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雨伞一天消失是被借走还是被收?丢失数量巨大考验人性

董邱格

前瞻经济学人

共享经济正火,继共享单车、篮球、充电宝之后,共享雨伞也终于面市。在上海的东陆家嘴附近,有市民发现多把共享雨伞挂在人行道的护栏上。然而,不到一天的时间却全部消失了。

这些雨伞去哪儿了呢?有人说是被城管搜走了。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城管中队表示,由于共享雨伞不允许绑在市政设施上,投放企业已自行整改并将这些雨伞全部收走。但共享雨伞方面则称,并没有收到公司把雨伞收走的消息,应该是被用户借走了。目前,双方还处在进一步的沟通之中。

相比单车,雨伞的使用情况要根据天气而定,需求并不确定。因此,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投放,都给相关部门的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如果在室内投放很容易造成潮湿环境,投放到室外,又的确会涉嫌占据公共资源、影响市容等。

业内人士认为,共享雨伞在投放时,特别是在户外公共区域投放时,需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和社会的监督。但是目前法律和条例上对共享雨伞还没有约束,新生事物在管理上总会比较有难度。

当然,与其他共享的产品一样,共享雨伞也是文明素质的照妖镜。根据共享雨伞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在投放的这段时间,由于雨伞内部没有定位,丢失的数量还挺大。很多人认为反正只要20块钱的押金,不还也没事,就当买了一把伞。

接下来,又会有几家新的共享雨伞公司确定在上海投放。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预计前景不会很乐观。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