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行业细分领域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

刘源

 中国军工产业进入黄金十年,政策的放宽、高昂的利润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将军工产业推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投资热点。另一方面,中国军工产业即将进入暴发期,部分军工企业肆意扩大规模进入民用领域,民间资本疯狂涌入军工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把握好行业发展脉博、理性投资也便显得极为关键。

军工产业

中国军工行业发展及前景分析

1. 中国军工行业市场主体分析

中国军工行业包括航天、航空、兵器、船舶、核、军用电子六大子行业。国内从事军品生产的企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国资委旗下的十大军工集团,主要从事军品设计、零部件生产和总装,同时各大军工集团都有相当数量的民品业务;另一类是其它社会企业,主要从事军品的基础零部件制造和原材料供应等。

十大军工集团

1、军工集团业务分析

(1)军品业务现状

十大军工集团是中国军工行业的主体。六大行业中,各集团公司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分工,军品之间基本不存在竞争。

军工产业

(2)民品业务现状

中国十大军工集团的民品收入已经超过了军品,早在2006年中国军工系统民品收入就占到军民品总收入的65%左右,军工集团的民品收入的复合增长率在20%左右。

军工产业

2、军工集团利润分析

中国的军工上市公司在军工产业链居于下游的主机企业毛利率水平较低,上游元器件商则相对毛利率水平较高。根据美国的经验,军工产业上游主机和关键部件商毛利率水平与下游配套商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异,说明国内军工产业链上游利润率有待提高。

军工产业

其他社会企业

现在民营企业已经占据了军工产品特别是军工零部件产品的半壁江山。从国外经验来看,国外军品的社会采购比例一般在30%-40%之间。

“十三五”期间,军工行业的大发展也将给这些民营企业带来发展机会,增加新的业绩增长点。现在很多产品尚处在定型期,一旦定型量产之后,军品订单的大规模释放是值得期待的。

2. 中国军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军工行业产业格局

中国军工行业在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小核心、大协作、寓军于民”的产业格局。这种产业体系突出了主营业务,强化了军品基业,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形成了整体上的优化。

中国军工行业供应体系

目前,中国军工产业的供应体系分为装备与配套生产、武器供应和采购三个层次。

◆ 装备与配套:主要为社会企业,民营获证单位占已发证单位的比为超过40%,主要从事军品的基础零部件制造和原材料供应等。

◆ 武器供应:国资委和国防科工局旗下的十大军工集团及下属子公司,主要从事军品设计、零部件生产和总装,同时各大军工集团都有相当数量的民品业务。

◆ 装备采购:政府是军工产品的唯一需求方,总装备部及下属的海陆空和二炮装备部负责武器装备的采购。

中国国防军费支出现状

1、国防军费支出

国防军费支出是军工发展的源头。在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草案报告中,列出了国防支出预算为9543.54亿元,较上年增长7.6%,增速为近年来最低;同时,由于GDP增速和财政收入增速均较上年下降,军费支出占GDP和财政收入的比重基本与上年持平。国防建设需要长期稳定的投入,军费预算与经济增速同步回落使其更具备持续性,有利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发展。

2、军费应用向高端技术制造和军事现代化建设倾斜

目前,世界安全形势动荡,我国维护国家领土与主权的挑战增大,台湾问题、东海及南海问题以及一带一路沿线风险,都在倒逼我国加速高端武器研发和制造,提高军事现代化建设效率。

3、军费增速下降,军民融合预期上升

军民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重要意义即节约军费开支,提高技术创新研发效率,推动军工产业升级。

中国军工行业主要产品需求市场测算

1、商业航天未来空间大

在国内市场,商业航天已先布局良机。航天科工集团、航天科技集团等国家队已开始布局商业航天;民间商业航天项目也已启动,商业化运营卫星“吉林一号”、“丽水一号”相继发射升空。未来,我国商业航天市场前景巨大。

