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学3.0时代:基因筛选设计“超级宝宝” 自然分娩婴儿将成劣等人种?

olivia chan

1

1997年,电影《千钧一发》中描绘了一个基因主宰人生的世界,生育后代时,父母可以透过精密检查筛选出完美基因的胚胎,从而创造一个“最优秀婴儿”的世界。

同样,基因筛选带来了新的阶级制度,优秀的基因决定你能否进入优秀的公司、获得优渥的工作。通过对基因的强化,一切都得到了加强,从而诞生“完美”的人。

但是,在这个基因主导的世界里,自然受孕就成了必输的赌博,自然出生的人也会变成劣等人种。于是,基因选择将成为和吃饭喝水一样再平常不过的事。

而这样的“名场面”或将很快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重现。

据《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近日报道,一家名为Genomic Prediction美国初创企业正在进行一项备受争议的新基因测试项目。

这项基于多基因检测技术的测试将从多个体外受精胚胎中挑选最健康的一个,从而避免婴儿患上最常见的遗传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脏病等。

因此,Genomic Prediction自称为试管婴儿界的“23andMe”。23andMe是一家著名的个人基因检测公司。

此外,Genomic Prediction说,他们还可以对胚胎进行基因分析,来预测胎儿的智商(IQ)和身高。

需要说明的是,这家初创企业声称,他们的目的并不是打造“超级婴儿”,分析胚胎的基因只是为了发现可能十分严重的疾病,比如学习障碍、侏儒症、糖尿病和心脏病。

这家公司曾经做的一项实验表明,一对夫妇在两个胚胎中挑选了一个更健康的,从而使婴儿患1型糖尿病的风险平均降低45%。

不过到目前为止,全球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夫妇愿意尝试,并且这些夫妇均患有特定的家族遗传疾病。

其中包括一对已婚同性恋夫妇,他们已经开始使用捐赠的卵子进行试管受精,并计划聘请一位代孕母亲。这对夫妇希望通过这项技术拥有一个患乳腺癌风险较低的孩子。

1

(图片来源:Genomic Prediction)

Genomic Prediction使用的这项技术实际是从体外授精技术(IVF)衍生而来的。

IVF指受精卵在实验室中结合、成活,再人工植入子宫形成胚胎的过程。它帮无数人圆了为人父母的梦,但也衍生出了一项在道德上极具争议性的辅助生殖技术——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

在PGD的帮助下,医生能对仅3天大的IVF胚胎进行DNA分析,并找出某些潜在的、与体质弱小和疾病相关的基因。比如说,胚胎将来是否会患上囊性纤维化、镰状细胞病和亨廷顿氏综合征等单基因突变遗传病,或是患有唐氏综合征这样的染色体遗传病。

最初,PGD主要应用于遗传病风险很高的计划怀孕人群——这些家庭的孩子极可能患上遗传病,这并不鲜见。不过,也有人利用PGD筛除不良基因,他们生孩子只是为了拯救另一条生命——新生儿脐带血中的干细胞,可以用来治疗其兄弟姐妹的白血病、范科尼贫血症等可怕的疾病。

事实上,预防或治疗疾病并非人们对PGD趋之若鹜的惟一原因。PGD还可以帮助家长定制婴儿特点,并满足父母的期待。

在美国,父母们可以通过PGD进行婴儿性别挑选。据2006年的调查表明,186家美国生育诊所中,有58家允许父母以个人偏好选择性别。而如今,这一现象已被普遍化。

但在英国、加拿大等国,通过PGD进行非医疗原因的性别选择依然被严格禁止。关于这点美国生殖医学学会称,在植入胚胎前选择性别能帮助避免有遗传病的儿童诞生,因此不应局限于非医疗使用。

此外,英国在PGD在医疗方面的应用也更加严格,它只允许PGD技术用于鉴定胚胎是否带有几百种罕见的遗传疾病,但前提是胚胎的父母已确认为该疾病的携带者。否则,出于其他目的使用PGD技术则是违法的。

