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法加海战:战略的魅力与赋能管理的优势

伯凡时间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伯凡时间(ID:bofanstime),作者:吴伯凡

1803年,以英国为首的第三次反法同盟与拿破仑治下的法国再次开战。拿破仑在布洛涅集结了十八万军队,准备直击英国本土。进驻英国本土的前提是让大军安全渡过英伦海峡,因此,摆平当时实力显赫的英国海军便成为了当务之急。

拿破仑派海军中将维尔纳夫率领法国和西班牙联合舰队与纳尔逊上将率领的英国海军周旋,企图牵制后者。

1805年10月21日,两军在西班牙特拉法加角的外海相遇,一场足以影响历史走向的海上决战就此爆发。

就对战双方的客观实力而言,法西舰队更胜一筹。其拥有33艘战舰,包含1艘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四层甲板战舰,3艘三层甲板战舰和29艘两层甲板战舰,7艘巡洋舰。整个舰队共装载2626门火炮,官兵合计21580人。

英军舰队共有27艘战舰,其中有7艘三层甲板战舰,20艘两层甲板战舰,只有4艘巡洋舰。舰队仅有2148门火炮,官兵人数也只有法西舰队的一半多。

在当时,传统的海战模式为,对战双方将所有舰只一字排开,用侧舷的加农炮相互攻击。这种布局的好处在于,能够最大化利用加农炮的火力,同时也便于集中管理。因为整个舰队的指挥旗舰往往都处于一字长蛇阵的中心,可以监控整个战局,也方便用旗语向两边的战舰发号施令。

双方一字摆开后,互相射击,直到一方因为人员伤亡、弹药损耗或船只毁坏严重而投降。不难看出,这种对战模式就是单纯的客观实力拼比,谁的船只多、火力猛,谁就拥有优势。

英军统帅纳尔逊对现实状况谙熟于心,在两军遭遇之前,他便根据双方实力,展开了一次异乎寻常的战略部署。

战役伊始,法西舰队按照传统模式依次展开,准备构筑一字长蛇阵。纳尔逊则将英军舰队分为两队,从两个角度垂直化冲向法西舰队,将其切为三段。这一攻击方式让法西舰队措手不及,很快在混乱中陷入被动,三个多小时后,战役结束。法西舰队主帅维尔纳夫及21艘战舰被俘,英国战舰则无一损伤。

2

此役之后,法国海军精锐尽失,拿破仑也不得不终止进攻英国本土的打算。而英国的海上地位则被彻底巩固,此后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其一直是唯一的海洋霸主。

英军在劣势环境下完成了一次完美的逆袭,以绝佳的成绩赢得了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英军总指挥官纳尔逊上将也因其出色的战略能力和卓越的组织管理能力与此战一同彪炳史册。

1

理查德·鲁梅尔特在《好战略,坏战略》一书中提到,战略的第一要义,是以己之长攻彼之短。纳尔逊无疑深谙此道。

在战役开始之前,纳尔逊就洞悉了双方在客观力量上的差距,由于深知英军在战舰数量和火炮规模上处于劣势,所以,他从一开始便放弃了传统的对攻方式。

但纳尔逊也清楚地知道,相比于拼凑而成的法西舰队,英军的优势是更强的荣誉感和更为丰富的海上作战经验。这让他对自己所率领的舰队敢于身先士卒的决心和勇气充满了信心,也对其在混战状态下的作战能力充满了信心。

据此,纳尔逊部署了“攻其不备”的垂直打击战略。在对方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让先导战舰不顾风险,冲入敌方舰队,打破对方的连贯性,让敌方旗舰无法有效指挥其他战舰,使得整个战场处于失序和混乱状态。这种战局在战役开始之前,纳尔逊就已经有所预料,所以在开战之前,他就多次叮嘱下属,一旦开战,各舰的指挥官就要摆脱对于中央指挥的依赖,根据战场情况自行决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切几乎如纳尔逊所料,三个小时后,实力占优的法西舰队降旗投降,英军大获全胜。

“一位有才能的领导者能确定形势中的一个或两个关键问题,也就是找出能够让你事半功倍的‘着力点’,然后集中资源与行动将其解决。”针对这一战役中纳尔逊精妙的战略部署,理查德·鲁梅尔特赞叹道:“好战略看起来总是这么简单,不需要用一个又一个演示文稿去解释……战略工作的核心基本相同——发现关键问题,设计出一个合理的方案,并集中力量采取行动处理这些关键问题。”