2、军队红外热像仪潜力巨大

军用红外镜头主要应用于军事夜视侦查、武器瞄具、夜视导引、红外搜索和跟踪、卫星遥感等多个领域,属于刚性需求。

3、无人机:军用、民用专业级无人机龙头即将起飞

(1)军技转民用、产业配套成熟、成本下降推动民用无人机爆发

(2)预计未来15年中国无人机市场需求超3300亿元,快速增长

4、军工信息化是国防投入重要方向

从计算机行业的角度看,军民深度融合将开启军工信息化建设新时代。军工信息化建设,将是“十三五”我国国防投入的重要方向。

 中国军机制造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军机细分产品市场需求前景分析

军机之轰炸机市场需求前景分析

1、轰炸机市场参与者分析

中航飞机是我国唯一的轰炸机、运输机生产厂商,主要生产机型有轰六、飞豹和运8。我国军费连年保持2位数的增长速度,是轰炸机需求稳定增长的前提,周边局势紧张使得军方购买轰炸机等军用飞机的意愿加强。未来3年军机订单会保持稳中有升的局面。在大力发展建设“战略空军”的国家意志下,中航飞机将迎来长期的景气繁荣期。

2、轰炸机市场现状分析

轰炸机在空中作战中至关重要,除了可以投放常规炸弹外,还可以投掷核弹或者发射空对地的导弹。轰炸机可以分为轻型轰炸机、中型轰炸机以及重型轰炸机。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只有中美俄三国还保持着战略轰炸机部队,其中以美俄规模最大,技术也最为先进。

3、轰炸机市场需求预测

我国已基本满足研制轰炸机所需的三大条件:需求、技术及资金,或许不久我国新型战略轰炸机将出现在公众面前。从资金方面来看,美国在B-2轰炸机从1981年到1992年的研发过程中费用总计205亿美元(约1500亿人民币),中国未来战略轰炸机可以进行参考。考虑到中国物价水平和购买力平价优势,如果按中国战略轰炸机两种占比与美国相同来测算,预计中国对新型战略轰炸机需求在50-100架左右,市场规模在1500- 3000亿元。

军机之运输机市场需求前景分析

1、运输机市场参与者分析

中航飞机是我国唯一的轰炸机、运输机生产厂商。中航飞机已形成大中型飞机产品系列化格局。根据中航工业集团对中航飞机的未来定位,中航飞机有望成为国防现代化装备重要承制商、世界级支线飞机制造商、世界级大型飞机机体结构件一级供应商、国内外军民两用飞机起落架的专业配套商。

2、运输机市场需求预测

目前,国家周边的战略因素,致使空军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国家领导不断提高重视,强调加快建设空天一体化强大空军。而飞豹、轰6、运8作为我国目前主力军机,采购稳定增长。

运-20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重型军用运输机,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军事运输机,是战略投送的核心力量。运-20拥有高延伸性、高可靠性和安全性。我国对运-20总量需求大概是400余架,预计运-20在两年内可以投入量产并完成首批交付。未来基于运-20平台的预警机、加油机项目或将陆续推进。此外,中国今后将会向国际市场销售运-20重型军用运输机,与美国和俄罗斯争夺运输机市场份额。

军用直升机市场需求前景分析

1、军用直升机分类

军用直升机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武装(战斗)直升机、运输直升机和作战勤务直升机(侦查、通讯和指挥等)三大类,各占总量1/3 左右。

2、全球军用直升机发展分析

从国家/地区分布来看,美国战斗直升机占全球30%的份额,遥遥领先其他国家;中国占全球的比重为4%,位居第三。根据Flight Global统计,2014年全球主要国家中,美国战斗直升机(约占其军用直升机总量的1/3)数量以5854架依然保持在第一的位置,占全球总量的30%;俄罗斯1101架排在第二位,占全球总量的6%,美俄两国占有份额较上年有所上升;中国以806架排在第三位,占全球总量的4%,与上年持平。

军工行业

3、军用直升机市场规模及预测

2011-2014年,全球军用直升机市场规模逐年上升,从2011年的540亿美元左右上升到2014年的约65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75%。2015年,全球军用直升机市场规模略有下降,在630亿美元左右;2016年全球市场规模与上年保持持平,2017-2020年将呈下降趋势,每年市场规模不足600亿美元。

