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的讨好型人格:为什么一切都是我的错?
题图来源:《女心理师》
作者|谢家铭 来源|让一部分青年先X起来(ID:youthsX)
每天早上帮同事带咖啡,熬夜加班为同事做PPT,和客户吃饭被频繁要求敬酒……近日,电视剧《女心理师》中小莫的经历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让每个人喜欢自己”成为了小莫最重要的目标。在工作中,讨好型人格的他由于害怕被孤立而不敢拒绝别人的要求,并且为了照顾他人的感受每天都会十分谨慎得行事,但这也让他也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
类似小莫这样的人,在现实职场中并不少见,他们喜欢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之上,并将工作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归咎为自己的错误。他们努力得让别人感到和自己在一起很舒服,但是所出的代价也是无法承受的。
为什么一切都是自己的错?
林羽也像小莫一样在职场中深受讨好型人格的困扰。刚入职半年的她,从事平台运营工作,每天都要和形形色色的人对接内容。因为不敢拒绝,她总是做很多不属于自己份内的工作。即使内心不愿意,林羽也不管自己能否顺利完成,统统答应下来。
“正好有时间我就做了”,“可以学到一些新东西”,“他之前做过一些事情帮助过我”……面对这些被迫的事情,林羽总能找到说服自己的理由,以用来寻求心理平衡。
林羽总会把别人的善意无限放大,并陷入一种自我感动中。对她来说,别人的好是一种负担,因为她时刻会想着如何要更好得去回报,结果便是她会对别人提出的任何要求都会接受。
委屈也是常有的,林羽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从不解释,即使这根本不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有一次,林羽牺牲了自己周末的时间去对接内容供应商,尽管她努力得在催促,对方还是拖到很晚才将视频输出到她手中。但她却发现里面存在问题并要求对方修改,一来二去直到深夜才最终发布。
可她的同事在注意到后,并没有询问原因,而是质问林羽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并且客户也要求她去复盘,反思自己的问题。但是,林羽并没有尝试辩解,虽然她始终在按照要求来执行,但最后仍然将所有的责任都揽在自己的身上。
“这种情况在工作中太常见了,可能和自己没关系,但是出现问题后,我总是理所当然得觉得是我的原因”,林羽这么认为,“我会想,如果自己做得更好一些,会不会就不是这个样子?”
▲ 电视剧《命中注定我爱你》中,女主人公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由于不会拒绝,同事们经常找她帮忙,她称自己为“便利贴女孩”。
特别能忍是林羽对自己的评价,她从来没有和别人公开发生冲突的想法。林羽总是会对自己说:“如果他下次再敢这样,我一定要battle回去”。但事实上,林羽从来没有付诸实践,即使是对方上升到人格的攻击。
林羽清楚得记得,在她第一次实习时,领导由于在微信中翻不到她的名字,便直接说到:“我觉得你的名字一点都不好记,甚至有点难听,怎么会有人叫这种名字?”
林羽听到后不知该如何反应,只是觉得非常尴尬。这件事对她的情绪影响非常大,但是林羽仍然用沉默来回复。林羽说:“我经常会嘴上说我讨厌这个人,但是之后如果她做了一件对自己哪怕特别小的好事,我就会忘掉这种不愉快,而将她的好无限放大,把曾经的痛苦掩盖住”。
由于种种经历,林羽经常会遭遇职场崩溃。而她发泄的方式便是躲到房间的角落中哭泣。林羽记得自己曾经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她向同事们发出了抱怨。其中一位同事尝试帮助她解决但没能成功,于是便产生了情绪,并在之后对林羽不理不睬。
林羽形容自己当时特别慌,她害怕同事生气是因为自己:“我一直在想,如果当时我没有向她抱怨,她是不是就不会不开心?”那一天,她在哭完之后,发了一条朋友圈,质问自己为什么会是讨好型人格?为什么很多时候自己明明没有做错,但好像一切又都是自己的问题?
对于自己的这种性格,林羽感到厌恶,她觉得自己活得很累:“人的情绪就像一个瓶子,你不断向里面注水,就总会有溢出来的时候。那时我就会崩溃,但每一次,我又会将自己清零,重新再来。”
林羽认为她之所以会形成这种性格,可能是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在小时候,带有自卑情绪的她,总是会下意识得否定自己,认为别人做任何事情都比自己好。所以,林羽便更加努力得去迎合对方的期待。没有安全感的她,因为害怕别人不接纳自己,总是会无下限地满足别人的要求。
▲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一生》,松子总是在为不值得的人付出自己的爱,最终导致了自己悲剧的一生。
林羽非常羡慕那些能够自由表达情绪的人,可以在遇到不喜欢的事情时直接拒绝。林羽说:“我始终不知道应该怎么说,其实身边的室友就是那样的人,我在每一次崩溃后都会想:‘天哪,我要是像他这样,是不是就不会难过?就不会有现在的烦恼呢?’”