纳尔逊出其不意,利用垂直打击战略使得法西舰队船坚炮利的优势尽失,这是该战略得以成功的部分原因。正如前文所述,一个好战略要想顺利实施,不仅要找到对方的劣势,还要显化己方的优势。

在对战中,英军的优势体现在面对混乱战局时的灵活性和自主性,这并非与生俱来的能力,而是纳尔逊几十年如一日,在英军内部所培育的优良文化的直接体现。

2

就战略而言,纳尔逊的垂直打击战略可以简化成三条几何线段,两条较短的平行线段垂直冲击,将一条较长的线段分为三段。如果仅着眼于这一简化模型,我们并不会觉得其中有什么过人之处,而一旦我们将扁平化的线段丰盈起来,将其还原后,就会发现其中的不简单。

每一条线段都由数十条战舰组成,而每一只战舰都相当于一个中型公司。以纳尔逊的座舰“胜利” 号为例,其由木材、钢铁、帆布和缆绳组成的船身长约69米(相当于23层楼的高度),船上的850名海员需要不停地在舱室和主桅杆之间忙碌。他们要用总长度为4200米的绳索来升起并调整面积达5443㎡的船帆(相当于大半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在整个作战过程中,士兵们负责装填火药、瞄准和射击,而海员们则要操纵船只以有效配合士兵的攻击。这对每个岗位人员的技术能力以及整个团队的默契程度都是极大的考验。

而纳尔逊则通过其日常的培育和训练,将如此复杂而庞大的舰队变成了一个能够灵活应对混乱战局的有机体。

“赋能”是近年来管理领域的一个热门词汇,按照《赋能》一书的描述,“赋能”的本质是组织权力的下放,将过去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权力合理赋予基层个体,让他们在明确组织目标和坚持一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自行其是”,以提高组织应对不确定性风险时的灵活性。

若就此而言,纳尔逊早在两个世纪之前就已经开始推行赋能管理。

据记载,纳尔逊将其下属称为“战场上的承包人”。从其作为海军将领开始,便一直着力培养其麾下官兵的独立决策能力。在特拉法加战役开始前的几天,他依旧耐心地向各个指挥官灌输他一贯的理念——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对信号旗等通信手段的依赖。

“纳尔逊的核心做法是,在其所统领的组织中培育一种文化。”斯坦利在《赋能》一书中概述道,“让组织中所有的个体都有主动性,并且能够进行关键性的思考,同时反对简单地执行命令。”

与英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法西舰队严格的权威式管理。拿破仑让维尔纳夫严守战略秘密,不得透露给其下任何舰长,所有指挥官只能依令而行。对中央指挥系统的过度依赖,让法西舰队在战局陷入混乱后,变得惊慌失措、处处被动,最后被灵活机动的英军逐一击破。

3

基于纳尔逊过人的胆识和谋略,英国舰队运用垂直打击战略使法西舰队失去了原有优势。而让其有信心和决心施展这一战略,并且最终使得英军以少胜多的根本原因,则是因为远见卓识的纳尔逊很早就在舰队中施行了赋能文化,正是从这一文化土壤中,生长出了英军面对混战局面时的绝对优势。

战役爆发不久,纳尔逊的座舰“胜利”号便与法西舰队的“敬畏”号纠缠一处,双方士兵短距离交火,战局异常胶着。纳尔逊同舰长哈迪一同巡视战场时,一颗从“敬畏”号飞来的子弹射中了纳尔逊的左肩并透过其胸部,他倒在了甲板上。在海员们慌乱将其抬入船舱时,战役也进入了最高潮。其他人并不知道纳尔逊已负伤,英军各舰的指挥官都聚焦于各自的战局,自行判断局势并采取应对措施。

3

英国海军指挥官 纳尔逊

三个小时后,战役结束。在得知获胜的消息后,纳尔逊说道:“我感到满意……感谢上帝,我总算尽了我的职责。”不久,他的心脏便停止了跳动。

战役中被英军俘虏的法西舰队统率维尔纳夫中将曾这样评价他的对手:“对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失去纳尔逊这样的高级将领都是无法弥补的损失,但在英国的卡迪兹舰队,每名舰长都是纳尔逊。”

即使站在今天来看,这场发生在两个多世纪之前的海战依旧具有很强的启示性。纳尔逊用一场伟大的胜利,让我们目睹了赋能管理的优势以及好战略的魅力所在。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