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纺织行业价值链现状及成本结构分析 下游利润占比较大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新澳股份(603889.SH)、浙文影业(601599.SH)、ST阳光(600220.SH)、百隆东方(601339.SH)、华孚时尚(002042.SZ)、凤竹纺织(600493.SH)、金鹰股份(600232.SH)、华升股份(600156.SH)、嘉欣丝绸(002404.SZ)、彩蝶实业(603073.SH)、宏达高科(002144.SZ)、华纺股份(600448.SH)等

本文核心数据:成本结构,纺织价值链

中国纺织产业链梳理

从纺织产业链上游来看,纺织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等原料配料以及纺织机械和纺织检测;中游根据加工原料的不同,主要分为棉纺织加工、麻纺织加工、毛纺织加工、丝纺织加工和化学纤维纺织工业;下游产业三个应用端则为服饰服装、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

图表1:中国纺织产业链结构梳理

纺织产业链上游原料及配料供应商主要有华孚棉业、中国彩棉、汗亚农业、丰达棉业、皇马科技和润土股份等;纺织机械供应商主要有卓郎智能、经纬织机等;纺织检测主要有华测检测等检测企业。纺织产业链中游企业主要有新奥股份、中鼎纺织、浙文影业、康赛妮、鲁泰集团等企业。纺织产业链下游服饰服装主要供应商包络安正时尚美邦服饰红豆股份等;家用纺织品供应商主要包括众望布艺太湖雪等;产业用纺织品主要有奥美医疗稳健医疗等。

图表2:中国纺织产业链生态图谱

中国纺织成本结构分析

根据纺织行业中代表性企业百隆东方年报数据来看,2020-2023年,直接原料在纺织行业中的占比最大,且占比呈增长趋势,由2020年的67.50%增长至72.97%,其次为制造费用和直接人工,2020-2023年,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在纺织业成本中的占比有所下降,其中,直接人工费用在纺织业中的成本占比由2020年的10.35%下降至2023年的7.46%;制造费用的成本占比由2020年的11.49%下降至2023年11.31%。

图表3:2020-2023年中国纺织工业代表企业百隆东方成本结构分析(单位:%)

中国纺织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纺织产业由供应端、制造端与销售端共同作用而成,并逐级传导。供应端的成本价格包括原材料及机器设备成本、人力价格等,传导至制造端成为生产成本,制造端综合供需溢价、研发成本和企业利润,形成“制造端价格”传导至应用端,再经过服装、家纺企业销售传导至消费者,而消费市场需求弹性也反作用于供应端、制造端与销售端,形成“价格-需求-价格”的传导路径来影响纺织市场的定价。

图表4:中国纺织行业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中国纺织行业价值链分析

在纺织业的产业链上,销售是最重要的环节,下游服装、家纺品牌商掌握了绝对的议价能力,因为品牌商是最终的买家,可以指定其上游的供应商制衣厂或者布厂,而上游供应商则没有指定品牌商的权利。产业通路利润分配上,制衣厂和布厂、纱厂的生产商只能获得全部创造价值的一部分,在这些环节很少能够给卖者提供讨价还价的机会。其结果是纺织企业卖者间激烈的价格竞争和由此带来的低盈利性;而作为纺织销售的终端——家纺、服装德国等下游公司则获得价值链创造的价值中最大的部分。

图表5:中国纺织行业价值链分析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纺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查看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