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雾霾退散重现蓝天 各地依然等风来

前瞻经济学人

26日18时,连发12期的霾警告终于被解除了,北京也首现蓝天。但是天津石家庄等地依然等风来,希望春风能吹走雾霾。

针对雾霾,各地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北京对制造污染企业实施停产或减产,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和野外烧烤。而在天津石家庄因为雾霾也开展了尾号限行工作。在唐山等地,钢铁行业减产800万吨以应对雾霾。黑龙江限定了秸秆的焚烧,而太原则限定渣土运输车全部停驶。

但是众多地方的雾霾依然未曾退去,各地依然等风来。针对此,国务院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规划》。

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行动计划提出,经过五年努力,使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实现以上目标,行动计划确定了十项具体措施。

第一减少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整治城市扬尘。提升燃油品质,限期淘汰黄标车。

第二严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提前一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第三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到2017年底下降30%以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第四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天然气、煤制甲烷等清洁能源供应。

第五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提供贷款支持,不得供电供水。

第六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信贷支持。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环保、新能源产业。

第七用法律、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制定、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建议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强制公开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公布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

第八建立环渤海包括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人口密集地区和重点大城市PM2.5治理,构建对各省(区、市)的大气环境整治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第九将重污染天气纳入地方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根据污染等级及时采取重污染企业限产限排、机动车限行等措施。

第十树立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的行为准则,地方政府对当地空气质量负总责,落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国务院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倡导节约、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监督。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