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分析 创新成果产业类平台增加明显
本文核心数据: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数量、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区域数量;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分类别数量
政策支持并规范平台发展建设
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进一步完善重点产业技术基础体系,保障产业创新发展和质量品牌提升,2015年12月,工信部制定了《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服务平台分为试验检测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平台三类,主要为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质量可靠性试验验证、标准验证与检测、计量检测、认证认可关键技术、产业信息、知识产权等基础支撑和公共服务。此后,天津、湖南、四川、江苏等省市也陆续发布了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具体如下:
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规模
截至2023年3月工信部第五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名单公布,工信部累计公布了五批245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其中第一、二、三批名单复核中,仅1家未通过,因此,截至目前,有效期内的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为244家。
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区域分布
从工信部公布和复核的244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区域分布来看,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的规模与地区经济和产业定位存在较大关系。北京以63家的数量居于绝对领先的地位,其余省市均在20家(含)以下,其中广东20家,上海16家,江苏14家,而天津、重庆均为11家。
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类别分布
工信部公布的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分为试验检测类、信息服务类、创新成果产业化类,其中前三批仅试验检测类、信息服务类,第四批创新成果转化类与信息服务类一同统计,第五批单独新增创新成果产业化类服务类别。在244家国家级的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中,试验检测类、信息服务类、创新成果产业化类数量分别为167家、42家、35家。
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痛点及对策建议
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在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存在资源整合与共享不足、服务内容与需求不匹配、服务质量与效率问题、市场化运作机制不健全、创新与研发能力不足及人才短缺与培养机制不完善等发展痛点问题。
未来,通过强化政策引导、加强资源整合、提升服务能力、推动产学研融合、加强国际交流以及建立评估反馈机制等措施,有效推动平台的发展和创新,为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及中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现状及经验借鉴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相关深度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