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跑线开始落后 日系车会在智能汽车时代一败涂地?

黄琨

在传统汽车时代,日系车在全球范围广受欢迎。在2017年全球销量最好的五款车中,日系就占了3款(丰田卡罗拉、日产奇骏、本田思域)。不过这只是现状,彭博的一篇文章指出,在代表未来的智能汽车时代来临之际,日系车从起步阶段就开始落后了。

如今,“人工智能”概念已全面兴起,并蔓延至汽车领域。汽车领域的智能,除了人们最关心的自动驾驶之外,实际上还包括智能化服务等功能。比如,当感应到汽车没油时,智能系统会自动查询并告知附近哪个加油站更好;到达某个地方后,系统会查询附近的旅游服务,甚至还可以通过车载系统点咖啡等。

前瞻经济学人

这些功能极大地提高了驾车出行的体验,在美国和欧洲受到了车主们的广泛欢迎,但相比之下,日本消费者并不愿意为这些服务花钱。根据咨询机构SBD汽车的调查,日本车主中,只有10%购买了带有智能联网系统的汽车,相比之下,美国的智能网联汽车车主占49%,欧洲为31%,即便是消费水平没那么高的中国市场,这个数字也达到了20%。下图中分别为日、中、欧、美市场的智能网联汽车的渗透率。

前瞻经济学人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日系车企扎根于日本市场,研发工作也主要在当地进行,这意味着他们也会更多获取来自本土市场的反馈。当其国际竞争对手看到美欧中国消费者对在线消费、在线娱乐和定制服务的需求上升,压重注在汽车智能互联上时,日系车看到的更多是本土消费者对新事物的排斥。全球著名调查机构IHS Markit首席分析师正德松原(Masanori Matsubara)表示:

“日本车企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风险——他们必须和建立了新生态系统和服务平台的美国、德国车企竞争。”

相比于从汽车仪表盘上使用音乐流媒体、查看地图等联网服务,保守的日本消费者更倾向于传统方法——手机。这意味着即便是和汽车相关的信息,其流量大部分也被移动网络服务商攫取了,汽车厂商并不能从中获益。根据麦肯锡的数据,至2030年,这部分市场将创造7500亿美元的价值。

前瞻经济学人

难以从中分一杯羹,日系车企自然不会主动推动这块市场的发展。SBD预计,到2020年,美国、欧洲超过三分之二的汽车将具备智能联网功能,而日本将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同类汽车。

这一趋势已经出现了苗头。在美国,通用公司在1996年就为旗下的凯迪拉克系列配备了OnStar系统。这一系统从一开始用于紧急安全呼叫,已经发展出预定餐厅、查询加油站折扣等功能;在中国,吉利新推出的Lynk & Co.系列汽车也将具备类似功能;而在欧洲,欧盟要求从4月开始,所有新车必须配备eCall系统,虽然目前只是为了提供紧急呼叫服务,但是其同样具备发展成智能系统的潜力。

反观日本,既没有政府机构的政策推动,厂商的主动尝试往往也以失败告终。丰田曾经推出过T-Connect系统,为日本境内车主提供实时交通信息以及人工预约餐厅服务,然而根据内部人士所言,这一系统并不受欢迎。

不过在意识到这块市场的巨大潜力后,日系车企并没有放弃在智能化上的努力。丰田表示,他们将提供更多的智能网联服务,争取在2020年让7成新车配备智能系统;日产在上月表示,他们计划在2022年前,为所有新日产、英菲尼迪、达特桑系列轿车配备该系统;本田没有宣布相关目标,但是也透露了,他们正和软银合作开发新的智能网联系统。

日产副总裁浅见孝雄表示:“2020-2025年将是日本汽车行业转型的重要时期,如果错过了,我们将面临巨大问题。”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