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加推重大平台建设 创建全国创新性区域

广东省持续加大力度,推进珠三角改革发展。据前瞻网记者了解,广东省委记胡春华昨日在广东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 2020年)》“四年大发展”(2008- 2012年)总结暨“九年大跨越”(2008- 2017年)动员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坚持转型升级与加快发展相互促进,把珠三角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他表示,要在全省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重视抓好并加快推进重大平台的建设。要加快推进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重大平台建设,明确平台定位,形成推进机制,选派得力干部,采取切实措施,使这些重大平台尽快出效果、增效益,成为推动珠三角新一轮加快发展的强大引擎。

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胡春华指出,《规划纲要》实施四年多来,在推动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好。他强调,贯彻落实《规划纲要》,要重点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珠三角要落实“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当好广东发展的排头兵。全省都要支持珠三角地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切实巩固珠三角地区在区域经济中的中心地位。

二是要坚持转型升级与加快发展相互促进,把珠三角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处理好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的关系,注重在增量中调结构,注重现有企业的改造提升,注重大型骨干企业的培育发展,注重在创新中增强发展动力,注重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把珠三角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是要促进珠三角地区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巩固广州、深圳的中心城市地位,壮大佛山、东莞为代表的第二梯队的数量和规模,推动珠三角一体化,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提升珠三角地区的整体实力。要抓住机遇,加强与周边地区经济的联系合作,在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拓展自己的经济腹地,巩固在区域经济的中心地位。

要强化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

四是要强化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形成珠三角加快发展的强有力支撑。要在全省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重视抓好并加快推进重大平台的建设。这次“九年大跨越”的工作方案,安排了64个重大项目,珠三角各市在认真抓好的同时,还要结合本地发展需要,切实加强对大项目、好项目的谋划和引进力度。同时,要加快推进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重大平台建设,明确平台定位,形成推进机制,选派得力干部,采取切实措施,使这些重大平台尽快出效果、增效益,成为推动珠三角新一轮加快发展的强大引擎。

倒排工作日程确保完成任务

五是要以过硬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尤其是对重点工作任务、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建设,要列出时间表,倒排工作日程,确保完成。要用结果说话,以完成任务的实际成效检验工作成果,以抓工作干实事的实绩评价干部,在推动珠三角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发现和培养干部。

广东省长朱小丹在作工作总结和部署时指出,珠三角改革发展进入“九年大跨越”新阶段。珠三角各市要在实现全省“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目标中发挥主力军作用,联手港澳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更有力带动粤东西北地区跨越发展。

会上,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通报了实施《规划纲要》“四年大发展”考核验收及《“九年大跨越”工作方案》情况。省领导王荣、万庆良、李嘉、刘志庚等出席会议。

方案亮点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方案》的一大亮点是,提出珠三角地区率先建成全国创新性区域。自主创新在过去一直是被视为“世界工厂”的广东的短板,现如今,珠三角地区率先吹响了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冲锋号角。《方案》提出,2017年珠三角要基本建成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

此外,全面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也是《方案》的一大亮点。珠三角将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体系,促进国际金融、科技金融、产业金融、农村金融、民生金融全面发展,打造与港澳紧密联系,具有较强市场辐射力、市场竞争力、金融服务能力的国际金融中心区域。

未来经济增长应更多靠消费

解读:2013至2017年,珠三角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2015年达到15%,2017年达到13.5%,而此前的2009至2012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5.6%。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捷称,珠三角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在其他经济拉动方式不力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还是定得比较高,但未来更多要靠消费而不是投资带动经济增长,增长率递减符合实际。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林勇坦言,政府短时期内要提高收入、扩大消费不容易,从固定资产投资入手最可行,目前珠三角公共设施已经很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也碰到项目和资金的问题,达到预期目标有难度,不能轻言依靠其他方式来保持G D P高增长率。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目标略显保守

解读:在产业结构方面,按照“珠纲要四年大发展”原定目标,到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3%,但当年实际数值为51.6%,未达到预期。此次“九年大发展”将实现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3%的计划延长到了2015年,2017年的完成目标则是54%。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捷认为,这一规划略显保守,与人均G D P目标不匹配。他说,人均G D P达到18000美元的国家,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以上是国际一般水平,珠三角地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每年应增加1个百分点,到2017年达到58%左右,整体规模大幅上升。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