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业整合重组 我国船企能否笑到最后?

刘源

 受全球经济和航运市场低迷影响,曾经风光无限的造船业正经历一场风暴洗礼,造船市场在谷底中徘徊。业内人士指出,在行业不景气情况下,将有一批船企倒闭停产,行业面临新一轮洗牌,中国造船业能否顶住压力,实现弯道超车?

全球贸易下滑、行业产能过剩、订单缩减、资金短缺等种种问题使得国内造船企业面临生存危机。2016年,全球船舶市场处于下降趋势。全球新船交易额同比下滑67%,手持订单量相比2015年减少了25%。中国船企交付量、接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分别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5.6%、65.2%、43.9%。

前瞻经济学人

今年1-4月,全球航运市场小幅反弹后受阻回落,我国新接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持续下滑,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造船行业并购重组市场前瞻专题分析报告》整理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2654万载重吨,同比增57.4%。承接新船订单115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9%,新承接订单连续13个月小于完工量,6月底,手持船舶订单8284万载重吨,同比降30.5%,比2016年底下降16.8%。

随着新船交付和融资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困难,手持订单量一直持续下滑、船企收益也明显减少。根据一项统计数据,2009至2016年,我国约有140多家造船厂关停倒闭,约有90多家船厂被兼并收购。

接单难背后,一方面是航运低迷、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是我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船舶制造能力低。

当前,我国造船业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在散货船等中低端船型产能过剩的同时,高端船型供给不足,高技术、高附加值的LNG船、油轮、海洋平台等多被韩日造船厂把持。

有研究机构认为,短期内,发达国家企业在高端设备制造以及设计和研究领域的垄断地位很难打破。韩国船企在海洋工程装备建造方面的地位也难以动摇,中国和新加坡船企在中低端市场上的竞争状态将会持续。因此,如何加强设计和研究能力、提高高端设备制造能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今年年初发布的《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引导社会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说明未来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在连续不断的合并收购和利好政策支持下,预计,未来几年中国造船业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短期看,造船行业或较难走出低谷,但经过优胜劣汰后,我国造船行业竞争力将大幅提升。

查看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