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行业关键技术分析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洪都航空(600316);中直股份(600038);中信海直(000099);航天彩虹(002389);纵横股份(688070)等

一、航空装备领域关键技术分析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通过将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热能为飞机提供飞行的动力。航空发动机的性能直接决定了飞机的运载能力、航程长短和可靠性关键性能,是航空装备产业发展的核心基础。航空发动机制造是航空工业中技含量最高、难度最大的环节之一,对基础材料、加工工艺、装配工艺、基础试验等有着苛刻的要求。航空发动机研发时间较长,研发周期一般在30年左右。

图表1:航空发动机研发周期

——民用航空发动机

常见的航空涡扇发动机可由进气道、风扇、压气机、燃烧室、涡轮、混合器、外涵和尾喷管这八类部件构成,航空发动机的主要零部件按其功能结构可以分为叶片、盘环件、机匣、轴、齿轮、钣金件等。零部件按毛坯提供方式可以分为锻件、铸件和钣金件。各个结构零部件由动力控制系统调配。

图表2:典型航空民用发动机结构示意图

——军用航空发动机

军用航空发动机最重要的技术指标是推重比,对于大推力航空发动机,按照推重比大小一般可分为四代,第一代推重比在3-4、第二代5-6、第三代7.5-8、第四代9.5-10。当前在役战斗机发动机以第二代、第三代为主。第四代军用航空发动机目前的参与者仅美、俄、中三国,进入实际服役状态的型号仅美国的F119、F135及俄罗斯的AL-41F。其中美国的技术和研究进展遥遥领先,其F119发动机在1997年起即开始装备F-22战斗机,俄罗斯的AL-41F发动机约在2017年前后首飞,中国的四代发动机还尚未见研制成功。2022年3月,央视媒体透露我国第四大发动机涡扇-15已经过多次测试,各项指标得到提升和完善,预计会在2025年进行装机试飞。

图表3:中、美、俄航空发动机技术发展情况

在综合了国内外军用、民用等航空发动机厂商在制造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和后续的发展,中国工程院咨询对航空发动机结构件所采取的关键制造技术简述如下:

图表4:中国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1

图表5:中国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2

二、无人机领域关键技术分析

——工艺流程

根据钟伟雄、韦凤、邹仁、张富建于2019年出版的《无人机概论》,无人机系统主要由GPS、无人机、任务载荷、地面站、遥控器、弹射装置以及降落伞组成。其中,无人机通过遥控器、地面基站控制,由GPS检测位置,并返还相关运行数据至地面站。此外,根据不同的用途,无人机配有不同的任务载荷,其重量限制也随无人机的功能用途而有所差异。

图表6:无人机工作流程原理图

——关键技术

图表7:无人机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分析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低空经济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 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查看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