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租赁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国际化竞争优势渐显

明少

飞机租赁业务新突破

日前,光大银行首笔飞机租赁项下的国际银团项目成功放款,飞机租赁业务走向国际市场;阿维亚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向俄罗斯航空顺利交付了一架波音777-300ER宽体客机;中国飞机租赁向四川航空回租了两架总目录价格约为2.37亿美元的飞机。

作为我国制造业腾飞的一个缩影,国产大飞机的顺利发展彰显出中国不断增强的制造实力。与实体制造企业紧密相连,飞机租赁一直以来是租赁公司布局的重点领域。

服务实体 飞机租赁业务蓬勃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全面迈进,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金融业态,融资租赁行业迎来了新一轮机遇与挑战。在国内外发展环境复杂多变、金融监管政策趋严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租赁行业始终坚持以国家重大战略、政策为发展导向,向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方向转型发展,在国家重点发展的海洋经济装备制造、绿色金融,特别是航空领域大力布局,飞机租赁业务呈现快速发展之势。

航空租赁市场规模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航空租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预计未来20年,全球需要41030架新飞机,价值超过5.9万亿美元,其中中国的宽体机市场需要1670架新飞机。到2026年,中国的航空租赁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000亿美元,有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潜在市场。

飞机租赁处于发展黄金时期

一方面,我国的航空运输业迅猛发展,无论是民用航空还是通用航空,在公务机、客机、运输机等机型上均有较大的增量需求,相应的融资需求也十分旺盛。另一方面,行业政策环境持续改善,国产飞机制造取得重大突破,航空航天产业前景向好,金融机构开始重视国内国际的航空金融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加强合作 构筑国际化竞争优势

纵观全球航空金融的发展,航空产业涵盖范围广,企业具有多样性的业务与资产经营管理需求,需要较为安全可靠且可持续的资金渠道。目前,如融资租赁、股权融资、资产证券化、资产交易、债权融资等都是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的金融服务手段。

面对全球航空客运市场的快速增长,无论对境内航空公司还是境外航空公司,在通过租赁的方式帮助机队规模稳步上升,有效满足客运需求的同时,可以保障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并灵活配置资产,化解或降低飞机残值风险。

相比于发达的飞机租赁市场,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市场开拓仍有潜力。为此,国内的租赁公司紧抓这一机会,积极向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总体而言,飞机租赁业务目前仍以国内大中型租赁公司为主。

飞机租赁带动航空市场繁荣

飞机租赁作为航空金融中一股强劲的新生力量,毫无疑问带动了整个航空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无论是金融机构、航空公司、制造企业等市场参与主体的数量,还是航空市场的融资规模以及经营效益、服务水平,均有全面性的提升。而在以租赁为代表的金融手段的助力下,通用航空与货运航空市场持续升温。

一直以来,国内的航空租赁业务被外资垄断,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以及一批具备实力的租赁公司跻身全球前列,在中国的金融企业向海外走出去,参与国内与国外航空市场的同时,中国的航空金融市场也受到了越来越多海外金融机构的关注,形成了新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发展格局。

随着中国的航空金融市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租赁企业在进一步深度参与国际航空金融市场竞争,分享更大资本收益的同时,其专业化资产管理能力、市场拓展能力和专业化经营能力还将面临更大的考验。

查看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