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奇2020最新演讲:机会当前,想清楚这5个问题

笔记侠

2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笔记侠(ID:Notesman)

高级笔记达人 | 李力力

封面设计 & 责编 | 子墨

内容来源:2020年1月1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主办的上海创业者见面分享会上,YC中国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YC全球研究院院长陆奇博士进行了以“数字化浪潮之下创业创新的机会”为主题的精彩分享。

完整笔记•商业思维

笔记君邀您阅读前,先思考:

为什么创业创新创业创新是一个历史潮流?

创新创业在中国有哪些机会?

如何拥抱创业创新带来的挑战?

很高兴有机会和众多创业者一起见面分享,我今天的主题是“数字化浪潮之下创业创新的机会”。

首先,我会讲一下为什么创业创新是一个历史潮流。创业创新很难,往往是九死一生,虽然机会很大,但挑战也很多。我们如何拥抱机会,面对挑战?

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一起合作,如何互动,如何帮助每一个创业团队提高成功的概率,更好地推动他们的创新进程。

一、为什么创业创新是一个历史潮流?

核心是什么?

1.创新推动世界进步,技术驱动创新加速发展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看底层真正的驱动原因和世界进步的结构因素。

第一,创新推动世界进步;

第二,技术的进步,永远是创新最持久、最重要、最强大的驱动力。

纵观人类有文字的历史(下图),人类历史的进步永远有通用技术能力作为驱动。大家可以看到,底层列举的都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通用技术能力,比如“在公元1000年左右,我们发明了什么?”

2

这个时间可能有一点误差,从图上来看,驯化动物、驯化植物、矿石熔炼,开启了农业体系,然后是工业体系,而最近60年是一个新的时代。

第一,农业体系。我们有一个免费的能源——太阳能,使得土地有足够的、可以见到阳光的机会。所以在农业时代这个S曲线非常扁平,因为人要做的事情不多,有简单的工具、劳力就可以了。

第二,工业体系。它有300多年历史,工业时代的核心就是化石能源、煤炭、原油,实现形式是通过电力。工业时代,人要做的更多,要有技能。

拿大学来说,上海交大本质上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大学的使命是大规模地产生技能,包括工程师、设计师、裁缝、厨师等等,通过协作分工,用设备、厂房创造商业价值,因此工业时代的S曲线涨得更快。

第三,知识信息体系。过去60多年,成为了更振奋人心的时代,它的核心驱动力是能源和信息。其实,任何一个宇宙里的复杂体系的最终核心结构都是能源和体系,人类历史上只有三个财富创造、经济发展体系,都是技术驱动。

在新的时代,核心是通过数字化把我们人类想要解决问题的信息抽取出来,用计算的方法快速发明新的技术能力,然后快速重组资源,使得能源结构有一个新的发展。

现在,我们的能源结构没有定下来是什么,但肯定不是化石能源,可以肯定的是,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和数字化,核心是快速获取知识。

在这个时代,只有技能是不够的,人需要做的是创新,而只有直接参与创新才可以真正学到创新。

大家现在看下图上的第三条曲线,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创业创新会成为历史的主流。

在任何一个时代,用不同的技术来驱动经济发展,人都可以选择做什么行业,而这个行业创造价值获得财富的能力是最多的。简单粗暴地讲,就是哪个行业可以发财,最赚钱。

3

最早是打猎,后来是农耕,耕耘比打猎更稳定;接下来是武士,可以打仗,受君主雇佣;后来有工匠,造器件,建城堡,保护粮食;接下来是航海,航海者去到遥远的地方找到新土地。

我们的社会本质上进入了新一代航海者的时代,是进行宇宙探索的时代,无论是现在说的去火星,还是去别的什么地方,永远都有新的航海方向。

再后来到了商人阶段,商人有足够的剩余,把远处的物品运来卖,交易最赚钱。等到机器制造阶段,制造机器能够大规模产生价值。随着机器制造的发展,出现一批企业家,在这个阶段,开公司开厂是最赚钱的。

