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今年拟为产业集聚区融资1800亿元
河南省出台新方案力求解决产业集聚区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难题
产业集聚区在发展过程中发生的资金难题是河南省倍感头疼的一个问题。前瞻产业研究院了解到,近日,河南省制订出台并将在全省实施的《2012年产业集聚区金融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方案》针对的主要是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落地企业的投入资金问题。”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处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多种创新的融资模式,我们的目标是力争使全年的融资规模达到1800亿元,最大限度满足产业集聚区建设资金需求,促其较快发展。”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了解,河南省将采取“三方协议”反担保贷款融资模式来解决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问题。具体来说,就是由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公司作为承贷主体,运作实施整体开发项目;大型担保公司提供担保,开发银行提供贷款;产业集聚区所在地政府、实施项目投融资公司和大型担保公司签订“三方协议”反担保,通过省发展改革委和财政厅的协调推动,最终实现融资。“通过这种模式,力争今年为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项目贷款30亿元。”该负责人说。
为推动产业集聚区内重大招商引资落地项目的融资,河南省还将组建跨省行内银团和省内跨行银团,采取“担保+银行信贷”模式,推动银行信贷投放,通过这种模式今年将力争为招商引资项目融资350亿元以上。
“供应链融资”也是一种新的融资方式,《方案》确定对河南省的40多个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较好的产业集聚区,将重点支持银行推广“供应链融资”模式,提高龙头企业的授信规模,通过其供应链上企业的贸易融资,实现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融资共享。
此外,《方案》还确定将通过企业发债融资、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企业股权融资、上市融资等多种方式加大对产业集聚区的资金供应。
为加强对全省产业集聚区的金融服务,《方案》还确定,将鼓励和推动各类金融机构、人员入驻产业集聚区提供就近服务。如,鼓励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建立“产业集聚区金融服务站”,为银行和区内企业搭建交流对接平台,并保证其常态长效性;针对不同企业的特点和风险特征,创新设计具有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引进民间资本、创建小额贷款公司等多种融资方式。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