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使熊猫债大幅攀升 规模近500亿超去年6倍
近来,人民币贬值推动熊猫债发行大幅攀升。数据显示,2015年迄今,公募形式发行的熊猫债规模已达323亿元人民币,而此前该类债券总量仅40亿元。
“熊猫债券”是指国际多边金融机构在华发行的人民币债券。根据国际惯例,国外金融机构在一国发行债券时,一般以该国最具特征的吉祥物命名。因此,与日本的“武士债”、美国的“扬基债”一样,2005年9月28日,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把首发债券命名为“熊猫债券”。
由于境内发行成本较高,且债市开放度有限,熊猫债在之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并无太多发展。
相比于外国投资者持有日本国债的比例为10%,持有德国债券的比例为60%,外国投资者持有的中国境内债券的比例仍很低,截至2015年11月仅为1.6%,远低于其持有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内的其他货币资产。
直到进入2015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中国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贬值压力加大,熊猫债重新被激活。2016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相继发布两个利好政策,为熊猫债发行打开通道,首只交易所市场公募熊猫债发行完成。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熊猫债发行7支,规模达80亿元人民币;而截至8月1日,今年以来熊猫债已发行18支,规模近500亿元人民币,发行规模超过去年全年的6倍以上。
尽管目前中国的熊猫债市场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但发展潜力巨大。
伴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松绑和中国资本项目逐渐开放,中国债券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中国债券市场迎来了更多的境外发行人和投资人。境外机构今年上半年托管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的债券规模新增近609.6亿元人民币,接近去年全年的债券托管增量。这些流向中国的资金,将帮助更多企业进行长期融资,并提供有效的募资平台,推动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实际效益。
同时,高度发达的熊猫债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至关重要,而人民币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也将进一步支持熊猫债市场的发展。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加深,国际投资者亦将寻求购买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同时投资于其早已熟知的企业和实体发行的债券及其他金融工具,以获得保障、减轻信用及其他风险。
在当前全球低利率市场环境下适时加快开放债券市场,有助于拓宽杠杆转移的政策回旋余地,也有利于市场上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发现,并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此外,更多不同期限和架构的熊猫债发行也有助于完善收益率曲线。
目前,熊猫债只适用于境外注册的公司主体。而且,境外发行人在银行间发行熊猫债,还存在不少技术性问题,包括募集资金的使用要求差异、中国和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差异等。同时,还需要保持地域和行业多样性,深化和发展熊猫债市场、消除国际发行人和国内投资者之间的隔阂。熊猫债市场确实面临切实的挑战和障碍。
然而,中国债券市场的发行利率成本比美国低100个基点左右,对境外机构而言,低廉的发行成本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同时,业界正与中国监管机构合作,致力于解决那些影响外国机构在中国发行债券的技术性问题。伴随发行主体逐渐多元、信用风险评估机制慢慢健全、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国内风险序列更加完整,中国将吸引更多的国外发行人投资国内市场。
一旦成功解决与各种发行有关的不确定性,熊猫债市场必将迎来全盛时期。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