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物流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先进技术+创新发展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物流体系建设须补短板 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应当先行

物流配送体系是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中的关键一环。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上历史欠账,加快转型升级,尤其要加大技术、业态、模式等创新力度,实现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56.1%!这是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9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较8月大幅回升3.9个百分点,显示在“金九银十”的消费旺季,国内物流活动进一步活跃。

2020年1-9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变化情况

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加工配送、市场交易为一体的复合型现代服务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物流配送体系是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应当先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流业实力有很大提升,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显示,2011-2019年,整体而言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呈增长趋势,但增速逐渐下降。2019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98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可以看出我国物流需求处于良好发展态势。

截止至2020年1-8月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74.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增速比1-7月提高0.7个百分点。纵观年内数据3月以来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持续恢复,本月延续了前期的回升走势,显示全国物流需求已恢复至正常水平。复苏态势持续巩固的同时物流需求结构升级态势进一步持续,新兴领域发展动力有所增强。

2011-2020年前8月中国社会物流总额统计及增长情况

注:2013、2014年物流总额增速为9.5%、7.9%。

但也要看到,流通成本较高、流程不优化的问题依然存在。物流业迫切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上历史欠账,加快转型升级,尤其要加大技术、业态、模式等创新力度,完善末端配送网络,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实现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1)狠抓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当前,我国流通组织中90%是中小企业,企业主体“小”、市场运力“乱”、资源设施“散”等问题突出,不利于建设完善的物流监管平台与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为此,必须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市场主体。同时,大力提升物流技术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水平。

2)大力发展流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充分应用,智慧物流、供应链创新、无车承运人、多式联运、网络货运等物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优化了运输组织形式,提高了全要素生产效率和综合效能,促进了物流业的降本增效。

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将有助于物流业更加高效链接国内外生产要素,进一步发挥物流业在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上的重要作用。

3)有效畅通产业链,使流通体系与生产活动更好衔接

物流活动贯穿一二三产业,是实现从采购到生产再到消费等各环节有机衔接的纽带通道。特别是在数字经济时代,物流企业一方面要发挥平台化、网络化优势,有力促进生产服务业与制造流通业的融合联动,助推产业结构提档升级;

另一方面应持续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实现要素流动可视、可追、可控,以数字能力赋能营商环境建设、市场主体发展、信息平台运营以及社会信用体系完善等,加速供应链提质增效,解决物流价值链过长、标准不统一、信息不对称、缺乏个性化服务等难题。

总之,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加快建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体系,使国内国际双循环更顺畅。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齐志明——物流体系建设须补短板)

查看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