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对我触动很深的生活理念

L先生说

1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李睿秋Lachel 来源|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经常有读者对我的写作过程感到好奇,会问:你是用什么工具来写作的呢?在他们的想象中,可能觉得我有一套非常复杂的知识管理和写作流程,能够快速地组织和安排材料,从而让写作变得非常轻松。

其实不是的。有一段时间,也就是我刚开始写公众号的时候,我用的是最简单的写作工具:记事本。

是的,不要怀疑,就是 Windows 电脑里最平常、最常见的记事本 —— 我许多篇文章都是用它写出来的,包括那些受到广泛欢迎和喜爱的文章。

后来我发现记事本不太方便同步,于是换了一个在线的记事本(Simplenote)。它除了在线同步之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功能。

近几年,我基本就把写作迁移到 obsidian 里了。包括去年出版的《打开心智》,也是在 obsidian 上完成初稿,再在 Word 里面修改的。没有用到任何复杂的插件和功能,我就只是把 obsidian 当成记事本,往里面打字而已。

是不是觉得很原始、很落后?但对于写作而言,其实这就足够了。许多知名的作家,用的也是最基础的 Word;大名鼎鼎的乔治·马丁,用来写《冰与火之歌》的工具,也不过是 DOS 时代的老古董文字处理软件。

我想表达的是什么呢?

我们经常执着于去做一些很复杂、很麻烦的事情,但却常常忘了:要做好一件事,许多时候并不需要那么复杂,只需要专注于最简单、最直接的目标就好。

就像写作。使用什么工具写作,建立什么样的流程,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论,这些重要吗?可能也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什么?可能就是最简单的做法:多写。

同样,做笔记、建立知识体系,市面上有大量的方法和教程,它们可能也很有用,但更重要的是什么呢?同样是最简单的做法:多思考。

一言以蔽之: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很多时候比去做复杂的事情更有用。

我们很容易只看到后者,但却常常忘了前者。

查理·芒格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一个人想要提高生活质量,很多时候并不需要多么优秀,能够做到多少「对的事情」,他只需要知道哪些事情是不好的,然后不去做就行了。

这个观点给我很大的触动。我们总是汲汲于追求效率、追求提高生活质量,为此,不惜于去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方法,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优秀」「变得自律」,磨练自己的意志力和毅力……

但其实,我们真正要做的很简单:好好吃饭,好好睡觉,适当运动,少碰烟酒,多看书思考,多交些朋友,避免贪婪和冲动,大概就差不多了。长期如此,你就足以超过许多人。

这些很难吗?其实不难,这些就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 至少比让自己「变得优秀」容易多了。你不需要用外在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也不需要始终跟别人比较。

你要做的是什么呢?只是把目光从远处拉回来,拉回自己身上,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体察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更多地投入自己的生活之中。

但是,许多人很容易忽略这个事实。我们总是把目光放在非常复杂的途径上,而忽略了最简单的解法。

作家 David Randall 说过一句类似的话:「我们会花费数千元用于度假放松、会花几个小时锻炼、会购买价格昂贵的有机食品,但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仍将睡眠看作一种可以缓一缓、可以忽略的事物。我们很难想象,只需要将你的头放在枕头上,我们就向改善生活迈出了积极的一步。」

我们总是在追求「快」,仿佛只有快才是唯一的解答,但常常容易忽略,其实还可以有既省力又有用的办法 —— 那就是改变自己每一天的日常习惯。它只是不那么快而已,但它足够持久。

前些年,欧美流行过一些奇奇怪怪的风潮。有段时间流行过冥想,于是许多人会成群结队去报班学习瑜伽、冥想、辟谷;后来又流行「多巴胺戒断」,定期断开跟数码产品的连接,到没有网络和数码工具的地方生活上几周。

近几年,流行的风尚又变了,这次变成「亲近自然」,于是,开始有大量的人成群结队地到森林里、海边、小岛上,去度假、小住……

这些做法有用吗?大概有吧。但在我看来,这更像是一种对流行文化的跟风,或者说仪式感。这也许就是消费主义社会的痼疾:一切都可以成为商品,甚至连「休憩」和「疗愈」,都可以被包装成罐头进行售卖。它们被打包兜售给你,就为了让你能够产生一种「高效」的获得感。

它们就像一颗药丸:你购买了,服用了,药丸生效,给你一种被疗愈的感觉。你不需要付出任何额外的努力,很高效,不是吗?