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 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概况

航空发动机定义及分类

航空发动机是指为航空器提供飞行所需动力的发动机。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它直接影响飞机的性能、可靠性及经济性,是飞机的核心部件。

航空发动机可以分为活塞式和喷气式两大类。其中,活塞式是飞机或直升机最早采用的动力形式,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发展到巅峰状态。但是活塞式飞机不能超越音速,随着人们对飞机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喷气式发动机产生了,这也为飞机突破“音障”提供了可能。目前主流的发动机是燃气涡轮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细分产品特点

航空发动机的特点是体积小,功率大,各部件的工作条件严酷,特别是转动件在不同的温度、载荷、环境介质(空气,燃气)下工作,大多须用比强度高、耐热性好和抗腐蚀能力强的材料制造。航空发动机的使用期限不尽相同,军用飞机发动机一般为100~1000小时;民用机发动机甚至要求1万小时以上,所用材料的组织和性能须保持长时间稳定。航空发动机早期采用铝合金、镁合金、高强度钢和不锈钢等制造;后期为适应增加发动机推力、提高飞机飞行速度的需要,钛合金、高温合金和复合材料相继得到应用。

2. 全球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主要国家航空发动机发展状况分析

1、美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分析

美国政府历来重视和扶持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2002年,国家成立了“美国航空航天产业未来委员会”,该委员会向美国总统和国会提交了《美国航空航天产业未来委员会最终报告》。尽管美国是当今世界航空工业超级大国。

2、英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分析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航空发动机的国家之一,后来,虽因国力有限,失去了在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的全面优势,但在民用涡扇发动机和垂直起落动力装置等技术方面仍处于世界一流地位。经过几次合并,从1966年开始英国的航空发动机工业已经完全集中到罗·罗公司。

3、法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分析

法国是早期航空发达国家。由于在二次大战时被占领,战后航空工业瓦解殆尽。其航空发动机工业是从战后从头开始搞起来的,因而大大落后于美、英。经过引进和改进改型,从60年代后期开始,在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方针下走上了自行研制涡扇发动机的道路。

4、俄罗斯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分析

俄罗斯基本延续了前苏联的航空发动机技术方面的成就。在航空发动机研制方面比英国和德国晚了5-8年,但由于航空技术基础好,国家的技术和经济实力强,不惜在军备和航空装备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在经过引进和仿制过程后,很快转入了自行研制的道路,并在世界航空发动机技术方面处于世界前列。

3. 中国军用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状况

军用航空发动机发展状况

我国的航空发动机研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漫长而艰辛的发展,从最初的仿制,到后来的改型,再到自主研发,先后成功量产了涡扇-6、涡喷-13、秦岭(涡扇-9)、昆仑(涡喷-14)、太行(涡扇-10)等各型发动机,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现阶段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发实力仍相对薄弱,研发进度仍显著滞后于战斗机,从而制约了整个飞机制造业的发展。可以说,航空发动机正成为我国飞机制造业的“痛点”。同时,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中国正力求突破。

中国主要军用航空发动机型号及适用军机

与美、俄、欧洲等国的相比,我国的发动机仍然有较大差距。中国涡扇-10“太行”发动机及其改进型的性能指标与美国普惠F100和通用电气F110相当,这两款发动机是目前美军F-15和F-16战机的动力装臵。中国涡扇-15“峨眉”涡扇发动机仍落后于美国上世纪90年代的产品F119发动机,该发动机是F-22的动力来源。

中国主要军用航空发动机生产商

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仍处朝阳期,未来10年将是我国振兴航空的发展新时期。目前,我国军民用航空发动机仍然高度依赖进口,国产发动机的技术差距较大。2016年8月,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正式成立,将担负起中国军用或商用发动机研发的领导作用。从产品生产来看,我国航空发动机生产商主要包括中航工业旗下的中航动力、中航动控、成发科技、西航、中航黎明等。

