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生态评价报告》出炉:对标全球四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发展空间巨大

米星

日前,由中国科技金融联盟、欧洲货币机构投资者集团联合主办的2019中国科技金融论坛隆重举行。在论坛上,由前瞻产业研究院承编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生态评价报告》(以下简称生态评价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金融生态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全球湾区相比,湾区在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和服务链上仍有成长空间。

生态评价报告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研究主体,从理性和科学客观的角度评判9+2城市群的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的优化路径提出可行性建议,内容分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生态研究概述、解构、指标体系构建、指数分析、优化路径、评价与展望六大部分。

作为全球四大湾区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要素齐聚、科技企业云集、金融资源丰富,湾区的科技金融生态研究意义重大,《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生态评价报告》作为检验科技金融成效情况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意义尤为重大。

综合来看,根据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生态评价体系的指标量化结果,取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各指标的均值作为衡量湾区整体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生态综合指数为0.2559。四个子指数中,科技金融服务链指数最高,为0.3075;其次是科技产业链指数,有0.2665;科技资金链指数最低,只有0.2048;倒数第二的是科技创新链指数,为0.2457。可见,服务链指数和产业链指数正向带动湾区整体科技金融生态综合指数,而创新链和资金链指数拉低了整体均值。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仍有成长空间

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金融生态建设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产业链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产业体系完备,集群优势明显,经济互补性强,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服务业高度发达,珠三角九市已初步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在创新链上,全球共有五大创新集群,分别是东京-横滨(日本)、深圳-中国香港(中国)、首尔(韩国)、北京(中国)、圣何塞-旧金山(美国);而深圳-中国香港这一创新集群就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粤港澳三地科技研发、转化能力突出,拥有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大科学工程,创新要素吸引力强,具备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良好基础。

在资金链上,无论是银行资本,还是其他金融市场资本,粤港澳大湾区都在全国范围内遥遥领先。以多种资本为例,粤港澳大湾区拥有港交所和深交所两大证券交易所;不仅鼓励企业登陆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和科创板等主流资本市场,还着力打造省内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生态系统已然具备优质的发展基础。

在服务链上,粤港澳大湾区在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创新创业服务、信息服务和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等方面勇于创新、先行先试,推动科技企业快速发展。

但从全球视角看,对比粤港澳大湾区和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全球四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情况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在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和服务链上仍存在一些不足。

具体来看,在科技创新链上,全球人才竞争力不强、R&D投入强度有待提升、发明专利质量不足、协同创新不足。

在科技产业链上,虽然已初步形成规模较为庞大的产业体系,但与全球湾区经济体量存在差距、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头部企业规模有待突破。

在科技资金链上,虽然粤港澳大湾区不断创新,香港、深圳和广州等城市的金融中心指数不断攀升,但对比旧金山湾区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信贷受分业经营限制、在风险投资体质机制上的提升空间巨大。

最后,在科技金融服务链上,粤港澳大湾区取得了长足进步,成立了广东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广东省科技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各城市及重点高新区也成立了科技金融分中心,并且构建了知识产权体系、搭建了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等平台,但与全球湾区或国家对比,粤港澳大湾区的服务链仍需加强建设水平和提高服务质量,不能仅仅停留在搭建好平台的层面上,要落实到企业需求上。

“9+2”城市群功能性定位展望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创新驱动增长新时代背景下的重大国家战略和探索性实践。湾区科技金融的创新合作先行有助于推动湾区前沿科技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为大湾区后续的全面战略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助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亟需构建一个富有前瞻性、全面性、高效性的科技金融生态,以奠定湾区中长期创新发展的坚实基础。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创新生态体系是一项系统性的伟大工程,其总体目标是打造一个“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服务链”四链共生关联、内生高效的创新生态体系,把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创新高地,股权投资洼地,信贷安全区和人才聚集区。

为了实现这一建设目标,生态评价报告对“9+2”城市群在湾区科技金融生态建设中将发挥的功能性定位作出了以下前景展望。

图表1: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科技金融生态综合指数及子指数排名情况

333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第一,深圳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生态建设的“先行示范”,广州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生态建设的“示范标杆”之一。深圳重点打造深港风投创投与科技创新合作中心,定位为湾区科技金融生态体系中的风投创投及科创中心极。广州重点建设穗港科技信贷创新合作平台及绿色金融合作平台,并承担湾区科技金融创新的顶层设计、政策建议与区域协调监管职能,定位为湾区科技金融创新生态体系中的科技信贷及协调监管极。

第二,中国香港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生态建设的“国际化桥梁”。发挥香港在资金链、服务链和创新链的优势,如在资金链上,香港发挥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全方位引领带动作用,扩大国际合作并提升湾区科技金融创新的跨境合作水平及国际影响力,建设国际合作创新极。

第三,东莞、佛山、珠海、中山、惠州等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生态建设的“承载基地”。这五个城市在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上各具特色,恰好为深圳、广州、香港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实践基地,释放科技创新的产业效果。

第四,江门和肇庆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生态建设的“内陆开放之门”。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生态建设进程的推进,可通过江门和肇庆打开内陆开放之门,进而为全国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湾区科技金融生态建设经验”。

第五,中国澳门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特色科技金融平台”。澳门可在发挥特色金融业的基础上,结合其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科技金融,打造湾区的特色科技金融平台。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