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股权众筹也未爆发 行业发展面临问题太多
2016年5月,美国《JOBS法案》Title III条例生效,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向私营企业投资,此举被认为是扫清股权众筹的最大障碍。然而,新法律实施近一年,美国股权众筹模式并未爆发,丝毫未见繁荣景象。
美国股权众筹发展不尽人意,显然不可能再是合法性问题,更多的可能是缺少信息和认知,以及常见的误解存在,导致股权众筹行业难以蓬勃发展。从这点来说,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股权众筹模式都存在很大问题,未来发展并不乐观。
股权众筹此前获得各界关注,在于其自身无可比拟的优势,即提高品牌认知度、筹集启动资金、与客户互动等。基于此,股权众筹获得了爆发式增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在众筹爆发元年2014年,我国众筹领域共发生融资事件1423起,募集总金额18791.07万元人民币。其中,股权类众筹事件430起,募集金额15563万元人民币,比重最大。
2014年众筹领域数据统计(单位:起,万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然而,经过几年快速发展,很多众筹产品出现虚假宣传或者货不对板的现象,股权众筹模式屡遭质疑,行业发展大不如前,大量平台倒闭或转型。
股权众筹发展不及预期,根源仍在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如投后管理和退出机制不完善、项目运营风险大、投资者权益难保障等。
具体来说,目前我国公司法制度下,如何退出是股权众筹模式面临的最大挑战。如果没有合适合理的退出方式,股权众筹恐怕难有大作为。
另外,股权众筹的模式,必然导致股东队伍庞大,平均股份较低,导致沟通效率低、观点协调成本高,这无疑提高了项目的运营风险。
而且股权众筹平台难以对项目进行有效干预,风控能力薄弱,一旦出现虚假广告宣传及产品炒作,投资者的权益将无法保障,不利于平台的持续性经营。
总的来说,无论在国内国外,股权众筹模式面临问题较多,不具备爆发式增长的条件,前景尚不明朗。未来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平台则持续加强监管,保障相关各方权益,联合各界共同努力,推动股权众筹行业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