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ghosting过别人吗?

王智远

1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王智远同学 来源|王智远(ID:Z201440)

分享两个有趣的事:

有个读者,想让我给他发本《复利思维》,本身可以网上下单,他想要签名版,于是,我就自己买了一本,签上名给他邮寄了过去。

他收到给我了一个回复,这也算事事有交代。过了几天,我想问他读的如何,想听听反馈,结果发现他居然把我删除了。

昨天,一位美女通过社群添加我的微信,我说,“能不能发个介绍、或者名字,我好备注”,下一秒,她把我删了。

我实在不能理解,就在大群里@了她,问,你为什么加了又把我删了呢?是不是我哪里说的不对?还有某些事情影响到你了?她说:“加你是看头像有点帅,你上来就要人的介绍,太商务,我不喜欢,所以删掉了”。

这种情况令人困惑,不是吗?相信你也遇到过。

就像,前几天还与某朋友聊的尽兴,这两天,毫无征兆的不回信息了,但,接下来你却看到他在发朋友圈,你发的那段话如一滩干涸的水井,被搁置一边。

亦或,有时候你发给对象、上司的信息迟迟不见回复,心底里想,为什么他不回我,如果微信有已读功能就好了,但又害怕,别人故意视而不见。

这种经历不限于朋友、同事间,还出现在半熟不熟的人身上,你跟行业内的某个人吃过几次饭后,对方像人间蒸发一下,不再联系你。

一点点小行为,足以让你内心不舒服;你可能会问自己,前几天不还挺好吗?为什么突然不再联系了呢?其实,你被ghosting了。

Ghosting概念不算太新,2016年这个单词,被添加到牛津字典中,它在2020年火过一阵。

什么意思呢?

突然间不与某人交往,完全停止联系,没有给出任何解释,让对方束手无策,被甩那一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觉得对方变成了一个“幽灵”,所以,俗称这种现象为“无声无息的消失(ghosting)”。

为了研究这种情况,Christina Leckfor和他团队的伙伴在密西西比大学,进行过一项关于人际关系的实验,他们发现,三分之二的参与者,都曾经历过、或做出过“无声无息”甩掉对方的情况。

这种行为,有点像现在流行的"搭子式社交",过了某个阶段后,不再考虑未来的情感价值,只追求快速获取,满足自己的需求。

虽然技术进步使得社交变得多样化,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与对方见面几次后,如果双方的价值匹配感不高,对方可能不回复自己的信息的可能性会增加。

但这些行为,确实会放大一段关系中的积极和消极体验,在个人社交关系层面造成一定的伤害。

比如:

你不愿意花更多的精力、情感去维护身边的好朋友,倾向于,追求那些能给自己带来短期快乐的事物。

这些事物突然消失,你会再次寻找,其他能满足你的需求的人和事;这种快乐刺激,可能导致你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缺乏长期稳定和承诺。

想象一下,你是一个派对迷,经常参加各种社交聚会活动,每遇到一个新朋友,与他们交流有趣的想法,都能让你感受到兴奋和快乐,但是,他们犹如过客,匆匆来,匆匆走,除表面的一些满足,你并无法感受到深度社交的乐趣。

因此,ghosting并不友好。

那么,我该怎么知道自己到底处于哪个阶段呢?总的来说,它有三个层级。

浅层次:

一般表现在刚认识的朋友、或向上社交时。一开始你们不熟,你跟别人发条信息,他可能没看到,或很久、不会回复你。在他回复你的问题前,你也会多次打开聊天框,误以为手机提示音或他发来的信息。

针对认识一段时间的人,虽然你们彼此有些熟悉感,但是,关系很脆弱;一旦两人哪句话说的对方不爱听,发生不愉快,你(他)会停止回复信息,或等很久才回,那种敷衍、轻描淡写的态度,会让你多一些内心戏。

中层次:

处于工作社交,可能吃过几次饭,他也可能在线下场合给你推荐过“新朋友”。然而,由于各自忙于自己的事情,没有机会深入了解彼此。当有空时想联系一下,却发现对方把你从联系列表中删除了。

以这样稍显尴尬的方式结束一段"关系",如果没有机会发现还好,毕竟只是一面之交,不会带来太大的问题;可是,一旦察觉到这种情况,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压抑,并引发一系列负面情绪。

我就是,典型案例。

以前,作为行业论坛的主持人,过去我经常与现场导演、执行人员互加微信,他们在现场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密切合作。

虽然,线下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的交流,甚至都没有在微信上做过备注,可是,这些人可能会再次参加下次的活动。

有一次,当我想再次联系一个熟人,找到他的微信后,尝试发送信息却发现他已经把我删除了,这让我感到有些困惑。

高层次:

出现在情侣关系上比较多。当和一个人经过一段时间接触,且建立深度关系后,对方悄然无息,或撂下一句,我腻了需要独处空间,就草草离开。

这种程度的社交可谓致命,因为已经付出大量时间、精力来建立这段关系,一旦需要放手,很多人都无法直接接受。

大部分不愿意进行沟通的人,基本坚持着“拉黑就是我做主,无需经过对方同意”的观念。

当然,对于那些善于消失的惯犯来说,这一切都轻而易举。他们擅于利用这种“玩消失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意图,并惩罚对方”。