但随后呢?你的生活很可能还是老样子,一切照旧,不会有任何改变。

真正有效的改变不在于快,也不在于追求短时间内的「高效」,而在于把日常生活中一些简简单单的事情做好 ——甚至都不需要刻意去「做好」,只要「去做」就可以了。

你想让身体保持健康,不需要去做太复杂的锻炼,只需要多起来活动,做做拉伸和伸展,不要一直久坐,就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想让情绪保持健康?那就多晒晒太阳,投入到你手头上在做的事情,平静地接受脑海中的念头,不要胡思乱想就好。

想让大脑保持健康?那就多出门散步,闲暇时读点需要动脑的书,多跟朋友谈天说地,就差不多了。

这些都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也是能够切实让我们每一天得到改变,慢慢变好的事情。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这些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良好的生活需要高质量的睡眠,但万一我就是容易失眠,怎么办呢?「睡一个好觉」对我来说,可能就是一种奢望。

我想跟你分享我的经历。

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压力和一些其他的压力,我经常失眠,那段时间特别容易焦虑,食之无味,每天都很疲惫。因为失眠和焦虑是相辅相成的:越焦虑,就越容易失眠;而一旦失眠了,疲惫感就会累积起来,加重焦虑和压力。

我尝试了许多办法,最后发现,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两点:

1)不要强迫自己睡觉,也不要担心自己睡不着,顺其自然就好,睡不着就起床工作、学习,困了再上床;

2)如果脑海中有很多杂念和想法,那就让它们来来去去,平静地看着它们就行,不要让它们侵蚀自己的意识。

说白了,这两个办法其实就是「什么也不做」 ——你只要不对「失眠」和「焦虑」这两件事情太在意,不要去「过度反应」,它们其实对你就产生不了什么影响。

很多时候,问题往往不来自于对象本身,而是来自于我们对其的态度和反应。正是因为我们过度在意,过度反应,才会不断加重问题在我们心中的投影,不断造成困扰。

而一旦你放下对它们的关注和在意,它们其实也就不具备能够真正伤害你的能力。

这是有科学根据的。许多研究对比了多种治疗失眠的方法之后发现,CBTI(睡眠认知疗法)的效果是最佳的,比药物和其他干预方式更佳。而 CBTI 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通过调整和修正你的信念,让你不再对自己的焦虑和压力「过度反应」。

所以我才常说:很多时候,我们的问题其实都来自于内心,解决问题的钥匙也来自于内心。它并不需要你去学习多么复杂、多么深奥的理论和技巧,只是简简单单的「避免过度反应」,其实就是最有效的办法。

再举一个例子:社交障碍。

许多人都有社交障碍(俗称「社恐」)的问题:每次需要跟别人交往时,就会凭空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导致在交往过程中常常产生过度的担忧、烦恼、焦虑。长此以往,社交对他来说,就成了一种痛苦,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但是,社恐从何而来呢?答案是:社恐同样来源于我们内心,而不是外界。我们总会在内心深处维护一个理想的「完美形象」,用这个形象规范自己,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几近完美,担忧我们会犯错误,担忧这个形象会被我们的错误破坏、让它变得不再完美……

正是这种对于完美形象的过度在意和关注,才不断给我们造成压力。这种压力累积起来,就形成了社恐。

我们之所以会社恐,并不是因为我们担心犯错,而是「担心犯错」这件事,所带来的压力积累而成。

因此,解决社恐,所需要的同样不是「复杂的办法」,而是「简单的办法」:你不要太去在意这个形象,而是让自己顺其自然、沉浸入社交的过程里面,去感受、接收和反馈,而不是过度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就可以了。

这很复杂吗?我想,这比起要殚精竭虑去思考如何沟通、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如何掌握对话的主动权……等等方式,要简单太多太多了。

所以我才说,这些都是「简单的事情」 —— 但是要注意:简单的事情,并不等同于「容易的事情」。它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非常轻易地办到,也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毫不费力。

它的意思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往往不是非常迂回、非常复杂的途径,而可能是更加直接、更符合直觉的方式。

我们之所以看不到它,也许只是因为我们的视野被过多的信息和杂念遮蔽了而已。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可能就是「关系」了。

许多人在生活中,常常会面临很多关系上的问题。亲子之间,伴侣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乃至于跟陌生人之间,可能都存在这些问题:

明明能够有话直说,却非要兜圈子,在意面子和姿态,使得彼此间的误会越来越深,朝着不好的方向一路狂奔;

总是不肯坦率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有话不说、有事情不沟通,指望对方能够理解自己,让水面之下的不快越积越深;

明明可以好好说话,一开口却总是恶言相向,又或者不肯踏出主动的一步,指望对方主动,让本该弥合的裂痕再度放大……

这些问题很小吗?并不是。单独拎出来看,它们或许都不值一提。但日积月累,不去改善和缓解,就很容易使得原本平稳与良好的关系产生裂痕,形成沟壑,导致最终分道扬镳,产生怨恨。