但是,林羽却并不后悔选择了这份工作。她认为,讨好型人格对于她的岗位其实是一种优势。虽然她在一开始并不知道会如此频繁得和人打交道,但是到目前未止一切还都能适应,即使这牺牲掉了自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听话”是一种美德
面对职场讨好型人格,孙纳也有同样的烦恼。曾在某乙方公司工作过的她,对于自身利益明显受损的事情,出于担心让别人失望,便总是会选择委屈自己来迎合对方。而这常常导致她的工作量明显增大,并严重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孙纳不愿意明确地向对方表示“我再也不想这样了”。相反,她会通过讨好对方来维持一种表面的和谐。孙纳曾在职场中面对一个脾气暴躁的领导,在沟通中,她总是会有一种心理上的压迫感。这让孙纳总是谨小慎微,去尽量揣测对方的想法,并努力满足。
对于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孙纳觉得:“我从小的家庭和教育环境都鼓励自己成为一个乖孩子,‘听话’是一种美德。如果要成为一个好学生,那么就必须努力去迎合老师的期待。渐渐地,你就要学会去时刻猜测别人的心思,而我也形成了只要能够让对方高兴,就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最累的一次,是孙纳当时的工作量已经超出了承受范围,但仍被安排在下周做一份汇报。她为此额外耗费了大量的精力,甚至在周末熬夜到凌晨三点。但是等到孙纳真正完成后,这次汇报却由于各种原因而一再被推迟。虽然同事后来有一些夸奖,但自己的劳动成果不被重视也让孙纳感到非常苦恼。
“好的好的,我马上改”是孙纳在职场中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她特别喜欢道歉。出现任何问题,都会首先归结于自己。孙纳觉得:“把错误归咎于自己,对于我甚至是一种解脱,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心安理得去面对这件事了。”
孙纳总是由于领导没有说清楚工作要求,而出现一些差错,但孙纳并不敢解释。同样的是,她在职场中也从未公开表达过负面情绪,最严重的一次也只是稍微用力得砸了一下键盘,而这就是她微弱的反抗。
▲ 蒋方舟曾在节目中公开谈论自己的讨好型人格,她称自己从来不敢和别人公开自己的真实想法。 © 《奇葩大会》
有一次,孙纳被安排翻译一份PPT。当她拿到这份文件时,发现内容多达200页。虽然孙纳感到有些疑惑,但她仍硬着头皮开始做。可仅过了两个小时,领导就询问孙纳是否完成,并要求她马上提交。
当她回答没有后,领导便直接说到:“你太慢了,慢的要死”,并且在开会中批评她:“你这个人,干活特别有问题。就这么一个东西,你必须要先给我说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孙纳并没有尝试打断对方,而是选择让他一口气说完。直到最后,孙纳才鼓起勇气说:“好像不太对吧?您给我的是一份200多页的文件。”而此时领导才意识到是自己发错了,但他却拒绝道歉,并说到:“这也是要告诉你,以后布置工作时你首先要确认一下”。听到这里,孙纳仍然没有进行解释,而是回答:“好的好的,我以后会记着确认的”,就让此事匆匆过去了。
孙纳是一个特别喜欢被表扬的人,并且也十分介意对方的批评。她不能接受自己做得比别人差,并且会要求自己加倍努力去满足对方的要求。
这份工作对孙纳的影响很大,她意识到自己必须要做出改变。“如果我知道我是在为了这么一个不值得的人或事去做,那根本没必要耗费过多的时间去迎合”,孙纳这样反思到,“达到某个程度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追求完美呢?今后我要试着学会避免追求别人的最高评价。”
在决定改变后,她希望自己以后在求职面试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打量对面坐的人。孙纳说:“我会想如果他成为我的领导,我是不是喜欢在他的手下工作。不能只看到公司的名声,而忽视了对自己未来职场生存环境做出系统考量。”
*文中林羽、孙纳均为化名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让一部分青年先X起来(ID:youthsX),作者:谢家铭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