其实,提供这项服务的还不止Genomic Prediction一家,上述提到的23andMe公司早在十年前就开始了。

根据2008年披露的一份文件显示,23andMe的一项可以让父母选择未来孩子身体特质的专利申请已经通过。

从2009年起,23andMe就开始提供一项名为“Inheritance Calculator”(遗传特征计算器)的服务,让父母们了解到他们未来孩子继承某些遗传特征的概率,从是否会有一头粽发到是否乳糖不耐受都可以检测出来。

1

这项概率计算的服务业包含在23andMe 2008年提交的那份专利申请中,不过,这份申请当中还包含了比概率计算更进一步的技术--即允许父母们选择(或者说设计)未出生孩子的身体特质,比如父母们可以提出,“我想要一个长寿的孩子”或者“我想要一个蓝眼睛的宝宝”。

这一选择可以通过计算基因捐赠者的遗传特征概率来实现。举个例子,一个接受体外受精的女性,可以根据众多精子捐赠者的基因信息库,来选择最有可能跟她生下她想要的孩子的精子。这种筛选可以避免孩子一出生就患有某种先天性的遗传疾病,这是合法的,但是如果用于选择非医学性用途,比如性别、头发和眼睛的颜色,在有的国家则触犯了法律。

但与基因编辑婴儿一样,基因筛选婴儿同样饱受争议。

很多人认为,随着基因科学家进一步解开基因组之谜,避免疾病与选择优良基因之间的界线会变得越来越模糊。一旦这样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定制“超级婴儿”,将会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优生学”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达尔文的表弟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于1883年提出来的。他的本意是想借助遗传学来提高人口素质,初衷应该说是好的。但当年遗传学研究水平还很低,人们误以为有问题的父母一定会生出有问题的孩子,这显然是不对的。

“二战”的结束宣告了优生学1.0时代的终结,尤其是希特勒的优生政策——灭绝整个民族和在劣等人身上进行医学实验--曝光后,招致了强烈的谴责。但无论大家如何批判它,来自民间的需求始终都在,很多有条件的父母都会想尽一切办法避免生出有问题的孩子,只是苦于没有办法而已。

不过人类遗传学的飞速发展使得产前基因诊断成为可能,优生学进入了2.0时代。早期的基因检测大都局限于单基因遗传病,以及像唐氏综合征这样的染色体异常,具有因果关系明确、结果可信度高等特点,很少有异议。

但是,一个人的绝大部分后天特征都是由很多基因共同控制的,像身高、体重、相貌、运动能力和慢性病发病率等等都是如此,单基因产前检测就不灵了。因此,基于多基因检测技术(Polygenic Techniques)的产前诊断服务便孕育而生,比如Genomic Prediction所提供的这项服务。人类由此进入优生学3.0时代。

提倡优生优育,这是一种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进步的手段,本无可厚非。但是滥用技术,枉顾伦理道德和法律,创造出满足一己私欲的“超级婴儿”或将人类置于水深火热之中。

1

Genomic Prediction所声称的能够预测胎儿智商已经引发了公众热议。

虽然人类的智商是受先天和后天双重因素影响,但一些专家认为,基因是占主导地位的因素。而且这些专家认为,我们正迈向“精准教育”时代:在孩子出生时读取其DNA,就能告诉父母他们的孩子是不是当学者的料,从而影响施教决策。

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基因筛选在教育领域已经发生了:在哈佛大学,“哈二代”(父母毕业于哈佛的学生)比同样资质、父母非哈佛毕业生的学生更有可能获得录取。

更恐怖的是,基因筛选有可能会沦为富人们的工具。

首先,这项技术的价格就不菲。体外受精的费用通常在1.5万美元左右,另外公司对胚胎检测收费1000美元,并且每多增加一个胚胎,多收费400美元。设计更完美的婴儿,收取的费用就越高。

此外,富人阶层通过基因筛选创造“完美婴儿”将进一步巩固他们的地位,掌握世界最优质的资源。这将导致阶级进一步固化,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而自然分娩的婴儿可能成为劣等人种,沦为为富人服务的工具。

因此,在“超级父母”的未来主义世界,终极目标可能不再是让孩子站在最有利的人生起跑线上,而是赋予孩子“最完美”的生命。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