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间歇性自虐?这1个策略,帮你找回自律人生

孤岛

2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Juno 来源|孤岛(ID:gu_dao2015)

好习惯和坏习惯之间差的,

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Juno

相信你看过不少文章,发现不少名人都拥有高度自律的人生。

村上春树,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10点之前就寝,除此以外,每天还坚持写作四千字,跑步十公里。

王健林,早上4点开始,花45分钟健身,然后开启一天的工作。

比尔盖茨,不管什么时候,始终坚持一周读两本书。

曾国藩,每日用楷书写日记,读史十页,记茶余偶谈一则,除此之外,每日还要读《易》,练习作文。

于是你看了之后,也给自己立下一个又一个flag:早上5点起床,每天健身1个小时,每天抽1个小时阅读。

刚开始几天,你斗志满满地执行计划,但过了几天之后,或许是由于身体太疲惫,或许是因为心情沮丧,打算“放过”自己一天。

久而久之,你习惯了“放过”自己,结果这些计划和目标失去了效力,成为了打脸的证据。

于是你开始陷入自责和内疚,偶然间你看到某个励志视频或者文章,心中的热血又再度被激发,直到热血在几天后消失殆尽,只能再次重复之前的心路历程。

但其实,真正的高手,从不靠自律赢得人生。

我朋友跟我讲过一件事,有一次,他要负责和两个合作伙伴对接。

一个是名校毕业的公司高管,另一个是没有什么傲人履历的自由职业者。

在和两个人对接的过程中,他发现,前者,虽然职位高履历丰富,在面对自己陌生的领域,依然虚心求教,主动寻求反馈和建议,甚至认真做起了笔记。

后者,面对我朋友的建议,虽然嘴上说着认同,但是下一次,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一意孤行。

结果呢,前者进步迅速,而后者,还是没有任何优化。

我不得不感叹一句,优秀真的是一种习惯。

前者,或许从学生时代起,就养成了快速学习,寻求反馈,不断迭代的习惯。

越受益,越觉得这个习惯好,因此在面对不熟悉的领域时,越倾向于采用这种方式,因此不断巩固了自己的优秀。

所以,哪有什么天生优秀,不过是拥有的好习惯够多。

01.

为什么坚持不下去?

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坚持一些事情,例如健身、阅读、写作等,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好,但是我们依然很难坚持下去呢?

原因其实在于以下几点:

○意志力是有限的

首先,你要明白,意志力是稀缺资源。

它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是有一个固定额度,一旦消耗完了,意志力就会降到低点。

这时候,就是人最容易“放纵”的时候,所以你会发现,一些减肥的人到了晚上,就会开始暴饮暴食,原因就在于,意志力已经耗尽,无法发挥作用了。

而意志力又是很容易被损耗的,做一个决定,身体疲劳,情绪低落都会对意志力产生不同程度的损耗。

因此,当我们在下班后,想要再健身1个小时,或者阅读1个小时,自然很难坚持下去。

○难度太高

大脑天生就有逃避困难的倾向。

这就跟使用手机app一样,一些操作难度越低,越容易上手的app,越能够让更用户上瘾。

相反,如果用户在打开app之后,发现不仅要注册手机号,设定密码,还要填写邮箱,而且很多入口藏得很深,不容易找,那么用户在用了一次之后,大多就不会再用了。

同样,如果一开始便设立难度较高的目标,就会产生三个结果:

一.内心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找借口拖延或者不做。

二.虽然做了,但是没有完成目标,于是陷入挫败感。

三.坚持做完了,完成了当天的任务,但是这样的行动很难持续。

○动力不足

很多人坚持一个行为的策略全靠两个字:动力。

但动力往往是脆弱而又易变的。

《微习惯》一书中提到过,动力是很难按需培养的,斯蒂芬·盖斯认为,“激发动力策略”就像是在液体上盖房子。

打鸡血也许能够让我们坚持两三天的时间,但两三天之后,我们对事物的热情会逐步递减。

那个时候,就会陷入“懒惰旋涡”:没有动力,于是什么都不想做,如果继续奉行“激发动力策略”,那么就会一直懒下去。

02.

高手不靠自律,靠什么?

其实对于高手来说,写作、阅读、健身,并不会消耗他们的意志力,因为这是数十年养成的习惯,跟刷牙、吃饭一样自然,根本不需要意志力。

高效自律的人生,表面上是坚持努力的结果,但实际上是好习惯养成的结果。

所以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如何养成一个好习惯?

你肯定听过21天理论,意思是一个行为只要坚持了21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

但其实这只是一个谬论。

《微习惯》一书指出,一个行为变成习惯所需的平均时间为66天,但不同的行为差别很大,从18天到254天不等。

建立习惯的过程就好比骑自行车上陡坡,一开始你必须使劲蹬踩,到了顶峰之后,你就会变得轻松。

我认识一个前辈,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阅读,学习,我当时很惊讶,问她是怎么做到的?

她说:这个很难吗?我从小学就开始5点钟起床了,已经成了一种习惯,甚至不需要上闹钟,到点了自然就醒了。

所以在别人眼中难以完成的任务,对于养成习惯的人来说,只是不假思索、自然而然的事。

那么这个上坡路,有没有更省力更轻松的方法呢?

