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蝙蝠!清华等团队发现新冠病毒有效抑制剂

黄琨

病毒

在蝙蝠身上探寻广谱抗病毒药物的过程中,中外科学家联合团队发现,蝙蝠体内MTHFD1蛋白的抑制剂carolacton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复制。

3月31日,清华大学、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中国疾控中心、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团队联合生物学预印本网站BioRxiv发表文章Orthogonal genome-wide screenings in bat cells identify MTHFD1 as a target of broad antiviral therapy(在蝙蝠细胞中进行的全基因组正交筛选表明MTHFD1是广泛抗病毒治疗的靶点),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Xu Tan。

由于蝙蝠是埃博拉病毒、SARS-CoV、MERS-CoV、亨尼巴病毒属和新冠病毒等病毒的天然宿主而且

这些病毒有多种共同依赖的宿主蛋白,换言之,找到这些宿主蛋白,就有可能研发出针对多种病毒的广谱抗病毒药物。

之后,研究团队从黑妖狐蝠的全基因组CRISPR敲除文库中完成了流感病毒感染的全基因组CRISPR筛选,找到20多个病毒复制需要的宿主因子。同时,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王林发课题组用RNA干扰(RNAi)的方法,在蝙蝠细胞中找到了数十个腮腺炎病毒复制依赖的宿主因子。

进而,在2种病毒的宿主因子中,科学家们发现了1种共同的宿主基因——MTHFD1。MTHFD1编码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是DNA和RNA的组成成分嘌呤碱基从头合成的重要代谢酶。

在这一研究成果基础上,研究团队发现,除了以上2种病毒外,包括马六甲病毒、寨卡病毒在内的RNA病毒对MTHFD1的缺失都非常敏感。也就是说,只要能抑制MTHFD1,就有可能抑制这些病毒的复制,还可能对更多乃至所有RNA病毒都起作用。

随后,试验发现,蝙蝠体内的MTHFD1抑制剂carolacton对于上述病毒的复制有非常强的抑制作用。

最终,在与中国疾控中心合作的试验中,研究团队发现carolacton也能有效的抑制新冠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复制,而且抗病毒有效浓度远远低于细胞毒性浓度,展示出了良好的成药性。

参考资料:

[1]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3.29.014209v1.article-info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