后来由于新的能源的发现,挖油田成为最赚钱的行业;往后一段时间是高管是最赚钱;上世纪末有三四十年时间,在华尔街买卖公司最赚钱。

回到最近这20年,参与创业是最赚钱一个行业,它比大企业都能更快地做出有用的产品。

可以说,今天的创业者都在历史窗口上找到了一个最好的行业。

综合以上,创造价值最大的行业都是有结构化的驱动因素的,信息知识快速组合资源,发明新的能力,进而创造商业价值、社会价值。

2.创业创新在中国的机会

关于创业创新在中国的机会,我认为是这个时代更为特殊的,我们是更为幸运地参与了一个新的时代。

① 中国创新环境

技术、人才、资本、市场、环境

以技术驱动创新,在过去60多年,高科技工业基本上是以美国为主导,中国的崛起改变了这个局面。

作为创业者,要关注信息及数字化,如果你的企业的驱动不是信息知识驱动,价值就不是很高。

过去20多年,全世界股票交易所市值都集中在石油公司、汽车公司,但现在,都是高科技公司,而且会越来越快速地朝这个方向走。

中国在技术创新方面该有的核心因素我们都有,比如人才、技术、资本、市场,也有足够好的创业环境。

宏观驱动杠杆

中国经济的宏观驱动因素,比全世界其他国家都更丰富。

美国的宏观驱动因素主要是技术创新,还有一点是移民,在这点上,他们自己把自己的优势打掉了。

中国的宏观驱动因素:

第一,消费升级;

第二,中国的城市化,还有好几十年可以走,机会很大;

第三,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还在持续,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在放缓;

第四,中国实体工业的总体完整度和丰富度高。

多元化的经济

中国的经济多元化也给每一个创业者带来了非常特殊的机会,我过去在美国工作30多年没有体会到,只有在中国工作了三年有体会。

中国是很神奇的组合,有一流的技术开发能力,创新能力,但是中国的经济是阶梯型的,第一梯队和美国差不多,第二到第四梯队用技术提升起来机会更多。

美国长不出美团、拼多多,因为它是结构化的。但是,拼多多、美团可以去东南亚、拉美,可以去中东,可以去未来的非洲,因为他们的地域结构和我们一样。

从结构上来说,中国是一个更为优越的一个创新目标国家。

国际化的机会

国际化的机会是我们在中国创业生态里面面临的一个很特殊的情况,相对来说,美国是最大的创新市场之一。

我们认为全球只有两个大市场,一个是以美国为主,辐射北美加欧洲,一个是以中国为主,辐射东南亚、拉美,长期是中东。

② 全球动态

美国的总体技术,在最顶尖的部分是领先的,但是中国和它的距离越来越小。

其他地域,也是我们中国的机会,我们和以色列的创业者聊过,他们能力很强,他们的创新目标永远是美国,现今中国成为他们新的创新目标国家,这意味着中国可以有更多的国外创新资源。

③ 学习成长

我最近一年多体会很多,就是中国的创业者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要比其他地域更优越,因为我们每天看的信息、刷的信息流都很多。比如美国一个好的文章、企业成功案例,基本上不到24小时就有中文版本。

作为一个中国创业者,你看到的不仅是中国的创新,美国那些值得学习的创新我们也都能看到。如果你是一个美国创新者,就只能看到美国的创新。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仅拥有最完整的视野,学习成长的机会也是最多的,所以,千万抓住属于我们的特别好的创新时机,这真的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间点。

二、拥抱创业创新带来的挑战

创业很难,我认为有周期性挑战、环境性挑战、结构性挑战3个难点。接下来,我会详细讲解这3个难点。

1.周期性挑战:资本寒冬

① 资本市场的规律与趋向

学金融的都知道资本市场是有周期性的,发放贷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缩紧,往往会矫枉过正,包括冲的时候和收的时候。

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周期性的环境当中,但是大家要知道的是资本永远会找最好的回报。

创业风险投资作为一个类别,长期来看一直在增长,因为投入创业企业的比例在长期增长。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结论就是:寒冬之后,一定是春天。

② 创业者既要务实也要有原则

作为创业者,面对资本寒冬:

