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光伏组件行业价值链现状及成本结构分析 电池片成本占比较高且具有附加值优势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晶科能源(688223.SH)、天合光能(688599.SH)、晶澳科技(002459.SZ)、隆基绿能(601012.SH)、通威股份(600438.SH)、阿特斯(688472.SH)、东方日升(300118.SZ)、协鑫集成(002506.SZ)、亿晶光电(600537.SH)等

本文核心数据:成本结构,光伏组件价值链

光伏组件成本结构分析:电池片占据主要成本

当下,我国光伏组件主要由太阳能电池片、密封胶、边框、层压件、接线盒等产品构成,再加上汇流箱、光伏支架、光伏逆变器、蓄电池等产品应用于BIPV(光伏+应用)、光伏电站建设等。

因此,我国光伏组件产业上游原材料为太阳能电池片及其原材料,有多晶硅、硅片及光伏银浆等,辅料有光伏玻璃。背板、EVA胶膜、接线盒等产品。中游为光伏组件的制造,下游为光伏+(BIPV等)、光伏电站建设等。

图表1:光伏组件产业链结构梳理

从光伏组件成本结构来看,电池片是成本占比最高的材料,约占光伏组件成本的68%,其次为边框,占比为9%,EVA胶膜占比为4%。

图表2:2023年中国光伏组件成本结构(单位:%)

中国光伏组件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光伏组件市场价格由行业供应端、制造端及消费端共同作用而成、并逐级传导。供应端的成本价格包括原材料及辅料价格、人力价格、设备厂房价格、燃料动力价格等,其中原材料有多晶硅、硅片和光伏银浆等,是影响光伏组件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供应端价格传导至制造端形成了生产成本,制造业综合供需溢价、研发成本和企业利润,形成“制造端价格”传导至消费端,而消费市场需求弹性也反作用于供应端、制造端,形成“价格-需求-价格”的传导路径来影响光伏组件市场定价。

图表3:中国光伏组件行业价格传导机制

中国光伏组件行业价值链分析

近年来,光伏组件的增加值有减少趋势,电池片和硅片的增加值略有增长,多晶硅增加值则维持不变。光伏组件产业利润空间最大的属于试制品开发和售后服务等技术和服务类的工序。而生产和组装利润空间最小。

图表4:光伏组件产业价值微笑曲线

参考光伏组件产业链各环节上市公司的毛利率来看,光伏组件上游环节重要利润点来自于为以电池为主体的层压件,毛利率约为15%左右;光伏组件的封装毛利率约为5%左右;而光伏系统集成的设计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因此附加值不高。

图表5:中国光伏组件各环节毛利率情况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光伏组件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查看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