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不给力” 河南省传统优势工业“谋变”

煤炭企业抢占煤化工高端

煤炭工业是河南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但长期以原材料提供为主的粗放发展方式,严重制约着行业做大做强。

两轮“煤改”下来,让河南煤炭工业脱胎换骨。

2004年,河南在全国率先进行煤炭资源整合,经过5年多的持续努力,煤炭企业数量大幅减少,资源集中度、利用度大幅提高。

前瞻网了解到,2010年3月,河南启动新一轮“煤改”,由国有骨干煤炭企业对小煤矿实施兼并重组,使省骨干煤炭企业控制的煤炭资源量占全省总量的85%以上,产量占到75%以上。

而在此前的2008年,煤炭工业还在向改革深处挺进中,产生了两个“巨无霸”: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中平能化集团。两大企业挂牌,透露出河南煤炭抢占煤化工高端的决心。而这,也印证了河南着力在钢铁、有色、装备制造、化工、煤炭、建材等行业打造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并推动其发展成为优势产业整合平台力度。

抢占煤化工高端,变革之中,河南煤炭工业迈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步伐,河南煤化甚至走在了国际前沿:

2010年11月16日,永煤千吨级碳纤维项目成功产出合格MH300高性能碳纤维产品,这标志着国内最大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在我省建成。

2012年3月29日,河南新乡永金化工2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装置成功产出合格产品,实现了全省化工产业调整产品结构的重大突破,对河南在“十二五”期间建成世界最大煤制乙二醇生产基地意义重大。

2012年5月19日,河南煤化精细化工公司1,4-丁二醇项目一期装置全流程成功打通,并生产出合格产品。

中平能化集团也在煤炭采选、尼龙化工、煤焦化工、煤盐化工4大核心产业上不断取得突破。如今,该集团所产的糖精钠、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碳化硅精细微粉产能全国第一,尼龙66盐、工程塑料产能亚洲第一,工业丝、帘子布产能世界第一。

2011年7月7日晚8时,《财富》英文网与中文网全球同步发布了2011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最新排名,河南煤化成功跻身其中,也证明了河南煤炭工业转型升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大手段调整传统工业

政策约束与市场竞争一道,成为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的外部压力。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和节能减排,是河南近几年来调整传统工业的三大手段。

“2011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传统产业企业技术改造的重点和方向;2012年,我省又出台了2012年河南省企业技术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全省共组织实施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高成长性和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改造重点项目738个(其中1亿元以上项目495个),投资总额2392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052亿元。”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规划处处长万战伟说,“技术改造具有技术新、投资省、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是促进工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淘汰落后产能加速了企业生产技术升级的步伐。我省行业技术升级表现突出的亮点有:水泥产业以前的立窑式生产技术全部淘汰后,现在全省水泥企业全部采取了新型的干法水泥生产工艺;电力行业“上大压小”,实现了全省电力产业的升级改造;电解铝产业全部淘汰了自焙槽技术,上马了先进的电解槽技术,整体装备工艺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据前瞻网了解,今年5月23日,河南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外公告了2012年1号文。文件涉及河南炼铁、炼钢、焦炭、造纸等17个产业,104家企业的部分工艺设备列入淘汰名单。

“2012年安排的年度淘汰产能包括炼钢90万吨、炼铁110万吨、焦炭185万吨、水泥305万吨、平板玻璃250万吨、造纸112万吨……”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产业政策处处长姚中民介绍。

这是连续数年后,河南再次发起淘汰落后产能的大行动。

节能减排的工作也在同步推进中。“27个行业的约100家企业中,重点推广多项清洁生产技术、工艺;九大领域108项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开发和推广应用;开展节能工业产品的认定工作;在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高耗能行业推进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中心项目建设;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减排治污;加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陈建超说。

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郑泰森表示,河南省要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提高技术含量,提升产业层次,从数量效益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河南省传统优势产业重振雄风。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