第一,必须要务实。要更努力地让自己活下来,提高自己在寒冬之下的存活能力。花更多的精力去融资,融资特别难的时候想办法自己造血,或者是获得其他的资源,比如政府的补贴等。

第二,要有原则。看到机会,就要果断把握,该进的要进,该冲的要冲,这两者之间一定要把控好,因为创业的机会不会因为资本周期而改变。

如果你有机会做下一个阿里巴巴,有机会做下一个美团,有机会做下一个拼多多,就要有勇气抓住机会。

2.环境性挑战

① 资本生态

中国的资本生态,相对于美国来讲成熟度不够,资本不够耐心,投资条件往往还很苛刻,而且退出机制不够完全。这对创业者来说太难了,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去改变。

② 产业生态

产业生态对创业者也有挑战。如果是做B端,中国的企业付费意愿比较低,门槛比较高;做C端,中国C端的获客很难,代价很高。

④ 竞争环境

竞争环境角度来看,现在是高强度竞争。中国的市场一旦做出来,你的能力去其他市场几乎是无敌的,因为你会在这个环境里打磨得很强大。

⑤ AI商业化落地

过去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软件快速迭代等等,现在是人工智能,要落地就做行业细分,要扎得很深。

这意味着团队的选择上,不可能是几个大学生,几个在大企业待过几年出来创业的,你要在这个行业里找到最重要的销售和BD(商务拓展)人才。

渠道资源非常核心,在人工智能创业的环境里,没有渠道资源AI商业化落地是进行不了的。

⑥ 硬科技

另外,做硬科技的越来越多,它的投资开发迭代周期长,资金需求大。

3.结构性挑战

① PMF(产品市场匹配

早期的创业者面临的一个结构性挑战是如何快速找到PMF(产品和市场匹配),这个是一个很难的门槛。

为什么这个是结构性问题?我来解释一下。随着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普及,能力的提高,创新的可能性越来越多。创新的周期一般是开始有一个想法,发明一个产品,进行技术开发,等产品开发出来后,开始切入市场(GTM)。

趋势是什么?可以想出来的好的想法越来越多,技术开发的周期越来越短,产品开发速度越来越快,有越来越多可以切入市场。但是,市场上每个客户每天只有24小时,不可能不断采纳新的产品。

1

大家可以看下图片,这是一个大的瓶颈口,瓶颈口越来越拥挤,这就是创业创新面临的结构性挑战。

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快速迭代,核心是每样东西往市场移动,你有新的想法、新的技术,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找到市场反馈。

谁试错成本低,谁成功的概率就更高。

这也是我们在奇绩创坛做的最核心的事情,就是帮助每一个创业团队更好地走过核心的结构性挑战,快速迭代,找到产品,进行市场匹配。

真正的市场匹配,不是单个点,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真正的产品市场匹配定义是:第一,可以赚钱的好市场;第二,开始供不应求;第三,竞争者进来。

② 收入曲线

创新创业面临的第二个结构性挑战是和创业本质相关的,收入曲线,这是改变不了的。

3

那些做得足够成功的企业,它们的收入曲线如上图所示。早期是创新者用你的产品,后面会有一些赶早潮的人用你的产品,而一个产品真正起来要好几年,所以这个阶段是无法养活自己的。

你唯一可以养活自己的就是融资。在这个阶段,活着的能力很重要。早期创业就是这两件事情:快速迭代,找到产品市场匹配;活的越久越好。

③ 跨越鸿沟

第三个结构性挑战是跨越鸿沟,和前面两个挑战相关。跨越鸿沟对每一个创业者,特别是2B领域的创业者来说,是必须面临的。

这个图显示的是历史上所有技术驱动的新的产品、新的业务,要被社会市场所采纳,就必须要走过这个生命周期。

3

它为什么是一个结构化的因素?这是因为它和社会人口的年龄、收入、地域的分布有关。人在年轻时,总是愿意采纳新东西,年纪大了会变得保守。任何一个新产品出来,也都会走过这样一个周期。

