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轰轰烈烈的5G计划,半路又杀出一只“拦路虎”

黄琨

5g

上月末,负责协调全球无线电频谱使用的组织——国际电信联盟(ITU-R) 汇集了约165个国家、700多家私营公司和学术机构,开会商讨了关于5G技术应用的一些新规定。这次除了通讯行业以外,美国国内另一个看似与5G八竿子打不着的行业从业者也在盯着这场会议。

在5G建设初始阶段,美国人就向外透露了他们的豪情壮志——一步到位,直接上马毫米波5G网络。从明年开始,美国运营商将正式投建24GHz基站,其功率绝对值限制为-33dBW/200MHz;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基站则限制为-29dBW/200MHz。

此外,ITU-R发面称,考虑到到随着5G网络的扩展,基站会变得越发密集,电磁干扰也会增强,到2027年9月1日,5G的功率绝对值限制将提高至-39dBW/200MHz,移动基站的限制提高到-35dBW/200MHz。不过,在该日期之前部署的设备不受新限额限制。

尽管这一标准比FCC提倡的-20dBW/200MHz要严格,但还是引发了另一个组织的强烈不满,那就是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他们表示,这一水平的5G基站辐射,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气象卫星观测活动,他们要求至少把基站辐射水平限制在-40dBW/200MHz。

水蒸气会以23.8 GHz的频率向外发出热辐射,这是气象卫星观测的基础。水蒸气图像如今已是天气预报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在台风预警等方面。

作为相近波段,24GHz毫米波基站的投入使用,可能会对其造成干扰。今年上半年FCC完成24.25 - 24.45GHz和24.75 - 252.5GHz频段拍卖后,《自然》刊登了质疑相关问题的文章,引发热议。

从那时候起,NOAA和FCC已经撕了起来。5月16日,NOAA代理局长尼尔·雅各布斯(Neil Jacobs)在向众议院科学、空间和技术环境小组委员会作报告时称,5G建设会极大影响他们收集大气中水蒸气数据的效率,按照FCC的标准,他们收集到的数据将大幅减少77%。

芝加哥数字咨询公司SPR新兴技术执行董事凯文•麦克马洪(Kevin McMahon)表示,这是非常现实的担忧,如果按照FCC初始计划那样部署基站,将使美国气象观测水平倒退30年,“预测精度退化到1980年左右的水平”。

世界气象组织、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也表示了同样的担忧。后者称,毫米波5G网络使用的24.25-27.5GHz频段,可能会极大影响天气预警系统的运作:“此前在埃及达成的协议,不足以保证24GHz的5G应用不会干扰天气观测工作。”

不仅是24GHz频段,《自然》文章还称,未来可能拍卖的36-37GHz频段将影响降水卫星观测,50.2-50.4GHz频段可能影响温度监测,80-90GHz则和传统的云层感知相关。

5G对卫星的影响还不止于此。

众所周知,全球的频段资源都是宝贵的,仅有少部分真正适用于通讯业务,而无线电、电视、手机、WiFi和飞机车船通讯都依赖于此,因此分配是个大问题。5G网络的出现,意味着全球频谱资源的争夺越发激烈。

目前,美国通讯运营商正和卫星通讯公司纠缠。美国3.7-4.2GHz的“黄金频段”过去一直是卫星通讯的下行频段,掌握在几家卫星通讯公司手中。运营商正积极游说FCC,要其收回这部分频段,投入5G建设。

然而,卫星通讯公司极力反对,他们只愿意让出其中200MHz的使用权,甚至在一开始,他们只答应让出100MHz频段。

印度也发生了同类事件。根据印度宇航局的报告,他们需要26GHz频段供卫星通讯所用,而这部分频段是包含在印度5G建设计划中的。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