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部署消费升级 体育服务消费再迎风口

chanjing

国务院及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连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一》)、《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二》)两大重磅文件部署消费升级,培育新供给、新动力。

从11月10号到18号,前后9天,中央四次提及“供给侧改革”。“供给侧”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上述两大文件就是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消费升级。

前瞻经济学人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全民运动成为新潮流。体育产业除了扩大居民需求侧,同时还要大力丰富体育市场供给,如完善各项体育设施,发展健身休闲项目,组织体育赛事活动等,从而促进体育消费。2014年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值约4000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0.6%,低于同期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国务院提出,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的总产值要达到5万亿,未来十年中国的体育消费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国家体育总局日前发布的《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显示,与2007年相比,我国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明显增加,人均体育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花钱买健康” 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调查显示,2014年全国共有4.1亿20岁及以上城乡居民参加过体育锻炼,比2007年增加0.7亿人。当前20岁以上人群中有39.9%的人有过体育消费,人均消费926元,比2007年的消费人数比例增长67.7%,人均消费水平增长52%。

在体育消费人群中,购买运动服装的人数百分比最高,为93.9%,仅8.6%人群支付体育锻炼的场租和聘请教练的费用,仅6.6%人群消费用于观看体育比赛等。

《意见一》特别强调,以消费新热点、消费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升级,将引领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迅速成长。目前服务消费逐渐成为引领消费增长的重要板块,服务消费正是向供给侧转变,通过加快服务供给增速,以产出促进消费。大力推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同发展,重点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中介培训等体育服务业。供给侧改革着重强调“创新并扩大有效供给”,随着体育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对于实物消费需求增速将会放缓,对于服务类消费需求将会增多。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消费结构不平衡,体育用品和衍生品产业等“实物型消费”占比超80%,而体育服务业产值仅720亿元,占比仅20%。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5年体育服务业占比将提升至约50%,体育服务业产值到将达到2.5万亿,未来十年体育服务业市场增长空间十分可观。同时上述政策的支持,将加快竞技体育、大众健身、场馆运营及博彩培训业等体育服务业的发展。

目前,国内中小型、社区型健身场馆相对匮乏,远远无法满足居民健身需要,场地不足依然是部分城乡居民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国务院相关文件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到2025年,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要求新建居住区按标准配套群众健身设施。一旦更多的体育场馆投入使用,居民健身及体育场馆租赁消费市场将大大扩容。

体育总局数据显示,95.2%的人通过电视转播观看体育赛事,通过电脑互联网观看体育赛事的人数百分比为36.9%,排第2位,仅3.7%的人通过比赛现场观看体育赛事。近几年来,中超联赛、CBA(中国男篮职业联赛)等火爆的球市已经反映出民众的观赏型体育消费在提升,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各种国内外体育比赛、体育表演将大大培育居民体育消费意识,提振体育消费热情,我国观赏型体育消费群体必定会日趋壮大。

数据显示,20岁及以上人群仅3.6%通过专业健身会所进行体育锻炼。近年来,随着居民休闲健身运动需求日益增加,相关的健身培训、户外拓展等配套服务也逐渐壮大并完善,大众休闲健身等的参与型消费支出翻倍增长。健身培训产业爆炸式增长,各地健身场馆如雨后春笋遍布,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