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发力自建物流 欲取代联邦快递?
亚马逊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宣布自建物流体系之后,在物流领域的动作逐渐增多。根据华尔街日报近日对对20多位亚马逊现任和前任管理人士以及该公司业务伙伴进行的采访,这家零售巨头有相当宏大的抱负:有朝一日为本公司、其他零售商以及消费者运输并递送包裹,这可能会颠覆销售商和送货商之间的传统关系。
促使亚马逊进入物流领域的主要推动力是自营商品的订单量。根据Internet Retailer发布的《全球1000强报告:全球电商零售的革新》,2015年几乎三分之一的美国电商零售交易都发生在亚马逊上,而在2012年这一比例只有12%。
对于自营商品占比较大的亚马逊来说,海量订单所对应的是庞大的货运量。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亚马逊快递业务量约为10亿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重要合作伙伴之一——联邦快递集团在2016财年的快递业务量约为30亿件。这意味着亚马逊的快递业务量已达联邦快递集团的三分之一。规模庞大的运送量意味着亚马逊完全可以通过自建网络的方式来取得物流“批发价”的效果。花旗集团的分析师表示,如果停止使用联合包裹和联邦快递的服务,亚马逊每年可节省11亿美元。
亚马逊收入攀升的背后:物流成本占比也在上升
亚马逊的该项宏伟计划也有自身仓储实力的支持。亚马逊此前为了保证配送时效,大力建设了物流网络,这张物流网络的节点包括物流中心、产品分拣中心、配送站以及Prime Now Hub等。根据华尔街知名投行PiperJaffray公布最新数据,亚马逊在半径20英里(约32公里)设置的配送站网络已经可以覆盖美国44%人口。而在2015年,这个比例为38%,2014年仅为26%;该比例预计将达到80%。
亚马逊物流节点覆盖人群比例迅速上升
此前也有大量迹象表明亚马逊一直准备着颠覆物流行业格局。彭博社曾披露过一份提议借助FBA(履单服务)积极向全球物流市场扩张的亚马逊高管团队报告,该报告提出建立一个全球寄递网络;2016年又推出的“亚马逊全球供应链”业务,试图打造一个“去中介化”的体系;本月亚马逊又引入40架波音767-300开始了自有航空货运网络建设。与传统物流巨头手中争夺运输和配送业务的局面逐渐清晰。
在当前,亚马逊建立自身的物流体系的主要意义在于降低物流成本,从而巩固亚马逊电商巨头地位。但达成这一目标也需要进行其他方面的建设。比如沃尔玛此前收购的Jet.com就在动态定价策略上更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偏好,比如尽管亚马逊能够做到高速配送,但一些对价格极其敏感的消费者仍愿意以较长的配送时间来换取较低的商品价格。另外,亚马逊的退货率也有降低的空间,根据EcommerceBytes对亚马逊、eBay和Etsy这三个平台的退货率调查,亚马逊的退货率最高,达3%,eBay是2.3%,Etsy最低,退货率为1.2%。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