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影业巨亏时下血本进军实体院线 意欲何为

时间流水

8月22日晚间,阿里影业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阿里影业出资3900万元购得杭州星际影视文化有限公司60.84%的股权,同时出资6100万元注入杭州星际,共获得该公司80%的股权。阿里影业在公告中称,收购星际影城是“为了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延伸,本集团正尝试投资及打造自有的娱乐消费终端场景。”阿里影业相关负责人强调,“阿里影业是要去做一个平台化的互联网影视公司,而这个平台就是要将粉丝运营、投融资、内容生产制作、宣传发行和院线服务全面整合在一起,服务于整个影视行业。”

从阿里影业官方内容,我们可以看到,阿里影业1亿元收购杭州星际影视,是为了扩张产业链,布局娱乐互联网平台。但是,我们要注意到阿里影业上半年营收2.57亿元,却巨亏4.66亿元,此时下血本1亿元进军实体院线,其本身的利益诉求不容忽视。

一、中国电影票房高速增长

201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440.69亿元,同比增长48.68%,2010-2015年的复合增长率达34%。可以看到我国电影产业正高速增长,业内人士普遍预期到2020年我国电影票房将超过1000亿元。

图表1:2010-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单位:亿元)

电影票房收入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院线和电影院票房分账达50%

在电影产业利益分配格局中,是以电影票房为核心。我国票房分账体系为在扣除5%的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和3.3%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后,上下游按票房收入按比例分账,传统上,一般上下游按43:57的比例进行分账,其中制片方+发行方分得43%,院线公司+影院分得57%。2011年1月30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促进电影制片发行上映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对电影票房分账提出指导建议:电影院对于电影首轮反映的分账比例原则上不超过50%。消除电影专项金和营业税的影响后,该项建议将制片方+发行方的票房分账比例从39.4%提高到41.7%,提高了制片发行方的收益水平。但是,在电影产业链中,实体院线等放映终端比内容制作赚的更多。而且,每部电影的风险主要由投资商承担,院线公司的风险远低于制片商和发行商。因此,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有阿里巴巴集团支持的阿里影业肯定不会仅仅满足于制片商和发行商的利益分配,迟早会进军实体院线领域。

图表2:国内电影票房分账体系(单位:%)

电影票房分账体系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电影广告收入中影院分成超过片方

目前,电影广告业务主要有三大类型,分别为影院映前广告、电影贴片广告和电影植入广告。相比而言,影院映前广告的投放终端为电影院,投放周期及成本相对可控而稳定,场次和区域的操作也更加灵活,不会受到单部影片票房高低影响,市场发展潜力巨大。2015年,我国电影广告收入为44亿元左右,其中,影院映前广告收入为22.4亿元,占电影广告收入的50.91%。而且电影贴片广告看似属于片方利益的范畴,不过,为了保证贴片广告能够顺利播放,制片方及映前广告供应商依然需要与影院进行利益分成,否则广告可能遭遇“被剪”的命运。因此,电影广告收入中,影院分成也是超过片方的。

因此,在电影产业中,不管是票房分成,还是电影广告分成,影院(院线+电影院)都超过片方(制片商+发行商)。此次,阿里影业斥资1亿元进军实体院线,本身就是看中实体院线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