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存在痛点多 中小尺寸需求将持续释放

温程辉

液晶显示模组,是指将液晶显示面板和相关的驱动电路、背光源、集成电路等组件组装在一起而形成的模块化组件,其结构随下游产品应用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近几年,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触摸屏在液晶显示器中,特别是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器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前瞻经济学人

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液晶显示模组的主要供应国,国内各大厂商积极投资新建高世代生产线,积极扩大产能,提高产品供应能力。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我国液晶显示模组行业产量在2014年达到最高点84.46亿套,此后行业产能有所调整,液晶显示模产量出现下降,到2016年时跌至55.25亿套。

2011-2016年中国液晶显示模组行业产量情况(单位:亿套)

液晶显示模组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不仅产量出现下滑,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出口规模也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是受全球电子产业发展放缓的影响。2017年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出口规模为119.20亿美元,同比增长仅有2.51%。

2010-2017年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出口规模情况(单位:亿美元,%)

液晶显示模组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内液晶产业技术进步,对国外的依赖程度明显下降,进口规模不断创下新低。2017年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模组行业进口规模为145.44亿美元,同比增长1.00%。

2010-2017年上半年中国液晶显示模组行业进口规模情况(单位:亿美元,%)

液晶显示模组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发展痛点

现阶段来看,我国液晶显示模组行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四大痛点。

其一,技术依旧薄弱。中国虽然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液晶面板生产基地,但本土厂商技术依旧薄弱,整体上仍处于技术追赶阶段,特别是在高端产品领域常年从韩国、日本、台湾等地进口液晶面板。

其二,液晶面板自给率偏低。尽管国内液晶显示器产业发展较迅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国产化都不断提高,但是液晶面板的自给率仍然偏低,自给率仅为30%,产品对外依赖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液晶显示器行业长远发展。

其三,产能过剩问题凸显。目前我国已建和在建的生产线有21条,年生产能力达5000万平方米,此外京东方、华星光电、中电熊猫等显示板大厂仍在大力布局高世代液晶显示板生产线,产业整体规模持续扩大。

其四、上游配套产业缺失。截至2015年,我国在显示产业投资接近5000亿元,其中有4000亿元以上都是显示板投资,上游材料和装备的投资不到1000亿元。上游配套已成为我国液晶产业发展的“短板”,生产液晶显示板所必需的液晶材料、光学元件、基本部件等相关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

液晶显示模组行业未来需求

目前液晶显示模组主要应用在电视、监视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领域。从液晶显示模组主要需求来源市场来看,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总共出货了13.6亿部,是历史最高的出货量;全球液晶电视总出货量为2.19亿台,年成长1.6%。下游市场规模扩张,使得液晶显示模组的需求持续增长。长远来看,在智能手机的持续发力下,未来中小尺寸液晶显示模组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转载请注明来源!

查看 ×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