军用航空发动机成本构成

对于战斗机发动机,其外涵道很小,有加力燃烧室,因此,风扇、外机匣的价值占比较低,但加力燃烧室、控制系统占比高;对于运输机发动机(客运、货运、军用),外涵道大,无加力燃烧室,因此,风扇、外机匣的价值占比高,控制系统占比较低;直升机发动机中,控制系统、减速机构的占比较高。

4. 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全球航空发动机竞争格局

航空发动机是一个进入门槛极高的行业,全球范围内呈现典型的寡头垄断格局。

◆ 地域格局

由于航空发动机的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等特点,行业进入门槛很高,全球范围内航空发动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呈现出典型、明显的寡头垄断格局。

◆ 市场格局

世界大型民用航空发动机产业已呈现金字塔式的发展格局,处于塔尖位置的整机制造商包括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GE公司)和普拉特·惠特尼公司(PW公司)、英国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RR公司)以及这三家公司等相互合资成立的CFM(SNECMA、GE合资)、IAE(RR、PW合资)和EA(GE、PW合资)等公司,这些企业具有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整机的能力,几乎控制了全球大型民用飞机发动机的核心技术研发、总装集成、销售及客户服务等全部市场。

航空发动机企业分布格局

中国航空发动机制造资产全部集中在原一二航集团下,其中实力最突出的四家企业包括沈阳黎明、陕西西航、株洲南方、贵州黎阳。其中沈阳黎明、陕西西航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它们成功研制了中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太行”和“秦岭”,并为中国歼11B和歼轰7战斗机配套。S吉生化完成增发后将拥有西航集团优质的发动机业务,未来有望成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动机资产的重要整合平台。

5. 航空发动机行业需求前景预测

航空发动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安全环保经济高性能发动机潜力巨大

2、中小型发动机具有较大成长空间

3、新概念发动机的研究将引起中航动力的革命性进步

4、发动机加工制造技术不断进步

航空发动机行业市场预测分析

目前,我国空军正处于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要求使得空军装备加速升级换代成为必然趋势,这将为航空发动机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预计未来10年我国新增的军用飞机数量将超过3000架,对应发动机需求量超过6000台,新增市场需求超过1700亿元,发动机后期维修保障需求超过1000亿元,军用航空发动机市场需求总计2873亿元。

军工行业

 中国卫星应用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 国内卫星产业市场现状分析

卫星导航市场的发展规模

经过10多年的启蒙和培育阶段,我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已经取得一定进展,目前已初具规模。据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统计,到2012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已经达到1200亿元,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6.34%,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2013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增长率达到60%左右,2015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产业规模超过2400亿,2016年产值超过2600亿元。

军工行业

卫星导航市场类型及特点

卫星导航定位行业按照定位精度差别可区分为两大服务群体:一是高精度GNSS行业(常规使用的定位误差在米级以下)即公司所处行业,应用在测绘勘探、地理信息、地质灾害监测、精细农林业、国防、时间同步等领域,二是消费类行业(常规使用的定位误差在1米至10米以上),例如手机导航、车载导航等。

高精度GNSS应用市场分析

2014年中国高精度GNSS应用的市场规模达到250亿元,占整个卫星导航定位应用市场的25.68%。中国高精度GNSS细分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测绘勘探、GIS应用、系统工程三个领域,而测绘勘探和系统工程事主要的两个应用领域。

2.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发展分析

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展现状

中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结合国情,科学、合理地提出并制订自主研制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三步走”规划:第一步是试验阶段,即用少量卫星利用地球同步静止轨道来完成试验任务,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积累技术经验、培养人才,研制一些地面应用基础设施设备等;第二步是到2012年,计划发射10多颗卫星,建成覆盖亚太区域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步是到2020年,建成由5颗静止轨道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网而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从实验性系统的北斗一代到产业化运营的北斗二代,北斗系统的建设为中国大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基础和产业保证。未来,国家将会进一步要求在国防、电信、能源、航海等关键领域,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些领域将为相关企业提供上百亿的市场机会。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应用领域

1、军用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基本上是以满足商用服务为主,虽然目前军事用途仍有限,不过其仍具有雄厚的军事应用潜力,这也是大陆未来发展重点。

