秘喙鲸,初步判断认为可能是银杏齿中喙鲸(ginkgo-toothed beaked whale,Mesoplodon gingkodens, Nishiwaki & Kamiya,1958)或德氏中喙鲸(Deraniyagalas beaked whale,Mesoplodon hotaula Deraniyagala,1963)。
全球最新高精度农作物空间分布数据产品发布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智慧农业创新团队与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等国际研究机构合作,研制并发布了全球最新一期高精度农作物空间分布数据产品。研究成果发表于《地球系统科学数据》。
水牛白毛色性状形成分子机制获揭示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家畜研究所“畜禽牧草遗传资源联合实验室”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利用多种组学方法,研究揭示了水牛白毛色性状的致因突变和分子调控机制,为我国白水牛特色遗传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分子生物学与进化》上。
人类胎盘中首次发现微塑料污染,遍布全球生态的人造细微污染物亟需引起重视
近日,来自意大利的研究人员首次在人类胎盘中发现微塑料。这一发现再次印证了这些细微的塑料颗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不仅存在于我们可见的世界中,甚至已经进入我们的体内。相关研究以“Plasticenta: First evidence of microplastics in human placenta”为题,发表在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期刊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