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启动我国最大围垦工程 向大海要地再造一个温州

前瞻经济学人

温州计划在未来8年内,投入280亿元,围垦出13.3万亩土地

当不断发展的工业经济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开山填海也逐渐成为一个重大途径。随着工业用地价格越来越高,温州企业正面临难以承受之重。而高企的地价,最终将作为成本反映到产品价格上,从而致使当地同等规模、生产同样产品的制造业企业,成本较外地企业高出15%左右。利润下滑的同时,温州企业正在逐渐失去竞争力。

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空间作为支撑。如今,温州瓯飞工程大规模向海要地,而这可否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缩小温州与其他城市的差距?

温州显然不仅仅满足于一次性挂牌52宗、推出3220亩经营性土地,即使上月底曝光的这一数字已是当地过去几年推出净地的总和。

这一次,温州决定向大海要地。

据前瞻网记者了解,这项体量庞大的工程,以“瓯飞”为名,取“温州腾飞”之意,计划在未来8年内,投入280亿元,围垦出13.3万亩土地,并希望最终能将围垦面积拓展至约49万亩。

“49万亩,相当于320平方公里,而温州建成区也仅有194.8平方公里。”温州市发改委农经处处长汪浩说,“这意味着,瓯飞工程将再造一个新温州。”

项目规划示意图显示,瓯飞工程将围垦位于瓯江与飞云江之间的滩涂,项目右邻东海、并连接经济发达的瑞安及龙湾地区,区位优势明显。

“温州发展一直受制于空间。由于空间严重不足,温州丰裕的民间资金不能落地形成投资。大量资本投在外地,温州自身发展却相对落后,这是温州之痛。”浙江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曾在瓯飞工程开发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表示。

“长期以来,大量温州企业受制于土地资源紧缺和工业用地价格高企,无力实现转型升级。同时,不少在外温商有了好项目,却因难以解决落地问题,也无法回乡再创业。而瓯飞工程的实施,将为温州带来大量发展空间,成为承载产业转型升级的平台。”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认为。

瓯飞工程将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一项围垦工程,“也承载着温州未来的希望。”陈德荣在一次调研活动中说。与此同时,按照规划,上述工程成功实施后,能够缓解温州土地空间紧张的局面。

再造一个温州

前瞻网了解到,温州当地相关政府部门8月下旬发布的消息称,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近日已下发了《关于重新确定温州市瓯飞淤涨型高涂围垦养殖用海规划围海规模的通知》。通知称,温州市瓯飞淤涨型高涂围垦养殖用海规划用海总面积应控制在8866.7公顷(合13.3万亩)以内。

“所谓淤涨型,意味着即使不进行任何围垦操作,滩涂也会按照一定的速度,自然演化成陆地。而围垦工程,只是人为加速了这一形成过程。”温州市发改委农经处处长汪浩解释。

一份项目规划示意图显示,瓯飞一期工程位于温州瓯江与飞云江之间的大片滩涂区域。温州市发改委披露的信息则显示,一期工程围垦面积13.3万亩,工程总投资278.42亿元。

“选择这块土地,是由于该地块地理优势突出。早前有一些养殖项目,已经通过实施龙湾二期围垦工程,进行了清理。目前基本不涉及拆迁工作,由此降低了成本。而且,这块土地距离市区较近,开发价值也较高,因此先行启动。”温州市瓯飞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沈林杰介绍。

据了解,瓯江与飞云江之间拥有着大片原始滩涂,并无人居住。

“整个项目于2010年开始进行前期工作,按照"整体谋划、分期推进、高滩围涂、浅海出淤"的思路实施。针对工程招投标的调研工作也在进行,预计年底会开标。”沈林杰表示。

在他看来,“瓯飞工程的实施,意味着温州将从滨江时代跨向滨海时代。”

据了解,温州方面考虑“瓯飞工程”新增一部分农业用地后,其城市郊区的农业用地则可以转化为建设用地,从而缓解其城区工业用地紧张的局面。

土地缺口巨大

在年初的2012世界温商大会上,陈德荣拿出的数字称,目前有60多万温州人在世界131个国家和地区创业发展,有175万人在全国各地创业,全国204个地级以上城市成立了温州商会。但与此同时,“温州本土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了”。2010年温州人均GDP仅列全省第9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指数和水平指数分别列全省倒数第1位和第2位,已是相对欠发达地区。

在陈德荣看来,温州发展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而投入不足的关键在于“转型发展阶段,投资环境不好”。陈举例道,很多企业在温州本地只有二三十亩地,但在外面都发展到几百上千亩,“稍微长大一点就被招商引资走了。”

“吸引温商回流,需要搭建平台、提供资源和政策的支撑。很多在外的温商都有非常好的项目,特别是新兴产业的项目,但由于需要集中、大块的土地,以致在温州很难落地。”长期从事民间资本研究的周德文表示。

“发改委曾做过测算,温州每年约有5万亩的土地缺口,而实施瓯飞工程,则意味着将基本上缓解用地矛盾紧张的问题。”汪浩认为。“更何况,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用地需求不会无限制增长,转而会以提高单位产量为目标。”沈林杰说。