2、民用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服务区域为中国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它可以在服务区域内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用户确定其所在的地理经纬度信息,并提供双向短报文通信和精密授时服务。北斗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船舶运输、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渔业生产、水文测报、森林防火、环境监测等众多行业,以及军队、公安、海关等其他有特殊指挥调度要求的单位。

3. 卫星导航设备市场分析

卫星导航芯片市场分析

中国导航芯片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时期,2014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增长率仅为10.65%,但是导航芯片市场增长率达32.12%,市场规模达到56.44亿元。导航芯片是导航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导航芯片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导航产品的性能差异,直接关系到导航产品的技术指标和未来发展走向。导航市场前景广阔吸引了众多芯片厂商加入,目前已有10余家芯片厂商推出了GPS芯片。

卫星导航GIS软件市场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GIS产业逐步走向成熟,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应用领域范围拓展迅速。政府和企业用户近年来对GIS认识的不断深入,逐渐由被动要求转为主动需求,拉动着GIS软件市场的快速增长。

卫星导航电子地图市场分析

1、导航电子地图产业链分析

在整个导航电子地图产业链上主要有地图测绘和POI信息采集商、导航电子地图制作商、导航电子地图软件和系统方案解决商、GPS芯片等零件生产商、终端设备制造商和最终消费者。在整个产业链上,导航电子地图是导航产业的基础和支撑。

2、导航电子地图市场规模分析

目前我国导航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2015年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9亿元,预计未来5至8年将以每年10%以上的高速度增长,到2020年,我国导航电子地图市场的规模在80亿元以上。

中国军工民用发展模式剖析

1. 军工民用的发展现状分析

军工民用的系统分离现状

改革开放之前,军民分离主要表现为整个工业基础内部两大系统之间分离,即军事工业系统和民用工业系统之间的分离。由于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的分离而导致的资源重复配置现象,主要表现为资源在两大系统之间的重复配置。随着军转民活动的不断展开,军民分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不仅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两大系统之间的分离状况依然存在,而且进一步演化为军事工业(企业)内部分离,突出表现在军品民品分线、分厂,并应用不同的设备、材料和人员等进行生产,军品民品科研生产缺乏应有的关联性。

军工民用的优势转换现状

1、军工民用的优势转换

在军事工业转轨前,政府长期采取的是对军事工业倾斜的扶持政策,军工部门的生产设备、技术和人员等与民用工业部门相比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2、军工民用的优势产品领域

从目前军工部门开发的民用产品情况来看,民用飞机、民用船舶、民用卫星、运载火箭和核电等军工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 军工民用的转变方式分析

军工民用的产品结构转换

1、军工民用的产品转换内涵

军工民用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改变军事工业单一军品的传统产品结构模式,使军事工业专门或主要从事军事专用品生产,转向包括军事专用品、军民两用品和民用产品在内的军民结合型生产。军事工业实行军转民后,特别是国家工业基础走向军民一体化后,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在民品和军品生产上的严格分工将不复存在。

2、军工民用的产品转换重点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军事工业通过军转民实现产品结构由单纯军品型向军民结合型转变,还必须注重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成本水平,而成本水平除管理水平外,归根结底取决于产品(技术)选择和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的吻合程度。

3、军工民用的产品转换方式

实现军事工业产品结构由单纯军品型向军民结合型转变,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军工行业

军工民用的资源转换分析

1、军工民用的资源转换内涵

军工民用的产品转换方式概况起来就是如何处理资源由专有性转为通用性。如果军工部门的生产技术装备、工艺、材料和人员等生产要素作为军事专用性资产而存在,其价值将依赖于政府的军事需求。

2、军工民用的资源转换方式解析

在实现军工部门产品结构转换的三种方式中,效果最差的是第一种方式,这是一种同时维持军事专用性资产和民用专用性资产的产品结构转换模式,其必然结果是资源的严重重叠和利用的低效率。

最理想的是第二种方式,它完全消除了资产军用和民用的专用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克服重复配置资源现象,从而实现资源的最充分合理使用。但这种方式不完全适应于军事生产的实际需要。