早期市场

在早期市场(蓝色部分),是最早的创新者用户群体,这些人对创新很感兴趣,只要是新的,再烂再没有用也会试试。

记住这一点:产品再烂再没有用,都会有人尝试,只要是新的产品。所以,早期你能获得用户,不代表你做对了什么。

鸿沟之前

第二批人,是早抓住潮流的人,一般是企业里的年轻干部,或者是创业者,抑或是技术开发者,他们对未来有一个愿景,在寻找新的技术帮助自己实现想要的愿景。

往往跳不过的鸿沟

历史上大部分产品死在这个跳不过的鸿沟之中。为什么会形成这个鸿沟?因为接下来这一波采纳新产品的人,往往是早期采纳者,他们都愿意用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但他们很务实,他们要看实际结果。

他们采纳的核心点是我的竞争者用不用,我的同事、邻居用不用,你不用,我不用,你用我也用。于是,鸿沟形成了,他们是跳过去的,不是一个一个过去的。历史上大部分技术驱动的创业也都是死在这里。

“如何跳过鸿沟”是一个很核心的问题,特别是对2B领域的企业而言。

④ 越来越陡的S曲线

技术驱动下的新的创新,每个产品的成长曲线都会越来越陡,这也是结构化造成的。抖的原因是标准化、规模化的信息通道流通和物流通道流通,使成长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个趋势越来越严重。

1

这证明即使你已经有一个在前期发展不错的产品,但你没有保持高速去冲刺的话,你的竞争者会上去,或者另外一个品类会替代你,最终在C端就是时间的竞争。不进则退,不可能一路持稳。

技术驱动的创新,往上冲刺的速度很重要,特别是C端,一旦冲上去市值就很大,不上去就是不上去了。 

我们的经验是:不是一路走上去,而是把所有精力(包括产品、市场、渠道、营销等)集中,一起跳过去,就像行星变换轨道一样。    

三、把握住属于创业者的机会

刚才我们讲了创业有那么多的机会,那么多的挑战,那我们如何把握好这样的机会?核心是要把以下5个问题想清楚。

第一,What:想清楚决定做什么。

不止是想清楚产品,因为产品的定义是可以进入市场的体验或者能力,不是我说有一个东西就是产品了,产品和市场有关,所以想清楚做什么很重要。

第二,Why:想清楚为什么你做的是有高商业和社会价值的。

第三,Why Now:彻底想清楚为什么现在是进场的最好时机,因为时机是最大的成功因素,做早做晚都不行。

第四,Why Us:想清楚为什么我们的团队能够胜任这件事。

第五,How:想清楚我们要如何做,如何打造有效的核心能力,能够长期产生并保持价值。

把这5个问题彻底想清楚,彻底把控好,是抓住创业历史潮流,克服创业结构化、周期性、环境的挑战的正确做法。这是一个过程,所以把这些问题想清楚需要能力的不断提高。

接下来,我会一个一个详细分享这些问题。

1.What:决定做什么

① 选择方向

2

首先,我们要做的是选方向。方向如何选?其实就是对图中产品(需求)、市场、技术这三个圈做一个判断。真正好的创业价值一定是这三个圆圈的交集之处。

② 动态选择过程

决定做什么,不是一个单点的过程,而是持续动态的进程,是不断想清楚、不断提高能力的过程。

历史上真正做的好的创业者,开始做的和最后做的很不一样,所以决定做什么是一个不断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其中,核心要做的是以下几个点:

第一,开始启动创业,设立一个公司,找到几个人,不管你想要去的目的地是新的C端的平台,还是2B的交易市场,总归要有一个目的地。要达到目的地,就要用产品方法开始快速迭代,这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经常和创业者交流,“从起点到目的地,如何走通这条路上帝也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迭代快的人,迭代速度是一切的决定因素。

另外,你需要在重要节点改变方向,比如有时候可能会走不通,这就要有勇气说“这个目标看起来不是很好,那个目标更好,我到那边去。”换个方向,可能就走通了。

当然,该换的时候要有勇气换,但是也要避免经常变换,因为每一次变换都要花费很大的时间代价,这里最核心就是创业者的时间,时间的机会成本是要优化的,你唯一不能浪费的就是你的时间。

