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现在不要读我的小说 结婚后再看

滔说

前瞻经济学人

2014年11月30日,诺贝尔文学奖得者莫言做客中山大学逸仙名家论坛,作了<<我小说中的人物原型>>。讲座后,一名中学生直率提问:“我是一个中学生,现在老师推荐看莫言老师的作品,但是我发现一个问题,莫老师的书看着看着就会看到一些描写性行为的部分,我不知道这适不适合中学生看”?对此,莫言解释道,自己的作品有关爱情、性的描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塑造一个丰满的人物,自然离不开这些情节。

莫言称,自己以前写作的时候,没考虑到自己的作品如今会被中学生和小学生来阅读。同时自己也有了解到网络上有一些影视、文学作品远比自己写得更要“露骨”,怎样控制“这样的东西”不至于影响到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是一个全世界都需要关注的问题。随后,莫言给出了自己最“直接的建议”:“不要听你老师的,不要读我的书。可以读一些写母亲的,写乡村风景的散文,长大结婚后再读我的小说”。

2012年,莫言成为了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成为作家群里毫无疑问的“富豪”,他的书籍在全国各地出现了抢购热潮,关于他视频的演讲点击量也一路领先,从幼小的少童到年迈的老者,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关于他的作品,很多老师父母更是“莫言”热,凡是跟莫言关联的作品恨不得全搬回家,望子成龙的心态空前急切,恨不得自己的孩子立马就成为下一个“莫言”。事实上,历届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哪怕其作品并不太容易读,获奖后也会在全球热卖一阵子,甚至会持续很长时间。可我们有多少人老师或者父母,真正的认真读过莫言老师的作品?有没有考虑过适不适合孩子?

莫言的许多小说,充满魔幻色彩,大胆的性描写,暴力美学,不少都是“开门见山”。出于创作需要,这无可厚非。但对接未成年人,确实有些“儿童不宜”。因此,老师及父母向中小学生推荐作品,应当看作品本身的内容是否适合中小学生阅读,而不只是简单地看作品是否属于名著,更不能简单地以作者的名气为标准,因为作家出名,作品是名著,就向学生推荐。莫言的作品,别说不适合未成年人读,就算很多对文化接触颇深的人都未必看得懂,看得透。对于尚未形成成熟辨别力的青少年而言,诸多描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性和社会的认识。如此,得不偿失,不但不能帮助孩子提升,相反可能会误伤孩子成长。作为一位文学殿堂的大师级人物来说,没有人比莫言更了解自己的作品,其实早在2013年8月,莫言就曾表示,很抱歉自己的作品没有适合少年儿童读的,为儿童写书是我多少年来的梦想。

莫言直言,我怀念那时候创作的激情。“上世纪80年代一天可以写一个短篇小说,现在一个星期写不了500字。”他说,现在太过谨慎,前怕狼后怕虎,这样写读者会有什么反应,想太多变成了枷锁。“我想在今后的阶段,努力争取回到当时天不怕地不怕的状态,写出来再说,自己年轻时的创作更加偏快刀斩乱麻,烈火般温度表达内心对不满事物的强烈愤慨,但今后应该修正年轻时过分极端的态度”。是的,如今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早已不再有当年的写作之“勇”,如果当年的他,要考虑书籍是否适合孩子阅读,是否批判过多,是否过于“露骨”,那或许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歌德曾说,“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莫言的成功离不开“做自己”。所以,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我们尊重每一份沉甸甸的获奖荣誉,但不能因此要求诺内尔文学奖的作品适合每一个人,或者是让每一个人喜欢。

莫言曾为他人的书籍写序,人生一世,迷钱、迷权、迷女人、迷名誉……迷之愈急,毁之愈速;迷之愈甚,毁之愈剧”,因此,要修己德,解心魔,去心痛,身心清静,克己守分,一句话,要“放下”。放下,才能自在、自由,达到人生至高境界。这便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如果每个人都是“莫言”,那诺贝尔文学奖一定不属于他!

人的一生,在什么阶段,做什么样的事,便是对人生最好的不辜负,年幼的时候多读一些儿童趣味读物,看童话故事。童话会滋养孩子的梦想,会萌芽孩子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会带给孩子天真美好的印象和幻想;十几岁的时光,看一些名人传记和成长故事,看别人一生如何奋斗,战胜困难,在矛盾的关口如何选择,在关键时刻如何取舍,在脑海里烙下一些品质的感性认识和熏陶;二十几岁时,对哲学的书籍有所涉猎,懂得要辩证多元地看待问题,而不是囿于固执,专业的成长如果建立在对人性多元的认识、理解和包容之上,才能走向更深远的成功,而文学和艺术里,浸润着人性百态。

莫言曾经说过:“忘掉所有的奖项,是所有作家最高的选择。”对于我们太多的人来说,“不因为拜别人而丢失自己,方能成为下一个“莫言”。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