军工民用的零部件转换分析

军品分系统或零部件的军转民问题,即军品分系统或零部件由完全或主要使用军事专用品向尽可能地使用军民两用品转变,同样是军事工业军转民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一点往往容易被军事订货部门出于安全或保密上的考虑而忽视,甚至加以遏止。对于军工部门来讲,如果不能做到军品分系统或零部件由完全或主要使用军事专用品向尽可能地使用军民两用品转变,不仅不能说已经实现了军转民,而且还会不可避免地制约军事工业其它方面的军转民。

3. 军工民用的融资策略分析

军转民转化阶段与特征

根据技术转化的实施过程,军转民可分为军用技术再开发(军转民前期)、科技成果产品化(军转民中期)和产业化(军转民后期)3个阶段。

军转民融资方式与特点

由于军转民不同阶段融资需求和风险状况存在差异,适用的融资方式也有所不同。

军工行业

军转民的前期融资策略

军转民前期项目风险很大,最终能成功转化的比例很低,投资面临较大风险。同时,资金需求相对较小。所以军转民前期融资策略可以归纳为:内源性融资为主、辅以政策性基金。

1、合理利用国家政策性基金

2、规范管理军转民专项资金

军转民的中期融资策略

军转民中期是军转民的中间阶段和关键环节,同时存在较大资金缺口,资金配置短缺。这一阶段适用的融资方式较多,包括风险投资、信用担保融资、融资租赁等,应综合应用多种融资方式,在最大程度上缓解军转民中期的融资困难。

1、发挥内部金融机构作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

2、尝试信用担保新模式,打通信贷融资渠道

3、引入融资租赁方式,减少固定资产资金占用

4、建立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吸引外部投资者

军转民的后期融资策略

在军转民后期阶段,资金需求和供给状况发生变化,资金配置不足已不再是融资的主要问题,关键是要借助和外部企业的股权合作等方式,做强、做优军转民项目和公司,形成合理的股权结构和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1、构建多方合作股权融资模式,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

2、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化军转民企业的股权结构

 中国军工行业投资前景预测

1. 中国军工行业前景预测

军工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近三年来,我国军费投入增速下行但维持稳健,2016年增速下降为7.61%,仅相当于美国的26%。预计“十三五”期间军费开支较“十二五”增加50%左右,但卫星导航、卫星通信、雷达、光电、红外、军用芯片、指挥系统等信息化领域有望实现高于行业15%的速度增长,无人机、无人潜航期等无人装备可望成为未来主线装备的发展重点。在传统装备领域,海军装备、军用大飞机、导弹等预计将获得高于行业10-15%左右的增长。

军工行业

军工行业产品结构预测

目前,我国军费预算中装备费、人员生活费和活动维持费各占约1/3的份额,预计未来军费用于装备支出的比例将上升。在“军队反腐无禁区”以及军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用于武器装备采购和训练维护的投入将逐步提升,军费的使用结构有望进一步改善。在军费总投入规模维持现有增长率的基础上,装备采购投入有望维持10%-15%的增长速度。

具体来看,海军装备(尤其是中、远洋作战舰艇)、空军装备中的航空发动机和大飞机(对应标的中航动力、中航飞机、中航动控等)、陆军装备中的武装/运输直升机和信息化将获得较快增长。

2. 前瞻军工行业投资建议

军工行业投资方向建议

未来军工三大投资机会。前瞻认为军工的投资机会主要在三方面:武器装备发展、军民融合和资产整合。武器装备方面,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是未来发展趋势,尤其是海空军装备;军民融合方面,未来的机会不仅在民参军,也在军转民。对于大多数民参军公司而言,建议关注军工信息化、军工通信、军工新材料三个方面公司;资产整合方面,军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部分方案已成稿并报审,即将进入发布程序阶段。

军工行业投资方式建议

随着市场估值中枢下行及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提升,军工市场投资逐步回归理性,价值投资属性增强,主题投资属性弱化。从主题投资看,未来可以重点关注两个主题,即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和通用航空,上述领域有望随政策发布和其他主题事件发生而催生阶段性主题投资机会;军民融合成为国家战略,或带来自下而上的投资机会。

查看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