决定做什么,是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那些走的远的、做的大的创业者,都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③ 判断需求趋向

关于需求,就我个人观察和经验来说,最简单的分类就是C端和B端。

C端

在C端,有一些长期结构和原则,第一个原则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从最底层的温饱到最后个人的升华,第二个原则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致股东信中提到的“用户是永远不满足的”。

第二个原则对我的启发很大,我非常认可。我们去看哪些用户需求没有满足好时,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看人群、看市场。

这要求我们对人群进行划分,比如:年轻人、老年人、男人、女人等他们的24小时是如何利用的,从中去观察他们的需求。

基于这个,我个人分享一下我所认为的长期重要的观察点,请大家关注:

第一个是娱乐,这个需求永远都在,而且在不断增加。娱乐里有一大类就是游戏,它主要用来杀时间(我个人的想法未必对)。我们以前做的很多品都是省时间,省下来的时间干吗?被杀掉,并且要杀得有意义有价值。

我个人判断,杀时间是永远的刚需,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推进,我们的时间会被越来越多地省下来,未来可能每周只需要工作三天,每天只工作4小时,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杀掉省下来的时间。

此外,我个人很看好内容和游戏类。

先讲游戏,不管是游戏还是游戏直播,我个人判断它都是人类本质生存需求的一种升华。人类进化有一个理论,包含有两大本能,第一本能就是活下来。

我们人类在早期要和很多动物抢食物,后来变成人和人之间抢食物、打仗,现在社会资源丰富,人与人之间已经不需要抢食物了。

我们接下来抢什么?抢成就感。我是第一名,你是第二名,我做了这个事情,你没有做过……这个需求就是成就,将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娱乐中还有一个是内容,这里要提到人的另外一个本能,把自己的基因遗传给别人。

早期是通过生孩子,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写文章、写诗、做曲等把自己的思想传播给别人,不行的话就来个二次元,再不行就来个三次元,把自己的想法、行为传播给别人,这也是一个长期的刚需。

就这三个方面而言,我认为娱乐行业是一个强大的驱动力。

第二个是通讯,它是人类社会很底层的技能,我特别看好以短信为基础的产品,像微信,因为它是实时异步的通讯。

人类在短信出现之前的通讯方式,一个是写信,然后通过马车五天以后送到另外一个地方,有互联网后变成电子邮件了。但本质上是异步,对比较认真的通讯交流是有用的。

另一个是电话、电讯发明之后,包括线上的,基本上都是实时通讯,它最大的问题就是要协同。

而短信可以实时,可以异步,我发消息给你,你可以不回答,通过你的回答不回答,我可以知道你在线与否,可以来回互动。

最为重要的是,它越来越成为一个丰富载体,我可以送钱给你,送一首歌给你,送帐单给你,人类历史上还没有这样的通信工具,我称之为通信产品,它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个是社交,同一个社交产品,两代人都在使用时,年轻人会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不同的人群使用的工具、载体可能也不太一样。

以前社交基本上就是以文字、图像作为内容载体,我们以前经常说“打败脸书的产品长的不会和脸书一样”,那什么样的产品会打败脸书?我认为有可能是抖音,因为它是新的产品:视频。

第四个是消费,主要是零售和服务。

第五个是出行,主要是交通和旅游。

第六个是教育,以前是学知识,现在越来越多地是学能力,像编程这样的,其中更重要是创新。

我简单讲一下我个人的经验和看法:创新是学会如何做产品,我们在课堂里可以学到一些基本的知识,但本质上是有限的。由于今天的大学还是以技能为主,教得大部分人不再创业了。

我们需要的是真的创业者,就必须真的到现场去学去实践。真正可以学会做产品的方法,也只有自己亲自去做产品。

第七个是医疗,现在是需求大于供给,还有很多疾病我们无法治疗,像老年痴呆。所以,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还有很大的技术创新空间。

3

B端

长期结构是降低成本,提高产出,包括生产端、客户端、资金端、员工端的需求。

历史上,大B和小B不一样,大B起步的是办公效率 (OA,Productivity),要求更为长期的企业流程管理、资源管理和自动化(LOB)。

现在成长趋势最高的,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会——全程客户旅程(CustomerJourney),这指的是,现在客户会了解从早期对产品感兴趣一直到最后服务的整个流程。

