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十亿美元IPO落地 即时通讯如何货币化?

IPO

 根据中国证券网7月11日上午消息,日本聊天软件Line已经确定按照目标区间上限发行新股,并将行使绿鞋期权,向投资者出售更多股票。这将使得将市场IPO的融资总额增加到1328亿日元(13亿美元),从而成为今年以来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IPO交易。

Line十亿美元IPO落地 即时通讯如何货币化?

Line十亿美元IPO落地 即时通讯如何货币化?

这令人想到2014年阿里巴巴的上市,同样的亚洲背景,同样的跨国上市,同样设置了绿鞋期权,同样造就了科技公司融资之最。绿鞋期权是一种为防止股票需求巨大而允许承销商超额配售股票以稳定股票价格的权利。这意味着,Line的股票备受市场追捧。

作为通讯平台,即时通讯app具有非常明显的网络经济效应,活跃用户越多,也就越能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该app,最终形成赢者通吃的市场独占局面。比如微信,数据显示其月度活跃用户已经超过了7.62万亿,其他即时通讯应用基本上无法获得发展的空间。Line虽然在用户数量上不及微信,但却在地区市场与微信一样占据主导优势,其月度活跃用户为2.18亿人,而其主要用户所在地日本,台湾,泰国和印尼人口加总才4.5亿人。

Line十亿美元IPO落地 即时通讯如何货币化?

Line十亿美元IPO落地 主要市场在日、台、泰、印尼

尽管Line在2015年的营收达到1207亿日元,上升40%。但根据IPO文件,其2015年净亏损仍达76亿日元。这也凸显出通讯应用的一个共同问题:虽然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即时通讯app仍然面临变现的问题。变现能力所决定的预期盈利,才是支撑股价长期坚挺的基础性因素。

即时通讯平台的确在努力融合更多商业场景,通过搭载商城,理财,支付等功能实现用户流量的变现。但目前这些业务都无法为即时通讯平台提供强大的收益支撑。其原因一是这些场景还处于“免费模式”的开拓阶段,变现并不容易。比如今年微信出台的资金提现超出1000元部分按银行费率收取手续费,尽管其目的是为了支付银行手续费以减少成本压力,但终止“免费模式”还是遭到了用户的指责,因为通讯应用的提现需求本身就大于拥有电商平台的支付宝。

Line十亿美元IPO落地 即时通讯如何货币化?

即时通讯用户规模与使用率都很可观 问题在于货币化

变现的另一个难题则在于监管层面,仍以微信为例,日前微信应央行要求清查二清乱象(平台上既非银行也非有牌照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所引发的截留资金、高额返利以及欺诈等现象)而关闭3000家微商城的支付功能与10大三级分享平台。

因此,即时通讯app目前的主要变现渠道还是广告。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2015年Line的广告收入占高达11亿美元的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该公司的收入来源还包括手机游戏和用户购买和互相发送的动态大型表情。微信从2014年开始尝试投放横幅广告,并且向持有官方微信帐号的公司开放在其他公司的官方页面上投放广告的业务;2015年,微信尝试在朋友圈中投放广告。

Line十亿美元IPO落地 即时通讯如何货币化?

腾讯目前主要靠游戏和广告支撑收入

即时通讯app如何通过更多的场景来探索货币化之路,仍然是其能否得到资本市场长期支持的关键,也是其本身稳定发展的命门。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