但这些问题复杂吗?也并不复杂。解决它们,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方法论 ——你只需要「真诚」,就可以了。

「真诚」既不复杂、也不麻烦,你不需要学习什么讲话的技巧、表达的艺术,而是把心里的想法讲出来就行了。绝大多数关系中的问题,都源于「不透明」。那么,尽可能让彼此间的理解更加透明,多去交换信息、想法和观点,增进双方的了解,这就足够了。

但许多人可能宁愿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各种各样复杂的技巧上,费尽心思去研究如何维持关系、经营关系,也不愿意去真诚地沟通。

我看过一个案例:一个人询问咨询师,说:我和我的伴侣经常吵架,一吵架就会冷战,谁都不理谁。我想主动去和解,但是又迈不出这一步,怎么办?

咨询师说:你当然可以迈出这一步。是谁在阻止你呢?并没有一个人拿枪指着你,不让你迈出这一步。

很多时候,阻碍我们去行动、去解决问题的,往往不是来自外界的阻力,而是什么呢?是我们内心的胡思乱想。我们内心会有种种不确定性和无谓的担忧,让我们始终下不定决心、拿不定主意。

但一旦你把目光从它们上面转移开去,你不去在意它们的存在,不去听它们嘈杂而喧闹的声音 ——

你也许会发现,解决问题的路径,其实一直在那里,就是那么简单。

并没有任何人阻止你,你只是被内心的杂念所牵绊,陷入内耗而已。

所以,我一直强调的一个理念,就是「符合直觉,顺其自然」。

我在文章和课程里讲过许许多多方法。经常有读者问我:这个方法应该用在什么场景?这个方法如何替代掉我的旧方法?这个方法我这样实践,对不对、好不好、合不合适?

我的回答一向都是:顺手就好。

是的,就是这么简单:你用起来觉得顺手,觉得自然,同时又的的确确有所改善,那么它就是有效的。

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普适的、可以100%复制的做法。别人的实践和经验永远都是参考,未必完全适合自己。真正能够完全适合自己的,只有经过自己的实践和微调,把它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适配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的做法。

举个例子:经常有学员问:学了我的知识管理方法之后,觉得非常有用,特别想全盘照搬、重新开始,但是要把自己的旧方法改过来,工作量太大了,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不要追求全盘照搬,因为它未必适合你。更好的做法是什么呢?你先观察自己的生活,看看有哪些地方是不够好的、不够满意的,再看看新方法里面有哪些步骤可以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然后,一点一滴、慢慢地把新方法引入进来。先解决一个小问题,跑通,完善,内化;再引入一个新步骤,解决另一个小问题,跑通,内化……

如同我在《打开心智》里讲的:真正有效的改变,从来都不是从零开始凭空设计一个系统,而是先有一个旧系统,然后给它一个轻轻的推动力,让它朝着某个方向发生转变,再让系统中的其他元素去适应它。等到这个系统的新状态稳定了、适应了,再给它一个轻推力,再适应……

同样,你要养成一个好习惯,有效的做法一定不是强迫自己去设定目标、去打卡 —— 这只能提供一时的动力。更好的方法,是把新习惯「嵌入」到自己日常生活里面,让自己适应它。

比如:

你无需追求数量,不用追赶进度,不需要考虑「我离目标还有多远」 —— 你要做的只是,在每一天里,一想到就去做,哪怕只是动一下也行。按照自己的直觉,顺其自然去行动即可。

即使你每天只行动一点点,日积月累下来,这种效应也会成为一股巨大的、足以改变系统惯性的力量。而你需要的,只是去一点一滴地积累这种力量。

比起千方百计培养自己的「自律」,磨炼自己的意志,用各种方法设计进度、记录、目标,把生活当成KPI来管理……这是一种更加简单、更符合直觉的办法。

也是更能见效的办法。

最后,还是给大家一些简单的建议:

如果你想运动,不用刻意去挤时间、安排日程,你可以从最简单的「零食运动」开始,哪怕每天多出门散一会步,也是有效的。

如果你想改善饮食习惯,不用去设计太复杂的食谱,不用设置太高的目标,可以先从少吃高糖、盐、脂肪的食物开始。

如果你想提高写作能力,不用去研究什么复杂的方法论,可以先从每天拿起笔,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开始。

如果你想变得更聪明,不用去学习什么太深奥的理论,可以先从减少刷短视频和信息流的时间,多读几页需要动脑子的书开始。

如果你想保持心理健康,不用采取什么复杂的做法,多交些朋友,多跟人交流,多参加集体活动,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

……

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真正有效的解法,往往很简单。

跟随你的内心就好,不要陷入内耗之中。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李睿秋Lachel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