小B,最大的需求是获客,第二需求是财富管理,对资金需求、企业流程需求也有,但很难满足。

另外一个就是产业链信息流通,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等把信息打通。

这是从需求上对去实进行的判断,以上提到的几个都是长期趋势。

④ 判断市场趋向

对市场来说,也要做一些判断,有一些是长期趋势,有一些是周期性的。

宏观驱动因素包括需求、供给、流通、人口老龄化、资本(周期性)等因素。有一个需求在中国就是消费升级;中国的物流和人流一定是领先的,信息流也相当不错。长期来看,我们要解决退出机制和美元的供给问题。

中国的创新门槛比其他国家的创新门槛都低,未来要做一个新的服务企业,物流基本上是像云一样就给你了。

另外一个是地域,我们前面讲到可以去东南亚等地区。此外,国际环境、政策都要进行关注。

⑤ 判断技术趋向

技术有两大类:基础技术和信息与数字化技术。

基础技术的核心是能源,涉及到能源存储、新的能源结构等。此外,还有合成生物、生命科学(基因等)、材料、制造(3D打印)、航天、农业科技等。

信息与数字化技术方面,目前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AI(人工智能)、5G、IOT、量子计算、AR/VR、脑机连接、区块链等。在信息与数字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存在大规模商业价值驱动倾向的是自动驾驶、机器人等等。

不过,最大的驱动因素还是数字化,接下来我给大家一个信息计划框架,分享一下我对数字化的观点,更多的是我个人的观察和总结。

我认为数字化进程有很明显的结构。过去60多年,每10年左右有一个新的平台,在技术上有结构,技术和生态与商业有紧密的关联连接。

首先计算平台是推动数字化的核心体系结构,平台是自定义是一个“可延伸的体验”和 “可延伸的能力”,由前端后端组成。

前端是交互,交互的提升是最重要的释放新的创新能力的机会,在微软我们管理层最关注的就是交互的能力。后端是计算资源的整合和覆盖,主要是计算资源(计算、存储、通信)与信息处理的规模, 空间覆盖范围(分布式数据库,全球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

基于计算平台的数字化商业生态结构,包括定义性体验(Win95,Mosaic, iPhone 等等)、定义性能力(关系式数据库RDBMS, 服务器, 数据中心Datacenter 等等)、宽泛的应用场景、有效能持续共赢的商业模式(硬件、软件、服务、广告 、等等)。

其中,定义性的体验,像微软的一些产品,打开盒子就是一个完整的桌面,有文档、有菜单,有应用开发能力。

还有一个就是苹果,它定义了新智能手机时代。历史上手指第一次可以工作了,十分了不起。因为一旦手指可以工作了,我们的设备就可以放在口袋里面,24小时伴随着你,而且有一个开发的能力。

第一款苹果手机没有APP生态,只有固定6个应用:两个谷歌,两个雅虎,两个苹果自己的。

此外,一个好的生态需要宽泛的应用场景来支撑,包括办公、搜索、电商、社交等;还要有一个持久可以赚钱的商业模式。

技术和商业模式永远是紧密关联在一起的,它的核心驱动力是数字化的宽度和深度,任何一个人类所关注的场景行业,一旦被数字化,它的价值就是高速往上升的。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的快速迭代,找到人类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数字化一开始是数字化桌面,人工智能时代是把数字世界、物理世界融合为一体,这是一个核心的结构和趋向。

我们回去复盘看PC和互联网时代,它的什么技术的发展奠定了长期的趋向?

