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为保食品安全 拟设小作坊产业园试点
北京市今年针对食品安全管理问题做了重点工作安排。据前瞻网记者了解,《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修订稿7月递交市人大审议,今年将在部分区县试点小作坊产业园,年底前实现婴幼儿配方乳粉、原料乳粉等高风险食品全程可追溯。
小作坊管理将坚持疏堵结合
针对百姓反映较多的小作坊,北京市今年将在部分区县试点小作坊产业园区,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实现统一管理。
“具体试点的情况,要看各区县经济发展的定位,是否有规范和提升小作坊的需求和愿望,比如密云的豆腐加工作坊等。”市食品办协调处处长唐云华坦言,食品安全与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息息相关,分散经营很难实现标准化。之所以采取产业园的方式管理,也是希望探索一条控制高风险食品的生产加工小作坊发展的道路。
据前瞻网了解,纳入到试点的小作坊,并非传统意义的煎饼果子摊、早餐摊等,而是部分具备一定加工性质的家庭工厂,例如延庆部分区域的水豆腐加工等。
唐云华表示,之所以试点发展小作坊产业园,主要还是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安全的前提一定是符合标准的,但是一家一户分散的作坊由于相对分散,集约度不足,很难进行标准化管理。
那么进入产业园的小作坊是否有一些鼓励政策呢?“这还要看区县自己的产业发展情况,比如是否对食品加工业有需求,该产业是否是区县的鼓励产业等。”
食品安全条例提高准入门槛
准入更严格、涉及范围更全面、对违法惩戒力度加大,是此次修订稿的最大变化。
据吉林介绍,通过本次《条例》的修订,拟重点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明确食品市场准入标准,提高食品市场准入门槛,按照业态分类实施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二是细化使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要求。三是通过构建“从农田到餐桌”四个重点环节的监管体系以及实施信用管理等手段。四是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落实综合协调机制,力争实现各监管环节的无缝对接。五是强化食品生产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主体责任。
年底前大企业原料奶可追溯
除《条例》外, 对于百姓关注的乳制品及畜禽、水产品监管,吉林透露,将综合运用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实现婴幼儿配方乳粉、原料乳粉和畜禽、水产品等高风险食品从养殖、收购、加工、储运到销售环节的全程追溯,推进桶装水、酒类等预包装食品的流通和溯源管理。
在今年年底前,实现北京市大型乳制品生产企业和大型畜禽产品生产企业的原料奶、婴幼儿配方乳粉、鲜肉产品可追溯,通过5年的努力,基本实现北京市场上重点高风险食品的可追溯。
唐云华透露,目前追溯平台正在建设,年底前会投入应用,考虑到覆盖率问题,平台建成前期就会尽力将全市大型企业覆盖其中,而不是单独挑选一两个企业,争取让追溯平台早日进入正常运行轨道。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