即使另一方拼命挽回,也很难得到满意的答复。最终,责任往往会归咎于那个被幽灵般消失的人身上,他们感到无助、又无奈。

所以,拉黑、消失、不回信息,看似非常冷酷的动作,实则潜移默化,伤害身边值得深交,甚至非常信任的人;可是,这些不告而别的人,他们就不难受吗?也难受。也想过正面去沟通。

我有一个朋友在餐饮行业工作,他告诉我一个故事。

他和两个好朋友决定一起加盟一家饮品店,每个人都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一开始,相互配合得很好,互相信任。

过几个月,其中一个合伙人,以各种借口频繁请假。一开始,我朋友和另外一个合伙人并没有太在意。

随着时间推移,我朋友和另外一个人,开始发现这个经常请假的合伙人,似乎在背后做了其他投资。他们试图与他进行沟通,希望了解意图和计划,但却发现他开始逐渐避免他们的联系。

给他发消息,没有回应;有时打电话,也不接;这让他们两个感到困惑和失望,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合伙人选择这种方式处理问题。

后来,三个人坐下来详细地交谈,在谈话过程中,最后却因为谁出资多、谁出资少,以及出资较少的人,应该承担更多责任,等细节问题发生争吵;之后,三个人都不愿意再进行沟通,店铺在租约到期后,也没有继续经营下去。

类似情况,我负责市场部时见过。

有两个关系非常好的同事,共同参与一个重要项目。其中,一个同事承诺在特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向另一个同事提供帮助。

然而,截止日期临近,承诺的同事没有按时完成任务,并且没有给另一个同事任何解释或沟通。他突然请假了两天,不接听电话,也没有回复消息。

后来项目交差,我才了解到整个情况。

请假的同事实际上因为身体不适,没有看手机,而另一个同事感到被背弃,这种误会,两人并没有坐下来沟通,最终导致双方不再联系。

更确切的说,ghosting更像“回避型依恋者(avoidant attachment)”,他们通常,在已经建立的关系中会持有保留态度。

这种人对事情和友情有一定边界心理,因为过去受到伤害或经历不可靠的关系,导致对建立关系,感到害怕和不信任,一旦承诺的事没有做到,又怕影响到关系,就试图通过回避、或者第三个人,来完成这件事。

说白了,一方面,他们希望避开面对那些棘手的、不愿透露的信息;另一方面,他们强烈地渴望避免冲突。

我的确没有做到,如果我把这事告诉同事,他可能会埋怨我,与其这样,不如还不如通过回避,将自己封锁起来,以免造成二次伤害,针对其他人怎么看,就随他去吧。

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是ghosting者,但他们为什么会不自觉的做出此类行为呢?

其一:

从熟人角度,做出”无声无息消失”的决定,自己也承受着一些心理压力,除天生有一些回避个性外,也可能因朋友关系相处中,一些事超出自我预期范围,所以,才用“自我消失”的方法,缓冲一下。

其二:

从陌生人角度,在和别人建立关系时,人们有很多机会。选择、放弃,只是一个简单的删除决定,一些人私生活上不想拥有较多工作上的朋友,就很可能做出ghosting。

另外还有一类人,本身带着有色眼光,公开场合当时处于礼貌加上的人,之后,觉得某些方面(穿着、体验,谈吐)实在与自己不匹配,不如删除好了。

其三:

ghosting也是一种冷暴力方式,感情里,一个人对另一人的情感突然产生厌恶感,当他又不想直接讨论时,不如直接不说话。

我跟一个朋友吃饭,他吐糟,对象经常一言不合就把他删除,两天之后又加了回来。

当我问他为什么时,他告诉我,我们曾经也坐下来聊过,后来发现,不如不聊。毕竟有些鸡毛蒜皮事,都持有不同态度,理论来去最后都蛮累。

直接删除的方法,既简单又实用,不给我交流的机会,通过“切断”让我进行反思,对我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不过,此种手段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

诚然,ghosting有很多面,有些举措自己并不知情,但他的确会条件反射的展现出来,这无疑让被动接受ghosting的人,承受无形的痛苦。

作为接收者,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首先,内心会感到"伤感"。

人类本能,会尽力用已有认知,合理解释周遭发生的事情,但当对方选择悄然离开时,这种感受似乎有些难以理解,留下了一片空白。

面对刚建立的关系,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早已不太受其影响,但如果是与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呢?

