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企业自备电厂与国家电网谋求合作模式

前瞻经济学人

企业自备电厂电价比电网便宜得多

近日,关于企业自备电厂的信息在山东省传得沸沸扬扬,部分地方传来“自备电厂电价比国家电网低三分之一”的说法。

前瞻产业研究院获悉,截至2011年,山东省共有179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电厂,装机容量798.9万千瓦,以缓解工业用电成本较高的压力。但有自建外网的仅魏桥一家,而这也是国家电网、当地政府和魏桥三方博弈的产物。

“目前火电的成本大概在每度4毛钱,而山东一般工业用电销售价格在7毛钱左右,青岛地区甚至超过了8毛钱。所以说,对企业来讲,自己建电厂节省的成本不是个小数目。”山东省一家大型发电企业集团的负责人说。

如果企业自己电厂发的电用不了怎么办?这就涉及对外输电的问题。魏桥集团的电厂不但为本集团旗下企业供电,同时也通过自建电网向其他企业供电。“对于当地老百姓来讲,当然希望自己用的电越便宜越好。毫无疑问,企业自备电厂的电用起来肯定便宜很多,但这不符合《电力法》,安全、环保方面也有问题。”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一位负责电价的人士表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了解,目前我国电价体系中包含多项诸如三峡基金等国家附加收费。以山东为例,每一度电中含农网还贷资金2分钱、三峡工程建设基金0.7分钱、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1分钱、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资金0.88分钱、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0.1-0.4分钱等系列费用。“电网企业需要承担社会责任,而企业自备电厂不必考虑这些,它只要高出自己的发电成本价就可以售电。而且不需要考虑小机组、脱硫、脱销等环境污染问题。”国家发改委物价司这位负责人表示。

另外,邹平表示,当地有多家工商业用户同时接有魏桥集团和国家电网两股线,“魏桥的电便宜两毛多,但不太稳定,跳闸的时候只有用供电公司的电救急了。”

前瞻产业研究院了解到,目前国家电网已经与魏桥集团达成协议,魏桥的余电在满足厂区周边商户用电后重新并入山东省电网,实现互利共赢。通过探讨研究出一套更好方案,使魏桥模式更好地融入到国家电网,促使整个电网的电价得以降低,实现多赢局面。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