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酝酿金融改革方案 个体化能否迎来春天?

浙江义乌金融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中。

在义乌商城大道与福田路交叉口,计划投资260亿元的义乌金融商务区一期正在施工。据前瞻网记者了解,根据初步规划,“十二五”期间,一期项目将基本建成,陆续投入使用。

该金融商务区建设,与义乌酝酿中的金融改革方案(下称“金改方案”)直接相关。而金改方案又是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三大配套政策之一。去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开展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

11月29日,浙江省义乌市市长何美华证实,金改方案已上报省政府。12月初,浙江省金融办表示,方案正在征求各部门意见中,暂不公布。

“义乌金融改革着力点主要解决贸易金融问题,重点是在外汇、人民币结算环节。”何美华说。这与权威渠道拿到的《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金融改革专项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任务一致。该征求意见稿共12条。

义乌14.8万个体户(个体收购者、个体商户),尤其是以小微企业为特色的浙江省各界人士对这项改革充满期待。

个体户的春天

利润空间几乎被挤压至底的个体户,期待着任何可能降低成本的政策。

“在配套国际贸易方面,如何在外汇管理、人民币结算方面进行创新,过去企业可以做,那么现在个人层面,是否可以有些突破?”何美华表示。

这是义乌金改的一大初衷。

根据《征求意见稿》,义乌金改以发展贸易金融和中小企业金融为重点,推进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外汇管理改革创新、民间资本管理创新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五大试验区建设。

而其中的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恰是专家们口中的“义乌特色”,“支持开展个人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试点,鼓励符合条件的个人直接以人民币结算进出口贸易。”方案如是表述。

“允许个人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我觉得这简直就是个体户的春天。”义乌一名熟悉外贸市场的工厂老板小江说,他说的个体户包括个体商户和做库存的个体采购者。

小江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义乌,从事采购的机构主要有外贸公司、货代公司、个体收购者三大类,一直以来,个体收购者跨境交易,银行规定每年只有5万美金的汇兑限额。

“有时一笔单子可能有10万美金,只好找亲戚朋友办账户兑换,非常麻烦。”义乌当地一名从事多年电子产品交易的个体采购者方老板表示。

而且还要承担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义乌市场上经常10天前后汇率就差一两分,一个10万美金的单子就会亏一两千块。”

为了保证盈利空间,汇兑代理商在定佣金时会加入成本。前瞻网了解到,外贸、货代公司采购时扣除的佣金点数从贸易额的3%-8%不等,汇率波动的损失占佣金比例可能高达1/3。

此外,义乌市场上的外商多来自阿拉伯、东南亚等地区,将美元换成他国货币也产生费用。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张汉东指出,这些成本在买卖双方(或通过中介)议价时都会考虑在内。

一旦试点个人人民币跨境结算和个人开立外汇结算账户,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就不存在了,对众多义乌个体户和外商而言,就有了更大的议价空间。

义乌个体工商户颇为集中,目前义乌在册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14.8万户。

此前,个体商户直接与外商交易时,一般通过外贸公司、货代公司甚至地下钱庄兑换外汇,“根据金改方案,发展壮大本外币兑换业务、布局兑换网点,也能一定程度上促进汇兑阳光化。”张汉东说。

探索设立国际贸易发展银行

“但实际上对我们而言,效果只能酌情分析。”方老板说,因为外贸公司现在在义乌遍地开花,知名度、信誉度在外商眼中相对更高的外贸公司,相对风险较低。

“而且义乌市场范围大,商品种类繁多,外贸公司都有自己的产品分类,便于外商采购。”小江指出,义乌的外汇是贸易跟投资的结合,他担心个体采购者或个体商户,难以直接从方案中获益。

在小江看来,个体商户要的是可靠安全的平台,用什么币种反而是次要,个人直接交易不现实,且那时通过银行汇兑也要收取费用。

前瞻网了解到,实际推进的步伐不会一下子太大。“政府部门考虑的是,如果放开个人外汇,可能出现进出频繁给外汇管理和国内的金融市场形成一定冲击,所以即使有所放松也肯定是在比较有限的范围内。”参与意见稿讨论的一位浙江金融专家指出。

何美华也指出,虽然目前方案已经出来,但因为涉及到外汇管理、人民币结算事宜,需要国家层面综合来定,浙江省政府还在协调对接中;而布局网点一事更是需要监管部门批准。

“难点就在于,人民币是非自由兑换货币、资本市场也未开放。”民建中央财政与金融委员会委员、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院长钱水土说。

不仅如此,受访的多家外贸公司人士表示,他们有时要求以人民币结算签订合同,但有些外商并不同意。

显然,义乌金改,还将伴随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而同步推进。

张汉东称,允许试点只是多一种选择,并非强制性,“关键是要外商同意,理论上,考虑到成本可以节省,必然有人愿意做。但人民币还不是可兑换的自由货币,而且尽管目前欧元、日元都是自由货币,现在国际贸易还是以美元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稿主要任务列首位的是“推进贸易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其中提出探索组建义乌国际贸易发展银行,专业从事贸易融资活动及相关金融产品创新,但此稿中并未详述银行的性质,是市场化运作还是国有控股。

钱水土强调,如果该银行是政策性银行,还说得过去,因为现在尚无这样的专门服务机构,但如果是纯商业银行,就没有太大必要。根据官方数据,义乌已有70多家金融机构,其中银行有20多家。

“而且现在从监管看,新设商业银行很难,温州金改方案初期也提到华侨银行但最终并未通过。”钱指出。

因此,专家们看法保守:“这个征求意见稿势头很好,但最终能拦腰对折就不错了。”

“中央可能会给点先行先试权,但会对个人汇兑资金的额度、来源有个限制,比如业务领域只能是贸易、投资等。”上述参与意见稿讨论的专家称。

或试点小贷公司转村镇银行

所谓的“拦腰对折”,在部分义乌当地政府部门看来,也极有可能,“前半部分义乌特色的内容最多原则上给予一些支持,后半部分是跟着温州学的,获批的可能性较大。”当地一位官员表示。

义乌市委书记黄志平在日前的中小企业节上,特别强调义乌金改借鉴温州经验。包括借鉴设立村镇银行、拓宽直接融资市场资金渠道、搭建民间资本管理创新平台等。

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积极稳妥地发展村镇银行,支持优势民营骨干企业试点主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开展改善村镇银行运营和监管环境试点”、“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鼓励设立专营外贸、电子商务物流等小贷公司,并开展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试点。

而11月22日公布的温州金改细则,对小贷公司转村镇银行并无涉及。义乌目前有6家小贷公司,注册资本总额16.5亿元,第七家正酝酿开业。“我们的目的很清楚,就是冲着村镇银行去的。”义乌一家小贷公司负责人表示。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义乌民间资本已近2000亿元,“民资比较发达,中小企业比较多。温州民间借贷的内容,在义乌也可以试。”何美华说。

尤其是作为吴英案发生地,义乌金改也特别强调了民间资本管理平台的建设,“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促进民间资本与实体经济有效对接,充分发挥民间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中的独特作用。”其中提到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发起风投、私募、产业基金,参与产权交易等领域。

上述小贷公司负责人表示,义乌当地企业对资金需求很大,小贷公司几个亿的贷款额度供不应求,但他同时也认为过度发展小贷公司将导致资金从实业抽离,这对市场健康运转是极为不利的。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