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中科院团队揭秘蝗虫聚群成灾原因,将极大改变防治蝗灾的对策和技术

olivia chan

1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康乐研究员团队的最新研究,发现一种蝗虫群聚信息素分子,揭示了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该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

专家介绍,本研究首次从化学分析、行为验证、神经电生理记录、嗅觉受体鉴定等多个层面对飞蝗群居信息素进行了全面而充分的鉴定和验证,发现和确立了化合物4-乙烯基苯甲醚(4-vinylanisole,4VA)是飞蝗群聚信息素。

4VA对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蝗的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都有很强的吸引力,并定位蝗虫锥形感器中的嗅觉受体OR35是4VA的特异性受体。而且,这不仅是在昆虫界,也是在动物界第一次发现4VA。

康乐院士表示:“我们通过一系列行为实验确定该化合物对群居型和散居型飞蝗的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都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响应蝗虫种群密度的变化,随着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加。”通过实验,研究人员证明4VA对实验室种群在户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大范围区块实验也证明,该化合物不仅能吸引野外种群,而且不受自然环境中蝗虫背景密度的影响。

中国科学家团队的最新研究不仅揭示蝗虫群居的奥秘,而且使蝗虫的绿色和可持续防控成为可能。康乐院士指出,4VA和它的受体的发现,将极大改变防治蝗虫的对策和技术,这项研究成果将从多个方面改变人们控制蝗灾的理念和方法。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