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历丨277年前的今天,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哥德巴赫猜想提出
277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赫赫有名的大数学家欧拉,提出了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1742年6月30日欧拉给哥德巴赫回信。这个命题看来是正确的,但是他也给不出严格的证明。同时欧拉又提出了另一个命题: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但是这个命题他也没能给予证明。今日常见的猜想陈述为欧拉的版本。
华罗庚是中国最早从事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1936~1938年,他赴英留学,师从哈代研究数论,并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验证了对于几乎所有的偶数猜想。
1950年,华罗庚从美国回国,在中科院数学研究所组织数论研究讨论班,选择哥德巴赫猜想作为讨论的主题。参加讨论班的学生,例如王元、潘承洞和陈景润等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上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
1956年,王元证明了“3+4”;同年,原苏联数学家阿·维诺格拉朵夫证明了“3+3”;1957年,王元又证明了“2+3”;潘承洞于1962年证明了“1+5”;1963年,潘承洞、巴尔巴恩与王元又都证明了“1+4”。
1966年,陈景润在对筛法作了新的重要改进后,证明了“1+2”,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二个素数的和,或是一个素数和一个半素数的和”。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