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张图了解中国演出市场现状 高学历、高收入女性成消费主力

温程辉

迄今为止,演出行业发展已历经三个阶段,分别是:20世纪80年代的突飞猛进、急剧扩张阶段;90年代国内演出徘徊不前甚至不断滑坡,泡沫破灭阶段;21世纪以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阶段。近年来,受益于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演出市场再度驶入快车道,整体规模稳步提升。

整体规模已近500亿元,农村演出收入增长最快

2017年,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489.51亿元,相较于2016年的469.22亿元增长了4.32%。其中,演出票房收入(含分账)最高,达到176.85亿元,同比增长5.21%;从增速来看,农村演出收入、娱乐演出收入增长更明显,同比增速均在8%以上,分别达到8.62%、8.43%。

图表1:2017年中国演出市场收入分类别情况(单位:亿元)

占比方面,演出票房收入在整体市场比重最大,占到了36%的份额,较2016年提升5.2%;其次是政府补贴收入(不含农村惠民),占比为26%;娱乐演出收入、经营主体配套及其他服务收入占比也在10%以上,分别达到16%、10%。

图表2:2017年中国演出市场收入分类别占比(单位:%)

下面具体来看上述各类收入的详细情况。

——演出票房收入

演出票房收入来源主要有专业剧场演出、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演出、旅游演出及演艺场馆娱乐演出。2017年,专业剧场演出9.30万场,较2016年增加5.48%,实现票房收入77.21亿元,同比增长4.27%,位列各类演出首位;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演出场次最少,仅有0.24万场,实现票房收入37.64亿元;旅游演出5.74万场,票房收入34.31亿元;演艺场馆娱乐演出场次最多,达到46.76万场,但较去年下滑3.69%,票房收入27.14亿元,同比增长8.04%。

图表3:2017年中国演出票房收入分类别情况(单位:万场,亿元)

——农村演出收入

2017年,农村演出收入26.33亿元,同比增速8.62%,增长最快。其中,农村惠民演出6.46万场,同比增加5.73%,政府补贴收入4.17亿元,同比增长9.16%;农村商业演出123.22万场,演出收入22.16亿元。

图表4:2016-2017年中国农村演出收入分类别情况(单位:万场,亿元,%)

——演出衍生品及赞助收入

2017年,演出衍生品及赞助收入33.93亿元,同比增长7.48%。其中,演出衍生品收入2.87亿元,同比下滑1.37%;演出赞助收入26.68亿元,同比增长7.58%;音乐节衍生品及其他收入4.38亿元,同比增长13.45%。

图表5:2017年中国演出衍生品及赞助收入分类别情况(单位:亿元,%)

——经营主体配套及其他服务收入

2017年,经营主体配套及其他服务收入50.91亿元,同比下滑6.66%,是演出市场中唯一出现下降的类别。其中,剧场物业及配套服务收入、演艺场馆票房以外其他收入、舞美企业非演出活动设备租赁及其他收入均出现下滑,同比分别下降8.42%、6.42%、1.46%。

图表6:2016-2017年中国演出演出衍生品及赞助收入分类别情况(单位:亿元)

——政府补贴收入

2017年,政府补贴收入124.46亿元,其次于演出票房收入。其中,文艺表演团队62.26亿元,同比增长2.06%;演出经纪机构2.27亿元,同比下滑2.99%;专业剧场59.93亿元,同比增长6.26%。

图表7:2017年中国政府补贴收入(不含农村惠民)分类别情况(单位:亿元,%)

——赴海外演出收入

2017年,赴海外演出收入达到29.87亿元,较2016年增长8.43%;国外来华演出收入47.25亿元,同比增长8.17%,文化演出贸易存在较大逆差。

消费市场格局悄然改变,男性退居其次

近年来,中国演出市场消费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以男性主导的消费格局正逐渐被高学历、高收入女性日渐提升的消费需求所取代。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现场娱乐观演人群中女性居多,占比达61%,远高于男性的39%,尤其在话剧歌剧、音乐会、舞蹈芭蕾等剧场类演出中,女性用户更是高达64%,票房贡献度几乎是男性的2倍。

在受教育程度方面,观演人群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高达88%,剧场观众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甚至超过九成,达到93%。

从年龄上层上看,95后现场娱乐消费升级提速最快,特别是在演唱会品类上,几乎是每10个观演用户中就有3个是年轻学生。不过,消费能力最强的还是25-39岁的中青年家庭用户,整体、剧场类、演唱会占比均在30%以上。

图表8:2017年中国现场观演人群年龄分布(单位:%)

从地域特征来看,现场娱乐消费历来有很强的地域特征,以广州、上海、杭州为代表的华南、华东地区观众更偏爱平均客单价略高的演唱会,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华北观众则更倾向于话剧歌剧,其观演人群是演唱会的三倍;而东北地区消费者不出意料依然最爱曲苑杂坛。

图表9:2017年中国演出市场分地域品类分布(单位:%)

此外,跨地域观演人群继续上升,2017年31%用户是跨城观演,尤其是演唱会观众43%来自外地,而剧场类演出多是吸引本地用户观演,跨城观看比例不到2成。

最后,在具体城市方面,中国演出市场正逐步下沉,演唱会、口碑话剧、儿童剧成为二三线城市敲门砖。2017年,剧场票房收入增长最快的十个城市中,北上广深均不在列。其中,贵阳剧场票房收入增长最为迅猛,达到204%,高居第一;青岛、南昌、长春、石家庄票房收入增长也超过100%,前十门槛为65%。

图表10:2017年中国剧场票房收入增长前十城市(单位:%)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演艺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