其实有的,那就是微习惯。

03.

微习惯是最符合人性的策略?

说实话,看了很多讲自控力的书,我觉得微习惯是最符合人性的策略。

因为人性是逃避痛苦,追求即时满足的,越是顺人性的行为,越是容易坚持下去。

而微习惯,能够最大程度减少行动的阻力。

譬如本来你计划晚上健身1个小时,但任务难度太大,光是想想,就觉得很难完成。

所以不妨把它变成,锻炼5分钟,或者做一组开合跳。

阅读也是如此,你不必强求自己一天或一周啃完一本厚书,每天告诉自己只需要看5页书,便算完成任务了。

试想,当你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觉得疲惫的时候,如果想到还需要运动1个小时,那么可能会立马放弃,但是如果想到其实只需要运动5分钟,那么吃完晚饭后,一边看看视频,一边运动几下,便可以完成当天的计划。

是不是觉得一点儿也不难?

而微习惯的好处,不仅可以降低行动的阻力,更重要的作用是,它能够提高一个人的自我效能。

譬如对于我来说,如果没有完成当天制定的计划,我会有种挫败感,并且会演变成自我攻击,“你太懒散了”、“你还能做成什么?”

但是如果我当天完成了任务,那么我会产生一种自信和掌控感,觉得自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有办法去解决,即便目标再难,我也有信心去一步步靠近。

当一个人把难度降低,把目标拆分为每一天的微习惯以后,就会发现,很容易完成当天的任务,于是自我效能也提高了。

而这种自我效能又会反过来促进他愿意多做几组动作,多读几页书。

《微习惯》中有一个比喻,我觉得很有意思。

如果你把一只猫突然扔进雪地里,那么它会因为不适应和恐惧,一下子跳回室内,但是,当你把猫放在台阶上,把它的爪子轻轻挨近雪地,它就会因为好奇,而一步步向外试探。

人也是一样,人有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目标太高,就如同把一个人一下子推进恐慌区,他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回到舒适区,而微习惯,就像把一个人从舒适区一步步牵出来,让他慢慢适应过渡,直到他把学习区变为自己的舒适区。

04.

如何建立微习惯?

那么如何建立微习惯呢?

在这里我将以自己的习惯为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缩小目标

当你决定做一个行为时,如果头脑中出现了“好难啊”、“太累了”的想法,那么说明这个习惯还不够“微小”,不妨后退一步,缩小自己的目标,直到觉得微习惯不会给心理上带来负担为止。

譬如我前段时间,打算开始健身。

但我并没有去健身房运动,因为对于我来说,光是穿上运动鞋,走去健身房,就已经要下很大的决心了。

于是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周在家运动三次,每次做三组动作。

所以到了晚上,我就一边看综艺,一边躺在瑜伽垫上做运动。

不知不觉,三组动作做完了,但身体上不觉得累,于是又多做了几组。

就这样,本来一周三次的运动,但因为并不觉得有负担,不知不觉就变成了每天都做的事情。

但这里要注意的是,微习惯的核心在于“微”,不会给心理带来负担的小任务,切记不要随意给自己增加任务量。

当你觉得自己可以多做几组时,就可以享受超额完成目标的快感了。

○找到合适的节奏

我以前喜欢把每天的行安排得密密麻麻的,譬如早上7点起床,7-8点阅读,8-12点写作......

但我发现,自己从来没有一天按照日程表上的安排做过。

因为不够灵活,虽然是我自己安排的,但是条条框框太多了。

如果当天早上,我不知道写什么,没有很好的选题怎么办?

如果我不想阅读,只想看看微博有什么热点,看看有什么写得好的公众号文章呢?

所以《微习惯》中提出了一个建议:自由度高的非具体微习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不必强调在某个时间段完成某件事,而是只要在当天有空的任意时间完成即可。

譬如我一周要写2-3篇文章,但我不会过分强求自己一定要在什么时段完成。

通常我会把时间限定在2天内出一篇。

有的时候,找不到好的选题,或者没有什么特别想写的,我就会看看书。

直到突然看到某篇文章,或者某个新闻窜入我眼中,就会立马坐到电脑前,开始码字。

而一旦进入状态后,短短两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就能完成一篇文章。

○绑定美好的事物

当你在建立微习惯时,最好从中捆绑一两个让你享受或喜欢的事物。

这样,当你在做出行动时,就会从略微抵触的感觉转化为期待的感觉。

譬如我每天早上7点起床,会先给自己泡一杯加了牛奶的咖啡,吃前一天准备好的美味的早餐,因此早起对我而言,就不再是一件特别艰难的事情。

同样,在做运动时,我也会打开自己喜欢的综艺或电影,这样就可以降低运动过程中的“不适”。

当我把微习惯和喜欢的事情捆绑在一起的时候,微习惯就成为了无负担的一种享受。

最后:

习惯,往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忽略最多,但却能创造最大收益的事物。

好习惯和坏习惯之间差的,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你拥有的好习惯越多,离卓越便越近。

真正的高手,从不靠自律来赢得人生。

他们不过是把一个个优秀的“行为”内化为习惯,通过时间的力量,变成现在的样子。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孤岛(ID:gu_dao2015),作者:Juno ,壹心理、领英专栏作者,多维度解读单线人生。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