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将规划建设水利风景区

旅游资源开发是当前经济发展的热点之一,山西省近年来加大力度发展旅游行业。

今日,从山西省发改委传来消息,省发改委日前正式批复了山西省水利风景区发展总体规划,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按照山西省自然地理空间组合特征,山西省水利风景区的总体布局可以概括为“六线”“六片”。根据规划,山西省近期将重点建设36个水库型、3个湿地型、10个自然河湖型、3个城市河湖型水利、2个灌区型和3个水土保持型风景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此次批复的山西省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基准年定为2010年,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分为:规划近期(2011—2015年)、规划中期(2016—2020年)、规划远期(2021—2030年)三个阶段。山西省水利风景区总体布局的“六线”是:黄河沿线、汾河沿线、桑干河沿线、滹沱河沿线、漳河沿线、沁河沿线水利风景组合带;“六片”是: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和上党盆地水利风景区。

按照等级规划类型,近期山西省将重点推进8个晋升国家水利风景区、18个晋升省级水利风景区。近期开发建设的项目需要与水利工程建设和改造同步进行。从2007年到现在,山西省已评审了3批共31个省级水利风景区,9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还有一百多处具有开发潜力的水利风景区。

根据规划,到2030年,山西省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将达到30个左右,省级水利风景区达到60个左右,一般水利风景区90个左右。形成国家级、省级、一般水利风景区的“金字塔形”等级分布格局,实现水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资料显示,山西省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450条,已经建成的大、中、小型水库731座,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10处,水土流失累计治理面积4.97万平方公里。

开发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一方面可为经济创收,另一方面可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实现生态区域的“自给自足”。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咨询·服务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