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人工耳蜗行业市场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国产品牌持续追赶加速国产替代

本文核心数据:市场份额;注册证数量

入场进程:国产品牌起步较晚

科利耳是最早进入我国人工耳蜗市场的品牌,1995年,其多导人工耳蜗引入我国。随后,MED-EL、Advanced Bionics、捷通埃默高相继进入我国市场。我国人工耳蜗国产品牌起步较晚,2000年以后,力声特、诺尔康、沈阳弘鼎康医疗、上海鸿医医疗等国产人工耳蜗品牌相继成立。

图表1:中国人工耳蜗行业国产品牌及进口品牌入场进程

市场份额:进口品牌占据主要市场

虽然我国人工耳蜗行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为迅速。目前国产人工耳蜗品牌有诺尔康、力声特等,其中诺尔康已占据国内约20%的市场份额。但是在总量上,国产品牌仍占据我国人工耳蜗行业近70%的市场份额。未来,在我国需求端、政策端、社会端的持续助推下,国产化率或将有所提升。

图表2:2022年中国人工耳蜗市场份额(单位:%)

注册情况:注册证数量总体持平

——进口品牌与国产品牌注册证数量持平

从国产及进口品牌人工耳蜗注册证获得情况来看,国产品牌及进口品牌注册时间分布较为平均,进口品牌获得的人工耳蜗产品注册证数量与国产品牌获得的注册证数量总体持平。截至2024年1月,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累计获得的人工耳蜗产品注册证数量均为24张。

图表3:中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竞争者入场进程

注:横轴表示批准年份,纵轴表示批准月份;

2024年1月,将有4张人工耳蜗产品注册证到期,届时,人工耳蜗产品有效注册证数量仅为30张,而国产品牌及进口品牌有效注册证数量仍然持平,均为15张。

图表4:截至2024年1月国产及进口品牌人工耳蜗注册证到期情况(单位:张)

——国产品牌言语处理器注册证数量较高

从具体的产品类别来看,在人工耳蜗植入体领域,进口品牌获得的注册证数量较多;在人工耳蜗言语处理器领域,国产品牌获得的注册证数量较多,而且在2024年1月,人工耳蜗言语处理器国产品牌有效注册证数量占比将有所提升;在人工耳蜗调机设备及软件领域,进口品牌获得的注册证数量较多。

图表5:截至2024年1月国产及进口品牌人工耳蜗注册证产品结构(单位:%)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及中国双边人工耳蜗植入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 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查看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