第一,数字化程度;第二,图形显示器;第三,分布式关系数据库;第四,长期的通用能力:微处理器和软件开发,芯片;第五,商业模式的改变。

我要强调一点:芯片和生态的相辅相成,芯片、底层软件不是纯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完整的应用生态问题。特别是在今天中美关系的情况下,要发展我们自己单独的芯片技术,必须要有一个完整的应用生态,包括底层的软件、操作系统、设备应用等等。

最后,商业模式的改变对创业者和大公司来说非常重要。这个时代的开启,是写软件成为一个新的职业。软件要卖出去,商业模式要变。

微软是这个时代的公司,在微软之前,没有人想到软件可以拿出来卖,都以为只能卖设备。拥有惯性思维的IBM那时就是这么认为的, 并且花了很多精力把PC做出来,认为操作系统不重要,把最多的驱动因素让给了别人。

不过,在现在这个时代卖软件已经不适合了,要软硬结合卖服务。

所以,惯性思维是每一个创业者、企业要关注的,上一个时代的工作模式不一定是下一个时代需要的,你要不断探索。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了什么?

第一,数字化以文字、图像记载的公开信息。

第二,数字化了全球用户的兴趣、意向。有这么一个现象,就是每个人有一个dark secret,再亲的人你也不会和他讲,但是你会告诉搜索引擎,所以把人的兴趣数字化了。

搜索引擎成为现代信息化一个基础的设施,没有搜索引擎找不到信息。有了搜索引擎,通过算法就能把社会效益大规模提高,它是带来社会化的一个基础。

第三,数字化把时间、空间、全球知识连接起来,地球为此而变平。全球经济发展是PC互联网开启的,因为供应链、电商开启了。

第四,数字化链接了人,包括社交社区,对社会具有长期和深远的影响。

当你将信息数字化,将人的兴趣数字化,用户流量自然越来越多,广告也会随之而来。这样的商业模式是跑得通的,并且将会持续。

从创业的机会来说,如果大家做IT技术,整个IT技术将会被重建,包括芯片、底层软件、操作系统在内,还有很多创业机会。

新的支柱企业,可能需要三四十年时间才能出来,还有巨大的空间;每一个传统行业,像娱乐、金融、医疗等因为有了数字化能力的加持,都可以被提升;每一个人类职业,也都可以得到本质上的能力的提升。

新的创新生态,特别是像金融,金融资本一定要改变,时间投入要长,规模要大,原来互联网时代的投资不适合了。

人工智能时代,数据是核心产能,核心资本。未来,谁可以数据资产化,谁就可以找到一个主流的商业模式,如果没有数据就什么都做不成。

2.Why:明确所做的是有高价值的

如何判断我们做的是有高价值的?我给大家的建议是一个简单的方法:

① 分析商业种类

首先要分析的就是你进场进入的是哪个商业种类,它的规模和成长速度很重要,尤其是成长速度,如高科技类、电商类等等。

你要确认自己是不是适合做高价值的企业,要看你的规模大不大,成长速度快不快。

② 分析天花板

分析天花板有一个简单的方法:P*Q,P是使用规模,指你做的产品有多少人用;Q是使用价值,是相对于替代品的增值(壁垒和长期差异化能力)。

关于产品有什么价值,其实就是用和不用之间的差别,或者说是用我的产品与用一个替代产品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这里的区别就是差异化,就是你的Q(使用价值)。

所以,你核心要做到的一点就是,我和替代品相比,强在哪,并且不断增加自己的Q(使用价值)。没有差异化的产品大家不要做,因为没有价值,你唯一可以竞争的就是价格。

③ 分析能触达的渠道

关于分析可以触达的渠道,举个例子:比如说在5年以内,有没有一个可信的通道让你成为独角兽,收入是1亿美元?你要把这个通道想清楚。美国值得风险投资进行投资的都是在5年之内可以变成独角兽的企业。

④ 分析获得价值的可能性

最后一点是你要分析你获得价值的可能性,这里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验:创造价值和获得价值是两回事。

历史上有很多产品创造了很多好的价值,但是无法获得价值,所以很快死掉了。要获得价值,就要有付费模式,有销售能力,有可以触达的渠道,这是创业中最难的。

在这个过程中,只要创业者有勇气不断进行探索,就永远可以通过创新找到方法把东西卖出去。

另外一个就是价值链结构,特别是能够获得的毛利率。毛利不是你自己定的,而是你在生态链里的价值,毛利越高说明你越有价值,这比纯利润更重要,最好做到市场上的第一名。

3.Why Now:判断现在是进场的好时机

Bill Gross做了很多的大数据分析,他说创业成功有很多的因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时机,它比任何东西都重要。

