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历|70年前的今天,民航业迈入“喷气时代”

黄琨

喷气

1949年7月27日,英国二战王牌飞行员约翰·康宁厄姆坐在飞机驾驶舱内,向前推动了驾驶杆。飞机2侧机翼各相连安装着2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同时先后喷发出火焰,发出震耳的轰鸣,将飞机缓缓向前推进。几分钟后,飞机飞上了天空。

喷气式飞机在当时并不罕见,但这架飞机不同——它是一架客机。在此之前,喷气式飞机一直作军事用途,而它成为了全球第1架喷气式客机,这就是德·哈维兰公司的“彗星”客机。

德·哈维兰公司是一家英国飞机、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由飞机设计领域的著名人物德·哈维兰创办。

德·哈维兰在飞机设计领域成绩斐然,一战期间,他研制的DH-2和DH-4飞机得到了广泛使用,美国政府前后共订购了5000架DH-4,作为邮政机和旅客机;二战期间,他又成功研发了堪称英国空军王牌的蚊式战斗机,还因此被封为爵士。

战后,德·哈维兰将目光转向民用运输机。由于深陷欧洲战局,英国民用运输机的发展完全处于停滞状态。为了重现日不落帝国的威望,英国希望在这个领域能领先世界。而喷气时代的到来给了他们机会——美国在螺旋桨客机上积累的技术优势将不复存在。

德·哈维兰很早就看清了趋势,并专注于喷气式客机的研发。不过,他们一开始的方案非常激进。在1945年夏季派人参与对德国梅塞施米特公司设计人员的审讯工作后,德·哈维兰获取了大量关于德国在后掠翼研究方面的宝贵信息,于是他们提出,要采用无尾布局。

由于设计理念过于先进,当时的飞控无法控制取消尾翼带来的变化,因此在1946年初,德·哈维兰放弃了无尾布局,重新启用带传统尾翼和方向舵的常规布局,该机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彗星”喷气客机。

在经过数年研制后,该机于1949年首飞,1952年投入商业运营,并在全世界引发了轰动。

光从外观看,这架飞机和几年前出现的一些客机仿佛就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铝制机身呈现漂亮的流线外型,像镜面一样闪闪发光;机翼修长后掠;4台喷气发动机嵌入后掠式机翼,和机身融为一体。

这架飞机还装配了矩形的大窗户,特意留给乘客欣赏外面风景,因为这架飞机将会飞到前所未有的12000米高度,高到可以鸟瞰地球任一位置的风景。

其12000米的飞行高度和800公里的时速冠绝全球,比其他最快的民航客机快2倍。

这种飞机的研发,使英国成为航空界的翘楚。也因当时二战的结束,兴起欧洲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旅游风气,“彗星”型客机也在当时大放异彩。

遗憾的是,科技的进步有时候会过于超前。相较于这架飞机在气动设计方面的超前水平,人们对材料学的设计慢了一步。彗星”客机在1953年和1954年发生的3次空难,使得对“彗星”客机抱有乐观的想法都化为噩梦。

为了弥补飞行高度带来的客舱缺氧问题,“彗星”引入了增压客舱,以模拟低海拔的大气压力。但在当时,人们对这种技术可能带给飞机机体的影响还并不太了解,因此沿用了此前民航客机普遍使用的方形舷窗设计。

接着,在一次次伴随起飞和降落的增压、减压过程中,“彗星”的机体出现了金属疲劳现象。

就像椭圆的鸡蛋不易被直接捏碎而方形的纸盒容易被捏扁一样,“彗星”方形的舷窗窗框,在金属疲劳之后成为薄弱环节,导致飞机发生空中解体事故。

在1954年的4个月时间里,“彗星”客机在意大利海岸2次坠毁,调查证明,坠机元凶是金属疲劳。1954年1月10日,英国海外航空BOAC,一架由新加坡飞往伦敦的“彗星”客机坠毁,机上29人全部遇难。后续试验证明,坠毁原因同样是舷窗的拐角出现疲劳裂纹,导致窗户爆裂。

从那之后,金属疲劳现象引起了人们重视,随着飞机越飞越快、越飞越高,舷窗原来越圆,最后变成今天的椭圆形。

很快,“彗星”的优点被其他航空公司效仿,它的缺陷则被规避,最成功的改进发生在美国的西雅图。1954年7月,第一架喷气式波音客机——波音707诞生,并首飞成功。英国航空业却再也没有恢复至“彗星”客机事故之前的辉煌。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