你会陷入选择矛盾中,纠结于向他解释,还是简单坦然地忘记曾经的友谊,接受他的离去,继续前进?‍

你也会反思自我,试图理解自己是否在某些方面做错了事,导致了目前的局面,或者你想弄清楚,不告而别的他,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

更深入关系中,你可能会感到无法控制,这种"被误解的事件"干扰着你,你不知道是应该感到沮丧、生气,还是冷静面对。不仅给你带来各种困惑,左右为难的处境,还可能给你造成无法修复的伤害。

比如:

它会颠覆你的认知,破坏你对未来关系的美好设想。原本以为关系还不错,即将收获一个好兄弟、同事或合作伙伴,但"不告而别",让你对这段美好憧憬戛然而止。

与失去这段感情、和这个人相比,断断续续的感受更加令人痛苦,你会思考,到底他是个什么样人?为什么会出现此类性格特征。

其次,会影响到社交关系。

生物学研究表明,情绪痛苦和身体痛苦是共享神经回路的,被抛弃或排斥的感受,违背人们的常规期望和社交规范。

由于经历过一次或多次被ghosting,人的大脑会形成一定的记忆。

因此,即便在结识新朋友时,人们可能表现出谨慎和保留的态度,甚至需要更长时间建立信任;他们可能对他人的行为持有一定的怀疑,以保护自己免受再次伤害。

比如:

我有个女同事小陈,本来不是一个敏感的人,同事不回信息邮件,他从来不放心上。由于被男朋友ghosting过,现工作中,常常因自己的建议未采纳,或没有得到回复忧虑。

她对自己的能力、贡献产生严重怀疑,觉得工作价值被忽略,使得现在,不愿意被动地依赖他人的回应,变得更倾向主动争取关注和反馈。

慢慢的,从不耐烦的性格,发展到在团队会议上,不敢轻易表达想法和建议,会反复思考发言内容,担心被否定。

不难看出,比起一场吵架,一个残酷答案,不告而别的ghosting的伤害力更大,不仅消磨着自我认同感,还影响着我们对待新朋友、新感情(友情)的认知和行为。

所以,不要去伤害别人,也别做一个受害者。

要是我们遇到,亦或,自己是一个ghosting的人,需要尝试哪些改变呢?分享几个小技巧:

1)自我自查

谈及ghosting时,往往“施令者”,无法提前觉察到即将发生什么,直到事情发生后,才知道。它更像一种情绪,比起反复思考自己做错了什么,愤怒才是一种健康反应。

为什么?如上述所说,你和朋友之间因为某些事情、发生了对抗、冲突。所以,他才不愿意理你,他试图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那么,此时你就需要安静下来,先看看他有没有什么极端行为,类似的有“直接删了,电话、微信全拉黑”。

然后,你退一步,保持不说话,意识到这可能是对方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最好过1-2天后,找到第三个人询问下对方情况,最近怎么样?有没有因为一些事情烦心,看看目前状态如何,再进行沟通。

反过来,你也可以想想自己最近有没“冷暴力、故意看到信息不回”的小举动,这些都是ghosting倾向。

大部分施令者属于回避型依恋中的“高自尊人格”,对于熟人而言,他们并不想失去这段关系,又觉得很烦,无法不应对,才走上这条路,不妨自查一下。

2)朋友倾诉

一个朋友说,跟对象相处5年,因为一次小矛盾被直接ghosting,再也联系不上,不知道有多难受。

如果你也有过此类境遇,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找真正关心你,支持你的人,把内心的不爽说不来;你可以把这一切当做复盘,想象下,你是如何被对待的,你做了那些激怒对方的行为?

反过来,如果你是发出ghosting的人,相信过后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决定,也觉得不理智。即便无法复合,也应该找个朋友聊聊。

比如:

一段关系中你希望得到什么?你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你在关系中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是真有问题呢?对方到底做出什么样的让步,你才能接受,你的边界到底是什么?这些答案,会进一步让你理解另一方。

有一个经典的故事,你应该听说过,男朋友回老家回来,为女朋友带了一箱苹果,对方说“我不喜欢吃苹果,我喜欢吃梨”。

不管是友情、约会,还是职场,这种“错位”在 ghosting中很常见,重点是,我们对别人的期待要建立在,我需求表达了出来,而不是让对方去领悟。

3)训练共情

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是一组特殊的神经元,它们负责观察他人行为,并在看到特殊行为时,会被激活。

情绪能力,代表我们是否能够产生与他人相同的情感反应,比如悲伤、痛苦和愤怒。而心智理论,则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和他人是同类,是否感受到负面情绪;三个方面,是共情的重要支柱。

研究表明,有负面人格特质的人,虽然能通过心智理论的测试,但他们的情绪能力较弱,虽然唤起了情绪反应,但不能感知他人所经历的痛苦。

其实我想说,如果你的共情能力较弱,可能是在这三个方面中某个方面存在不足。

为了提升这方面的能力,可以多读一些故事和小说。因为阅读过程中,大脑会将自己感受投射到情景中,这相当于一个情景模拟,可以激活我们各个方面的能力。

长期训练下来,你可能会真正理解到「换位感受」的力量,也就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伤害他人。

总的来说:

ghosting,不应该被当做解决问题的武器。

我们应该更加尊重他人的感受和关系,毕竟,沟通是维持健康友谊的重要环节。对了,下次和朋友不聊时,记得说声“回聊”,别让你的“哈哈”,成为一段对话的终结者。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同学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