“温商回来,回到哪里?瓯飞工程就是一个信号,提升大家的信心。”汪浩说。

“瓯飞一期工程13.3万亩土地布局,近期以养殖和农地为主,未来会根据需要,并出于占补平衡的考虑,逐步提高农地的比例。”沈林杰表示。

资金掣肘

“一期计划投资28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3亿元。”沈林杰介绍。

“融资难度大,是该项目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温州市水利局局长林孝悌曾在向市政协汇报该项目时坦言。

“后续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桥梁等配套工程预计还将投入近600亿元。”沈林杰说。

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依靠温州本级财政,显然无法解决。据前瞻网了解,当地为此成立了温州市瓯飞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融资平台。该公司并再与瑞安、龙湾、及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属国资企业以4:3:2:1的比例,合资设立了注册资本50亿元的温州市瓯飞经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以作为瓯飞一期工程的业主单位。

“基本的思路是以地养地,滚动开发。”沈林杰介绍,“先由温州财政拨付数十亿元资本金、并通过银行贷款,解决龙湾二期围垦项目的资金来源。随后通过这块土地产生的效益,向银行抵押贷款,以作为瓯飞一期工程建设资金的来源。”

龙湾二期项目是温州当地正在进行的另一项围垦工程,与瓯飞一期工程相邻,围垦面积3.44万亩。

显然,温州希望能够在完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搭建后,以地方财政资本金为杠杆,以土地储备作为抵押物支撑、以银行信贷作为主要资金源头来完成这一规模宏大的项目。

回报何在?

“温州转型发展最大问题是投入不足,投入不足的限制性环节是空间问题。巧妇难为无之炊,土地空间问题是温州必须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曾在一次调研活动中说。

“土地已经成为温州最紧缺的资源。如果企业能够满足政府设定的一些指标,价格一般在80万元/亩。”周德文说。

从温州近期工业用地出让成交公告了解到,部分企业拿地价格已远超上海等地。

“对更多的中小企业而言,如果是民间转让,则可以达到100余万/亩、甚至200万元/亩,这让温州成为全国工业用地价格最高的城市,也成为企业难以承受之重。”周德文表示,“另一方面,高企的地价,最终将作为成本反映到产品的价格上。以致温州同样规模、生产同样产品的制造业企业,所需成本相比外地企业要高15%左右,这也是造成温州企业竞争能力较差、利润直线下滑的重要原因。”

“当前温州经济的发展,已经遇到瓶颈。区域竞争能力越来越弱,而产业转型升级则需要大量的空间,没有这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温州和其他城市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周德文认为。

这也正是温州希望加速瓯飞工程实施的原因。

陈德荣曾为瓯飞工程算了三笔账。其一是资金成本,至2016年,瓯飞工程累计投资要达到600亿元,如果按照6个点利息计算,一年利息就达36亿元,平均一天利息近1000万元、1分钟就是近6600元、1秒钟就是100多元。其二是土地指标,目前购买一亩地的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要20万元,瓯飞工程一期13万亩再加上龙湾二期和丁山三期总共20万亩,仅以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费来衡量,就值400亿元。其三是产出效益,目前一亩建设用地一年平均税收10万元,平均安排10个人就业、年工资收入共有20多万元,一亩建设用地开发建设后可产出效益六七十万元。

在这些收益之外,“对瓯飞工程的良好预期,更在于它既能为温州未来发展带来空间上的拓展,还能为温商回乡奠定基础。”有接近温州决策层的专家表示。

“希望能够通过瓯飞工程的实施,对温州产业重新布局优化,并合理分配工程产生的大量建设用地,对产业进行排队、整合,包括新兴产业工业园、培育性孵化园、中小企业区等。”周德文说。

·新闻链接

瓯飞工程的环保考量

庞大工程带来的另一面,是对环境保护影响的隐忧。

“围垦带来的,是湿地面积的减少,也使鸟类和其他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会长刘德天认为。

黑嘴鸥是世界珍稀、濒危鸟类,温州则是澳大利亚至东亚鸟类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也是黑嘴鸥在全球最大的越冬地。

“但如今随着滩涂被大规模开发、改造,其原有的调节气候、缓解洪水、降解水中有害物质的生态功能将丧失殆尽。同时,黑嘴鸥等鸟类也将失去越冬的环境。”刘德天说。

“对淤涨型滩涂的开发,是国家鼓励的政策。但在这一人为加速的过程中,确实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温州市发改委农经处处长汪浩表示。

“前期准备中,我们做了73项专题研究,用以支撑下一步的工作,包括对生态环境、周边环境的影响,具体如对瓯江、飞云江河口、对港口的影响,考虑是比较周全的。”温州市瓯飞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沈林杰介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在于石料的开采。我们在做好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在岛屿上开辟料场,同时结合百姓下山脱贫工作,推进城市化建设。并且通过海上运输,对环境的影响相对陆地也较小。此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海涂施工对水质的影响和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温州市瓯飞一期围垦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也提及,施工期筑堤抛石产生的悬浮泥沙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造成部分海洋生物的损失。将通过采取适当的生态补偿措施,有利于维持工程周边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性,最大程度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沈林杰表示,目前温州已经针对海洋生态问题进行了解专题认证和研究,并通过了有关专家的论证审查,充分保障生态环境。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