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越是优秀人才,越要看这5个基本素质

盛和利他

作者|稻盛和夫 来源|盛和利他(ID:gh_c6bb6f14acf0)

本文金句:

一家公司、一个团队,本质上是人员能力上的竞争。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更要找到好的人。

人是成事的关键因素,所以我们一定要招好的人才。而越是优秀人才,越要看这5个基本素质。

一、比能力重要百倍的,是均衡的人格

所谓“均衡的人格”,一方面,对待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讲究逻辑和理性,彻底追求和探明事情的真相。另一方面,又要富于人情味,与任何人都能友好相处。 

仅凭卓越的分析能力和理性的行动能力,并不能获得周围人由衷的协助。反过来,只是被大家公认的老好人,也不能有力地推进工作。 

为了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在具备科学家的合理性的同时,还必须兼备人格魅力,让人们心甘情愿为你赴汤蹈火。 

换言之,科学严谨的理性与丰富活跃的感性缺一不可,且两者皆不可有所偏颇,必须保持均衡。

我是化学专业毕业,又曾从事陶瓷产品研发,因此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会不自觉地偏向于科学严谨的理性方向。以前,不管遇到什么事,我总是爱较真儿,试图以科学和理性来解释和处理一切。但就如上文所述,在学生时代,我这个“学霸”通过和朋友一起玩乐,对于“理想化人格”的另一方面有了管中窥豹的了解。

这让我领会到,科学严谨的理性思维固然必要,但丰富活跃的感性思维亦不可缺。对企业家而言,必须两者兼备。 

以前,出去跑客户的业务员回来向我报告当日的情况时,如果说话不合逻辑:“哎呀,社长。这事很难办,我也是一头雾水,莫名其妙。”我会立即予以严厉训斥。 

我经常谈及形而上学及精神领域的内容,可一旦涉及公司经营、业务活动及研究开发,却不能容忍任何违背科学理性的言论。对于“莫名其妙”这个词,我是很排斥的。企业活动的所有问题,都必须通过严谨而理性的逻辑来证明。如果不能证明,便无从解决。所以,诸如“一头雾水”“莫名其妙”之类的措辞,是极为不负责和不可取的。所以,以前开会时,我经常会对员工大声怒喝:“说什么蠢话!没有什么不能用科学道理来解决的。” 

以科学理性的角度思考的人,不管遇到什么事,都爱较真儿,不探明道理誓不罢休。

在大家眼中,这类人对于精神世界往往非常抵触:“什么死后世界,什么神佛天界,这种怪力乱神的东西怎么能相信呢?无法证明和解释的东西,我一概不信。” 

而我则不同。一旦涉及工作和研究领域,我便是个彻头彻尾的理性主义者,绝对不能容忍所谓的“不可思议现象”。可一旦从公司的工作中抽身,我却是个佛教和精神世界的信徒。 

完全矛盾的两种人性,一旦失去平衡,便会产生问题。有的人埋头钻研佛法,倾向于形而上学及宗教的领域,最后把这样的思维带到了企业经营中。据说有的经营顾问会推崇极端的博爱主义,在我看来,这非常荒唐。虽然在我的企业经营理论中,也强调利他的重要性,但那是以严谨的现实合理性为基础的。 

在“商战”中,经营者要当个彻头彻尾的理性主义者,在其他时候,则要奉行浪漫主义,了解形而上学的领域。只有两者兼具,不偏不倚,才能成为一流的企业家。

二、化繁为简的思维方式

我们往往有一种倾向,就是把事情考虑得过于复杂。但是,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有必要把复杂现象简单化。

把事情看得越简单,就越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说,越接近真理。

例如,看起来很复杂的经营,说到底,只不过是彻底追求“销售最大化和经费最小化”这样一个简单的原则而已。

京瓷的“单位时间核算制度”,其基础就是“把事情简单化”这种思维方式。尽力去把复杂现象简单化,这种思维方式,这一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非常重要。

我是技术人员出身,习惯于“进行实验、观察现象、探究真理”的流程。要想获得新发明或新发现,就必须把复杂的实验现象简单化,否则便会陷入迷局。以数学为例,变量越多越复杂,就越难求解。

所谓“把复杂的现象简单化”,其实就是探究其产生的本源。

在我看来,“把复杂的现象简单化”是一种近乎直觉的分析能力。对于理工科出身的研究人员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纵观历史上的发明家和科学家,往往都具备化繁为简的能力,比如我们熟悉的爱迪生。

我本人也非常重视这种能力。有的人却喜欢把复杂的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开会时,他们会强调“我要讲的内容非常复杂”,让人很头痛。