一个好的案例就是苹果,苹果不是第一个做数字多媒体播放器的,不是第一个做手机的,也不是第一个做手表的,但却获得了最大的成功。

乔布斯说看方向大家都可以看,但看时机最难,该进的时候就要进,特别是技术驱动的产品。

同时,要关注其他有关于市场和需求的长期趋势:关注量变到质变的时机 (inflectionpoint),敏锐地把控一些突变隐私,如国际环境。你要做芯片,现在机会来了,因为中国的内需很大,芯片一定会起来。

另外,创业一定要找风口,没有风口几乎不可能成功。

雷军曾说“找对风口,猪都会飞”,这是对的。要注意的是,你知道自己是猪,还飞上去了,这时你要做的就是赶快长出翅膀,因为风很快就会停下来,等风停了,掉下来的死猪一定是飞起之后没有长出翅膀的。

所以,找风口很重要,与此同时,一定要打造你的飞行能力。

4.Why Us:打造能胜任的团队

对于这个团队,特别是早期的创业团队:

第一,一定要强调一个重要的概念,并且每个人都要做出自己的反思和判断:你是不是适合做这个事情?

我举一个不是很适合的例子:像我这个身高和体重,我决定去打篮球,肯定做不成的;如果姚明去打乒乓球,也做不成。

第二,是对创业目标领域的未来判断能力。要能看得远,并有独到的观点。我们创造大规模的核心就是你看到的未来和别人不一样,如果一样,大家都是红海。如果你能看得远看得准,而且总能看到别人没有看见的,你就无敌了。

第三,是对创业目标的长期驱动力。外在因素,比如赚钱,它可以作为短期驱动力。根据美国的大数据分析,真正走得远的团队,一定是靠内在因素,如使命、热情等这些长期驱动力。

第四,早期沟通能力很重要。通过沟通,我们可以雇到好的适合的人,可以融到资,可以找到好的机会、渠道等。

第五,是建立技术的能力。团队里的人可能很多不是技术出身,这时你要去找到好的CTO(首席技术官)和技术人才。

如何找到呢?我分享一个心得,其实本质上是两件事情:

一件是像谈朋友一样,比如你要追一个特别好的恋人,可能要追好几年,不断约对方建立联络,在适当时候把对方追到手。

一件是你先找到一个技术大牛,自然会吸引一批人来。好的技术人才,最关心两个事情:我做什么,我和谁一起做。所以如何知道一个技术大牛,是你需要用功的地方。

第六,建立行业能力。

有些团队是关注行业能力,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落地,一定要有行业深度的BD、销售人才等等。

5.How:打造有效的核心能力   

最后我们讲一下如何打造有效的核心团队。

长期来看,对一家企业来说只有两个事情是重要的:你做事的方法,你的品牌。

苹果是最好的例子,苹果的做事方法决定了如果苹果要做一个冰箱,那一定是最漂亮的冰箱。苹果的品牌,就是我把任何东西贴上苹果的标签抖可以多卖30%的价钱。

你在社会里可以做的就是建立能力和口碑,企业也一样,所以早期你一定要想清楚公司的做事方式。

早期,最重要的做事的方法就是快速迭代,包括产品、销售,特别是找到好的GTM(走向市场)切入点,这个很重要。另外,早期的核心能力是融资能力,也就是想清楚的能力。只有想清楚,才可以讲清楚,才可以造血,才可以活很久。

以上,就是如何抓住好的创业创新机会的五个重要环节。

今天的分享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公众号 @笔记侠。中国最大的新商业知识笔记共享平台,微信价值排行榜总榜前十,独家笔记支持湖畔大学、混沌大学、青腾大学、高山大学、中欧创业营、京东商学院、北大国发院等顶尖商学院课程,BAT、TMD、小米、华为、网易等知名企业,丁磊、傅盛、李善友等知名人士,60万企业决策及管理层都在看。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