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中国昔日最大旗舰店关闭 快时尚迎来增长放缓?

金正焕

行业增速放缓下,一向扩张谨慎的ZARA也迎来了闭店案例。这究竟是快时尚增长放缓的信号,还是个例?

前瞻经济学人

2月9日,有消息称,位于成都市区核心地段总府路乐森购物中心的ZARA旗舰店已于2017年2月4日正式关闭。ZARA公关部则解释称,此番闭店为正常的商业运作。

虽然此前,ZARA在华没有关店的案例,零售分析师称,也许也是正常的市场化再整理,不过,这一关店行为还是引发了业界的热烈讨论和诸多遐想。有分析人士担心,这或是快时尚增长放缓的信号,也有人认为这或是和乐森购物中心的运营有关,更多是个例,并不能将此作为快时尚衰退的信号。

此事引发业界关注,根源在于近年来,不同的快时尚品牌在华的扩张节奏已有所变化,步伐并不一致。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快时尚品牌不同扩张路径。激进的H&M似乎没有从频繁开店中获取高额利润。而保守的ZARA门派似乎都遇到了门店边际效应递减的趋势,因此,不免让人联想到快时尚已经迎来增长放缓的趋势。

但是,前瞻产业研究院了解到,首先,ZARA此次闭店所在地成都乐森购物中心一度被当地人笑称为“商业百慕大”。在此地运营的各大品牌,比如LOUIS VUITTON、DIOR也都相继关店。因此不太可能是快时尚ZARA的品牌出了问题。

而H&M开店的速度比ZARA快,为什么创造的效益却没有ZARA高,是因为,ZARA的每平方效益远远高于H&M的利润。

其中以H&M集团为例,五年内,其全球门店总数由2776家增长到4351家,涉足的市场数由48个变成64个,员工数从7.2万扩展到11.4万。仅在中国,2016财年H&M就净增91家门店,平均每4天开出一家新店。优衣库2016年在华新开门店136家,总运营门店达到514家,H&M则以444家总运营店数紧随其后。相对而言,ZARA的扩张则显得格外低调,其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ZARA在中国64个城市开设了175家门店以及电商平台,总量还不及H&M一半。

一方面基数相对较低,另一头则是ZARA对于扩张过快已有反思。早在2015年,就有西班牙媒体披露,Inditex集团称在大中华的门店总数超过500家之后,将暂缓开店。ZARA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品牌分化,也与其母公司文化有关。时尚产业分析师雅各布就表示,Inditex集团比较偏向于满足相对小众需求,倾向个性化生产,而优衣库背靠的迅销集团更适应大众化生产,H&M集团则居其中,追求性价比与效率化。各母公司的不同文化最终影响了给自品牌的入华节奏。多品牌入华带来的是Inditex品牌定位的精准化,从而也无需过于扩大门店规模。

多品牌战略下控制规模给Inditex带来的是利润增长。Inditex集团去年发布截至7月31日的上半年业绩报告则显示,集团上半财年销售额上涨11.1%,实现营收104.7亿欧元,约778.3亿元人民币,利润收入上涨7.5%,获得收入12.6亿欧元,约93.6亿元人民币。“开100家200平米的门店,和开10家2000平米的门店,显然后者的管理成本会更低,所以ZARA单店坪效更高。”冷芸说。

2

虽然快时尚整体面临着利润下滑的趋势,但是从H&M和ZARA的策略来看,未来,盲目的扩张可能不会增加利润,反而会使得单店成本超过单店的最大利润,使得利润的边际成本最大。再者,多品牌的融合才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