我还发现,越是有学问的人,似乎越是有这种倾向。如果简单说明,就体现不出自己的高深,为了证明自己学识渊博,故意把话说得错综复杂、晦涩难懂。

在我看来,这样的人往往自己也是一知半解,算不上是真才学。

只有把复杂事物解释得浅显易懂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因此,我一直不断努力,试图做到“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三、优秀的人才,必须具备的“三个力”

经营必需的三个力中的第一个,就是经营者自身的实力。也就是说,经营者本身具备实施经营12条的能力是成功经营企业的必要条件。

所以,卓越的人才必须具备的第一个力是实力,即自力。

当有人问:“你是否具备经营者的实力”时,如果你能回答“我能忠实地遵守、践行经营十二条的所有条目”,那么你就是一个拥有相当实力的经营者。

第二个力是他力,也就是与自己同心同德、共同经营企业的人,尤其是自己的副手、左膀右臂等合作伙伴的力量。经营者必须获得这种他力。

基于这种初衷,我想出了“阿米巴经营”这一管理模式。为了让伙伴能够体会我的心情,体会掌管经营之舵的痛苦,我只好让他们负责某个部门,取得与我相同的经验。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我开始实施阿米巴经营。

归根究底,阿米巴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合作伙伴,使他们能够体会经营者的心情;是为了得到能与我共同经营企业的人才。

于是,我还制定了分部门独立核算制度,把部门经营委托给各部门负责人,从而培养真正能成为自己经营伙伴的人才。就这样,我在事事躬亲、大包大揽的过程中,摆脱了分身乏术的痛苦。

这使我得出一个结论:“自力”是有限的,人绝不是靠自己一个人活在世上。

人活在这个世上,必须得到他人的支持,同样,在企业经营中,经营者单靠一人独立难支,还需要有与自己共同分担经营的伙伴。

所以,拥有实力的经营者在赢得并不断增加全心全意支持自己的合作伙伴的同时,必须赢得员工不遗余力的协助,才能把企业经营得有声有色。

第三个力也是他力。不过这个他力与方才的他力不同,并非人类之力。我们要让伟大的宇宙之力、自然之力成为支持我们的好帮手。只要拥有这种力量,就能获得幸运,也就意味着命运将扭转至好的方向。

这些话听起来似乎神秘而深奥,像在宣扬“有神论”,然而我常对大家这么说。我经常给大家讲述《了凡四训》中关于改变命运的故事。

思善行善,命运就会好转,而念恶作恶,命运就会走向衰落。我一直反复强调“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遭恶报”——这是因果法则,也是宇宙的不二真理。

只要遵循这一法则,思善行善,就会得到好的结果,伟大的宇宙之力与自然之力也将站在自己这一边。

企业经营的第三个关键之力虽然和第二个力一样是他力,却非人类之力,而是宇宙、自然之力。我们必须得到这种力量的支持,获得幸运的眷顾,而幸运来自努力。

如果缺乏这三个力,就不算是一个优秀的人才。

四、没有强烈的愿望,就称不上是人才

不管是创业者还是第二代经营者或者是优秀的人才,想把公司经营成什么样子,这样的愿望非常重要。

就是说,“胸中怀有强烈的愿望”,怀抱“渗透至潜意识的强烈而持久的愿望”比什么都重要。

这种愿望不是那种“如果能这样就好了”的随便想想,而是“无论如何想做成那样”“哪怕天上下刀子,也要干成那样”的强烈愿望。

我在京都市中京区西之京原町借用宫木电机的仓库创办京瓷公司时,对经营根本一窍不通。

但我还是对仅有的27名员工们宣布,“我们首先要成为原町第一”。

当时,经过西大路街进入我们公司的那个路口旁,就有一家很大的汽车部件锻造工厂。

他们从早到晚,日夜不停地把钢铁锻造成型,锻造机械不停运转,火花四溅,发出“咚咚咚”的声音。

我们公司是新成立的,所以同样也是夜以继日地拼命努力,每当我深夜路过时,总是看到这家工厂还在生产。

坦率地说,那时候我就已经感受到,即使只是要实现成为“原町第一”的目标,也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但我仍然向大家全情诉说,我们成为原盯第一后,要“成为西之京第一”,还要“成为中京区第一,京都市第一”,“成为京都市第一后,还要成为日本第一。成为日本第一后,还要成为世界第一”。

