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启动“三年1 .41万亿基建投资计划”

广东持续加大力度推进交通体系建设。“广东决心经过3至5年的努力,初步建成覆盖粤东西北的快速交通体系。”4月8日,在广东省全省加快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记胡春华表示。

根据广东省7日下发的《加快推进全省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2013-2015年)》,“十二五”后3年,广东省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将全面提速,“十三五”时期拟安排的部分项目也将提前谋划并开工建设。

根据这一《基建方案》,广东将在未来三年投入8261亿元用于全省大交通项目建设,这占总投资额的58.9%,另外将投入5759亿元分别用于省内城建(不含地铁)、能源、水利、环保等四大项目建设。其中,粤东西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

“在江苏经济总量步步紧逼的情势下,基建投资全面加速,充分反映了广东保证经济增速的诉求。同时,缩小广东粤东西北与珠三角的区域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也是工作方案的重要内涵。”经济学者、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说。

扩大交通投资增强经济拉动力

据前瞻网了解,作为交通大省,广东高速公路总量虽然位居全国第二,但区域布局却极度不平衡。

资料显示,广东省快速铁路、高速公路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而占全省面积近70%的粤东西北地区,交通设施严重滞后,高速公路只占全省的40%。与此同时,粤东西北高速公路密度也不到珠三角的1/3,苏北地区的53%。

以地处粤西咽喉的肇庆市为例,肇庆高速公路密度只有1.5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广东全省平均水平的48%,另还有两个山区县至今尚未开通高速公路。

肇庆市市长郭锋表示,作为广东省13个人均GDP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地市之一,“迫切需要以扩大交通投资增强经济拉动力”。

胡春华指出,广东交通体系的短板在粤东西北,全省交通存在的问题都与粤东西北有关;广东要实施好两大战略,推进珠三角优化发展、粤东西北加快发展,粤东西北交通滞后的问题必须解决。

基于此,业已发布的《基建方案》格外注重粤东西北的交通建设。

方案内容显示,高速公路建设是广东省交通设施建设中的基础和重点。“十二五”后3年,广东省将投资2688亿元,建成18个项目,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316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而全省未通高速公路的11个县,全部位于粤东西北地区。

《基建方案》还明确要求,至2015年底,实现国家高速公路网广东跨境段贯通,出省通道和粤东西北地区连接珠三角通道进一步畅通,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6800公里(2017年底达到8000公里)。

林江认为,粤东西北基建所带来的一次性投入,必然为当地创造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将改变这些地区的落后面貌,加强区域联系,对广东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吸引民间资本

前瞻网了解到,在资金问题上,尽管受访专家普遍表示广东“三年1 .41万亿基建投资计划”存在合理性,但是方案是否能够达成仍然绕不开财政问题。

广东省政府参事、经济学家陈鸿宇表示,2013至2015年广东平均每年拟完成投资4700多亿元,这对于经济发展已到一定周期、亟须寻找新一轮发展动力的广东而言,保持适当的投资驱动属必要。

2012年广东的GDP比江苏高出3000亿元,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比江苏省少1.2399万亿元,这显示广东的投资规模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

林江则指出,在广东当前的财政状况下,三年1.41万亿投资有一定难度,这为民间资本进入基建领域带来了机会。

方案内容显示,广东拟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做好融资、促进民间投资等三方面筹措资金。

融资方面,除了将继续争取各大银行的贷款外,还将继续发挥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原有融资平台作用,充分利用广东南粤交通投资公司新的融资平台,积极开展融资,并优先安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吸引民间投资方面,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广东将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推出第三批面向民间投资招标重大项目,吸引具有投资实力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但是对于民营资本能否顺利进入基建领域,陈鸿宇表示并不乐观。他认为,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大多回报周期较长利润偏薄,民企觉得无利可图进入意愿不强。

“政府需要有更全面的考虑。”林江说,“除了民企的投资收益之外,也要考虑基建投资与产业升级的配合,否则可能造成产能过剩,基础设施利用率不高,无法对地方经济增长和区域融合形成长期的利好。”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