这才是愿望。我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

当然,并不是含糊笼统地想着要成为世界第一,而是思考,“要成为世界第一,现在的工作就要这么去做,做成这样”。没有具体的措施是不行的。

接下来,要把这种愿望提升到“无论如何都想做成那样”的强烈愿望。不能为自己寻找“虽然这么想,但现在经济不好,所以无法实现”之类的借口。

我想对大家说,不管天上下刀子也好,下雪也好,下雨也好,如果真的想实现愿望就不要找借口。

所谓愿望,绝不是那种“只要一切顺利,希望能做到那种程度”的浅薄的愿望。

从根本上说,所谓愿望,就是自己的“意志”,就是“想干到那种程度”的强烈“意志”。说得极端一点,所谓经营,完全是由当事人的意志所决定的。

因此,如果意志不够坚定,就无法从事经营。

如果领导者胸怀“想干成那样,无论如何都想干成那样”的意志,那就能心想事成。

对于经营者而言,必须具备“不管发生什么,也要以自己强烈的意志去达成目标”的执着。

要做到这一点,仅仅靠争强好胜、性格强硬是不行的。我其实很胆小,但正因为惧怕失败所以才拼命努力,这恐怕反而成了好事。

五、优秀的人才,一定要“三观相合”

一个人不符合企业价值观,不代表他不符合社会的价值观,你不能说他人品不好,只是和公司的价值观不相符。

所以用人,首先看他是否符合社会价值观,人品好不好。其次是看是否符合公司的价值观,和公司是不是一路的。(以下为稻盛先生原文)

所以人才的最重要要条件之一是“人品”。

我认为,还是应该选心地善良,能维持一贯正直作风,而且认真工作的人才能算得上人才

俗语说:“仁乃人之心,义乃人之道。

就是说,应该选出具有“仁”、“义”、“诚实”的人才行。就算在才能上有点不足,不能两全其美,我认为还是应该选品德高尚的人。

如果欠缺“诚实”、“公平”、“公正”等人格品质,却拥有很强的能力,很可能没有注意到,其实有时候自己是被才能耍着玩,变成只知道表现自己的才华,完全不顾周遭的人。

事实上,必须等到具有能够搭配其才能的人格出现,才能称得上“懂得使用オ华的人”。

其次,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能够倾听别人的话,不只是听有才能、有智慧的人说的话,必须是能集合众人智慧,然后用来作决策。这样的人才行。

另外,对人很好、部下喜欢跟随,但是却做不好工作的人,我不会选他。

所谓的经营者,还是得硬点才行

坚硬的人多少比较冷漠,因此必须提醒他“光会做事还不够”,还要加强学习.接下来再说一下关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

首先一定要在优秀人才和你之间,建立坚如磐石一般的信赖关系

问题是,如果你不能先信任他们,对方就不可能信任你。

再说,如果你想判断对方的人格特质或可信赖度,双方也一定要先做到彼此认定对方的人格,互相信赖,才有办法进一步深谈下去。

其次,如果发现对方会计知识不足,就可以要求他,“从现在起,到会计学校上两个月课吧!”

接着,要令对方与你有相符的三观,并从事能够提升人格品质的学习。

如此一来,他就能够在人生哲学上和你具有共识,双方建立信赖关系,此时就可以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他去做。

最后的问题是,万一精挑细选出来的人,结果并是理想的人才,此时该怎么办?(以下为稻盛先生原文)

如果就像前面说的,你选的是作风坚硬的人,如果他也能守住你一手创建的公司,虽然不多但业绩也成长了一点,那不妨就这点给予他好的评价,你一定要感到满意才行。

千万不可以说他“愚钝”或讲出抱怨的话。因为对方是采用和你同样的基准,努力让公司更进步和发展,并且他是可以改进和进步的。

假如用了同样基准,但是他还是做不出成绩,那只好承认看错人,重新挑选人才了。

中国明朝的哲学家吕新吾的著作《呻吟语》中曾经提到“聪明才干只是第三等的资质”。

也就是说头脑聪明又有才华,辩才无碍的人,在领导者才能中,只能排在第三等级;第一等的资质是“深沉厚重、公平无私”,换句话说,世上最优秀的人应该是经常考虑得很深远、行事慎重、性格厚重,而且处事公平无私。

总之,一般来说企业家都是很有才华、能干而且能创造业绩的人,因此就会常常只注意到能创造利润的人。

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当然,人才也需要有才能才行。

但是,真正的领导者要能够深思熟虑,守护公司集团,并且用公平无私的心判断事物。还有,不可以看错人。

要优先就“人物”的角度来选人才,然后将所选出来的人培育成优秀的副手或者管理者,这样才是正确的做法。

以上就是优秀人才的五个基本素质。均衡的人格,是一个人的弹性度;化繁为简的思考方式,是一个人的顶层思维;三个力,是一个人持续做好事业的基础;强烈的愿望,是奋斗的源动力;正确的三观和人品,是一个人的底色。(笔者观点)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盛和利他(ID:gh_c6bb6f14acf0),作者:稻盛和夫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